虽然时已初春,太阳仍旧落山的早,看着已经有些泛红的日头,黄妸的身影于脑际翩然跃出,不知她现在如何了?如果一切正常,计算日子,明日便当解除隔离,走的时候匆忙,又不忍心将其从睡梦中叫醒,竟连招呼都没打一个,也不知她是否因此而心生不悦。
忽的一阵疾风将李信从遐想中扯回了现实,这种既不能进攻又不能撤退的尴尬境地着实让他难受,这也更坚定了要成立火枪营的决心,如此镇虏军才能真正的进可攻退可守。
其实,蒙古鞑子遭受了数十年难得一遇的雪灾,去岁腊月,草原上大雪连续下了六天五夜,大雪深的地方可以没过人的胸膛,很多牛羊和战马都没能躲过这次劫难。因此与镇虏军隔岸对峙的数千人绝大多数都是步行的鞑子,失去了战马的蒙古人等于被斩断了翅膀,同时也斩断了他们与明国官军对战的信心。
李信初时被土默特部的气势唬了一阵,但陆九很快就将他们的底细探了七七八八,这也就解释了他们为何迟迟不敢渡河与镇虏军决战的原因。
忽有军卒来请示李信。
“大人,俘虏中有人频频索要熟羊肉,咱们的饭菜都被他们打翻了。”
镇虏军虽然现在积财不少,但是一样作风朴素的紧,平素里吃的都是粟米饭配咸菜,俘虏们自然于他们吃的一般无二。昨日里俘虏索要肉食,李信勉强答应了,今日居然变本加厉,不禁一阵厌烦,做俘虏就要有做俘虏的觉悟,得寸进尺那还了得。
“饿他们两顿,看看还挑三拣四不……”
军卒刚要离去,李信突然心中一动,又将他唤住。
“慢着,带路,我去看看!”
李信脑中忽然闪过一个想法,能在绝境中还飞扬跋扈如此自信心爆棚之人,用他前世的话来形容,可能非富二代便是官二代。没准活捉的几个俘虏里,就有“我爸是大汗”或者“我大爷是台吉”之类的货色呢!
抱着这样的想法,李信亲自去见了那几个俘虏,一见之下却大失所望,几个人都破衣烂衫蓬头垢面,似足了乞丐,哪里有半分异于常人的模样和气势。
几个人不但衣着一般的破烂狼狈,就连胡子头发都一样的脏乱,更分不清他们的年龄。原来只是几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蒙古鞑子,李信如此评判着。
突然一个声音有几分激动的问道:“你,你就是三卫总兵?”
李信定睛细看,是那几个蒙古俘虏中的其中一人在发问,只点点头,并没有回答他。这在那蒙古鞑子眼中无异于默认,他不由自主的站了起来,扬起双手。
“将军是草原上的雄鹰,巴图是草原上的公牛,公牛再强壮也没逃过雄鹰的爪牙,巴图愿做将军的仆人,以换取自由。”
李信本来要转身离去,却没料到这几个乞丐一般的家伙里竟然还有人会说汉话,虽然生硬,可能说出这样一番话的人,当不会是普通的蒙古族人吧。于是,他打消了马上离开的念头,而是颇具玩味的问道:
“一个俘虏有什么资本和资格来换取自己的自由呢?”
连李信身边的军卒都忍不住嗤笑。
“投降就投降,何必绕着弯子往自己脸上贴金?再说了,俺们大人要你何用?”
那蒙古俘虏显是听懂了军卒的讥讽,脸色变的很难看,但还是忍了下去,对李信用极为谦卑的语气说道:“如果将军不想收下巴图这个仆人,巴图愿与以千头牛羊换取自由之身,不知可否?”
说罢,这个自称巴图的蒙古俘虏看向李信的目光之中透射出了热切的渴望之色。
话已至此,李信心中了然,能出千头牛羊赎身的人肯定不会是普通的蒙古部众,肯定是有些背景来历之人。
“土默特汗马哈木是你什么人?”
