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愚笨如我坐在演播室的嘉宾席位,接到这样的股民观众来电,也许连K线图都不会打开,我所要做的是以下几件事:
我问:“您当初买入这只股票是怎么想的,依据是什么?”
答:“当初听证券报刊介绍说,这个股票和开发西部战略有关,前景很好,就买了。”
继续问:“您跟踪过这个荐股栏目的准确率吗?”
答:“看了半年,好像还不错......”
问:“好,不错的话,我假设这个荐股栏目的准确率在50%,那恭喜你,你稳定盈利的可能性很大了。”
这次轮到股友发问了:“您为什么这么说?呵呵”
我答:“您先别过于高兴,我说您稳定盈利的可能性很大,并没有确定你已经稳定盈利了。您还需要确认几件事。”
继续问:“哪些事?”
答:“您需要统计一下,如果看见推荐的当天就买入,您设定一个止损点和止赢点,推荐的成功率是多少。比如设定15%为止损,25%为止赢——您做中长线的,止损止赢要宽一些。”
问:“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老师您说具体一些好吗?”
答:“别叫我老师,我和您一样,都是普通人,咱们不是股评家和神仙。我和您说,你买入这个股票,它要么首先达到止损点要么首先达到止赢点,对吗?”
“对对。”
我继续解释:“买入后,价格先到止损点就止损;价格先到止赢点就止赢。这个不难吧。假如这个荐股栏目的准确率是50%,好比赢一次,输一次,再赢一次,再输一次......输的话只输15%,赢的话能赢25%。100次交易后,您的账户是输还是赢会算吗?”
“会会,一定能赢。赢多少一下子算不出。”
我说:“没关系,这个可以慢慢算。你只要确保输的时候果断止损,不要期望奇迹发生;赢的时候果断止赢,不要贪婪。你就照着这个栏目的推荐做吧。不过,您必须在历史K线图上统计50次以上的推荐,看看准确率能否真的达到50%才行啊。”
“谢谢老师。”
“说了别叫我老师,咱不是股评家和神仙。”
最后我会善意地告诉这位已经不太焦虑的股友:“正确的交易会赢利,也会亏损。”
因为正确的交易是指:严格按照合理的交易策略,良好的资金管理方法,并辅以稳定交易心理保证执行的交易。
就连许多资深交易员都容易产生这样的定义误区,认为只有盈利的交易才是正确交易,亏损的交易等同于失败的交易。其实,对于某次特定的交易,正确的交易可能盈利也可能失利。然而,从长期角度观察,正确的交易必然稳定盈利。
金融交易对投资者的要求是必须具备正确处理局部和整体关系的能力。这一能力是投资家必须具备而绝大多数分析师或评论家都不具备的。对于投资者而言,每一次符合其交易规则的赔钱的投资都是对的;每一次偏离其交易规则的赚钱的投资都是错的。如果不能以这种概率统计的观点看待每一次交易的胜负得失,投资就根本不可能成功。这是投资者必须具备的素质和实力的体现。
我和这位虚拟的股友交谈中,推导出这样的“交易系统”:“交易策略”的买入点是栏目推荐的当天。卖出点为分别达到15%和25%的止损止赢点(也就是 “资金管理和风险管理”)。“心理控制”是不要贪婪和不要期望奇迹(这是人性,也是最难的执行力)。
按照公式:每次交易的平均赢利能力=成功概率*回报风险率*R — 失败概率*R (R=风险值),我们可以计算一下,追踪这个荐股栏目长期操作,每次交易的平均赢利能力=50%(成功概率)×(25÷15)(回报风险率)×R— 50%(失败概率)×R=0.333R . (R=每次交易的风险,即止损值)
说得通俗一点,你的交易都是盈利一次,失利一次,再盈利一次,再失利一次……。假设赢2000元,输1000元,回报风险率=2.0,每2次就盈利1000元,平均每次交易盈利即是500元。也就是0.5R,R=1000元(止损值)。
这明显是一个正期望值的交易系统,可以稳定盈利,求人不如求己!
聊到这里,我似乎成了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里的那个小孩,我揭示了真相。不同的是,童话故事打破的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虚荣心”,我打破的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对权威的“崇拜感和畏惧感”。另外一个不同点是,童话里那是恶意的骗术,股评却是正当的职业,市场需要股评家,他们也需要市场。只是我们没有理由把股评家当作神仙顶礼膜拜。
交易的真相在你手中,该怎么做,就看你自己了。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允许我以我的一首诗,来结束这开篇的一文。
求 佛
我合了双手的十,
从前生跪拜到今世。
佛指一动,未及拈花
却拈下了我的微笑。
花之彼岸的心地啊,
就是末那皈依的佛土。
我合了双手的十,
从前生跪拜到今世。
佛指一动,未及拈花
却拈下了我的悲泣。
花之彼岸的娑婆啊,
就是末那皈依的极乐。
我合了双手的十,
从前生跪拜到今世。
佛指一动,未及拈花
却拈下了我的迷茫。
花之彼岸的生死啊,
就是末那皈依的涅槃。
我合了双手的十,
从前生跪拜到今世。
佛指一动,未及拈花
却拈下了我清净的自性。
花之彼岸的烦恼啊,
就是末那皈依的菩提。
优昙婆罗花,
原是佛陀指边
跪拜时我的影像,
当我颤颤地拾起身来
婆罗花已踪影不在
随了诸法的相。
二,二,如果青春经不起赌,那交易呢?
我打算文学一下,先录两首自己原创的诗歌。尽管我的文采不错,而且在经管类文章中难以表现,但是我要说明的是:这绝非表达文采,而是想刻画我——作为一个职业交易员的心路历程。
光阴的故事
夕阳把最后的残红丢尽
青山拥着凄美的背景
徜徉在深深的光的阴,
江水迤迤逦逦
追着东去的江花
全然不顾西天的晚霞
映着落日的无奈。
那是几度的离合悲欢
千载之下回回还还
白云变幻苍狗沧海成为桑田,
只有青山默默
用上色了漆黑的葱郁
诠释光阴的存在。
无须感慨
既然看惯了秋月春风
何不沽一壶浊酒秉烛夜谈,
把光阴笼罩的絮絮青山
当作俏吟古今
过酒舒肠的小菜。
青丝换了白发
豪情化作暮气
不论凄咽于内
还是藻丽其外,
渔舟樵刀茅屋烛火
尽是眩目之后的光的阴
休憩的舞台。
这首诗写于我第三次爆仓之后。看似一个青丝换了白发的老人,回顾一生,发出的光阴易逝、人生无常的终极性感慨,实际上,那时的我只有三十多岁。多年在交易场上的奋斗,结果是一次次令人心碎不已的爆仓和失败,满腔的热血换来的是一盆冰水。我心灰意冷,打算放弃,另谋人生出路。就像一个临近离世的老人,需要长久的休息,然后期待新生的到来。这些情绪,在诗歌里淋漓尽致,表现无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