李信不说满清封的郡王爵位,而是用的旧称,巴图神色突然变得肃穆起来。
“正是父汗!”
连李信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不是吧?真是想瞌睡就来了枕头。但是转念又一想,还是有可疑之处。如果他真是土默特汗的儿子,儿子被抓蒙古军应该疯狂的进攻将这个巴图抢回去才是,怎么还是这般不痛不痒的骚扰呢?
巴图就像看出了李信所想一般,“将军心中一定在想,既然巴图是土默特汗之子,部众们当拼死营救才是啊。”
李信不置可否,突然笑了。
“千头牛羊,本将要来没甚用,不如来千匹战马如何?”
听到李信提出的条件,巴图面有难色。
“草原雪灾,千匹战马恐怕……”
“说的是实话,还是千头牛羊吧。一手交货一手交人!你可以写封信,本将代为通传!”
巴图赶忙又解释起来,不过却是接他自己刚才的话头。
“将军一定在心里疑惑为何部众们不来营救,只因现在土默特部中手握大权的是巴图的兄弟海赖。”
话说到此,李信明白巴图的意思了,闹了半天土默特部内部也在闹宫斗,这货恐怕是被他那无情的兄弟给抛弃了,恐怕人家还得谢谢自己为其除了一大隐患呢,这可不是李信所愿意见到的情形。
“所以,这一千头牛羊还要将军放了巴图,巴图才能回去将自家的牛羊牵来送与将军,否则,否则恐怕都要让那海赖占了去……”
李信沉默有倾,突然开口道:
“如果本将军助你击败海赖,夺回土默特部,你当作何酬谢?”
巴图眼中闪出一丝兴奋,立即跪倒在地。
“巴图愿做将军最忠实的仆人!”
蒙古人把投降说的挺好听,还最忠实的仆人?之前他们谁都不认识谁,哪里有什么纽带可以维系这种突如其来的效忠呢?李信完全不把巴图的话当真,但是利用它分化土默特部却是可行的。
一个计划在李信的胸中成型……
半夜时分,被俘虏的几个蒙古鞑子突然砸开枷锁逃脱了,军卒们直追过了雁河也没追上。害的陆九还给李信好一顿埋怨,抓个活的不容易,还被他给放跑了。
李信便将自己的计划原原本本的告知与他,谁知陆九却一翻眼皮。
“万一那鞑子骗十三哥呢?”
李信以摊手。
“骗就骗了,还能再损失什么吗?”
当夜多股蒙古鞑子越过雁河袭击检查站,李信特地将一处位于堡寨最外围粮仓的守军撤离,守寨墙的军卒则稍作抵抗便行后退,蒙古鞑子们试探的越过寨墙,见没有多余的阻拦便壮着胆子抖开身上的布袋子装粮食,直到每人装了满满一袋子,这才尽数心满意足的离去。
一连三日皆是如此,镇虏军上下就如此生生的看了三日热闹。到第四天夜里,大家伙原本还打算看热闹,谁知等那伙鞑子进营之后,李信突然一声令下,准备了多日的镇虏军从四面八方,堡寨内外冲了出来,将那伙鞑子围了个结结实实。
而堡寨外面准备接应的蒙古军则立即准备应战,但是地面骤然炸开,随着阵阵爆响,顿时一片人仰马翻。
堡寨内外同时举火,将黑夜照的如白昼一般。几十步开外,海森堡面容冷峻,亲自操火把,点燃了早就准备好的四磅炮,随着引信燃尽,大炮无情的喷吐着火舌。
每一次炮响,便倒下一片蒙古鞑子,陆九尽管看多了大炮,但还是再一次为大炮的威力所折服,叹道:“若有大炮三千,将横扫天下!”
次日一早,有斥候来报。
“大人,大人,鞑子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