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玩的高兴,一辆车突然停到我们身前,嗡嗡的引擎声打断了我们的游戏。
我们回过头去,一辆黑色的加长悍马稳稳地停在雪地里。我记得这辆车,猴子上次就是被这辆车接走的。车门打开,陈叔坐在里面:“少爷,走吧。”
大家都是一脸茫然的模样,猴子站起来开始拍打自己身上的雪。
猴子面无表情,也没有刚才那么开心了。我和黄杰过去帮他拍着,猴子看着我们突然笑了。
“黄杰,你该唱首歌了吧?这么煽情的场面,没有个背景音乐不像回事啊!”
“对对对,黄杰你唱首歌吧。”大家都撺掇着。
黄杰还没唱呢,郑午就扯了嗓子开嚎:“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
“我不唱这个了。”
“啥?”郑午奇怪地看着黄杰。
“我学了首新的,应该还蛮适合这个场景的。”
“你唱吧,要是我们也会,就跟着你一起唱。”我说。
黄杰点了点头,大家都安静下来,雪花飘落在每一个人的头顶。
“我怕我没有机会,跟你说一声再见,因为也许就再也见不到你……”
原来是张震岳的再见,我也跟着唱了起来:“明天我要离开,熟悉的地方和你,要分离,我眼泪就掉下去……”很快的,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到最后,几乎成了集体合唱。
“我会牢牢记住你的脸,我会珍惜你给的思恋,这些日子在我心中永远都不会抹去……”
猴子冲我们笑了笑,拎着包俯身钻进车里,车门迅速关上,车子也往前开去。
我们继续唱着歌,加长悍马越来越远,我们的歌声也在这个空旷的雪夜里传了很远很远……
“我不能答应你,我是否会再回来,不回头,不回头的走下去……”
直到车子的身影在风雪中变成一个小点,我才大喊出来:“一定要回来啊!”
“他听不到的。”郑午说。
“我就喊喊不行吗?”我很无力。
“放心吧,他家那么有钱,肯定能还你的钱,你不用喊也没事的。”
“……”我无话可说了。
“回去吧。”王瑶说了一句,大家开始往回走,神情都有点落寞的样子。
走着走着,我的手机突然震了一下。我拿出来一看,竟然又是影子发来的!
“想让猴子回来的话,明天上午十点学校后门。”
“左飞,怎么了?”王瑶问我。
“没事,我看看时间。”
我把手机放了回去,虽然猴子已经走了,但还是不能告诉他们影子的存在。
第二天上午,我再一次体验到“度秒如年”的感觉,我一直在想影子到底长的什么样子,应该也是个学生吧,和我们一样都在东城一中念书,他应该是知道猴子最多秘密的人了。到九点半的时候我就忍不住了,决定先到学校后门等着影子。
学校后门还是老样子,一片荒地,栽着一些小树,郑午就是在这里涅盘重生,和苏忆走到一起的。快到的时候,我还逗逼的想了一下,没准可以捡到郑午丢掉的那颗金戒指呢,结果远远地就看见有个人坐在小树林里。影子已经来了?我快步走过去。
“陈叔?!”我走近了,惊讶地看着那人,还是那张刀削式的面庞。
积雪还未融化,小树林这边没什么人来,所以雪地还是松松软软的,每一脚踩下去都淹没到小腿,可陈叔周围的一片却没有积雪,像是被人仔细地清扫过,而且陈叔脚边还放着一盆正在熊熊燃烧的木炭,面前摆着一张小小的木桌,木桌上置着一壶清茶,清茶香气袅袅。
无论怎么看,都觉得陈叔实在是太会享受了,先不说这些东西搬过来容易不容易,这份闲情雅致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了。
“坐。”陈叔冲我笑了笑。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在陈叔对面坐了下来。陈叔擎起茶壶,为我倒了一杯清茶。
“喝。”
我端起茶来,茶色清澈透明,带着一点碧绿的色儿,里面有几片茶叶宛若游鱼一般灵动。我小抿了一口,只觉清茶芳香沁人心脾,我爸也喜欢喝茶,我跟着喝过不少,所以还能做出一点小小的判断,这是武夷山的大红袍,而且是很高的品级,价值必定不菲。
可我不是来喝茶的,我放下杯子,问道:“你是影子?”
“当然不是。”陈叔说:“我可没空呆在东城一中。”
“那影子呢?是他约我来的。”
“影子不能现身,他们负责收集情报,就不能泄露一丝一毫的身份,是我让影子发短信给你的——也就是说,是我要见你。”
我点点头,表示明白了:“你昨天不是走了,怎么又回来了?”
“有的人走了,还能回来;有的人走了,就不一定能回来了。”
我知道他在说猴子,心里不由得一痛:“怎么才能让他回来?”
“你很希望他回来?”
“当然,他是我们的朋友。”
陈叔呼了口气:“这些年来,猴子辗转到过很多学校,像你们这样舍不得他的却是头一次,像他那样难过到上车就哭的也是头一回。”
我的心一下揪紧,陈叔这番话足以证明猴子也是不想离开的!
“怎么才能让他回来?”我再一次迫不及待地问出这个问题。
“在说出答案之前,我想讲一讲猴子的家世,你有兴趣听吗?”
我点了点头。
“那么,你有没有听过山西孙家?”
我摇了摇头:“我听过山西乔家。”乔家大院,举世闻名啊,中央台还播过电视剧呢。
陈叔叹了口气:“乔家当年确实富可敌国,但他们想要做点生意,还是要看孙家的脸色,且如今乔家早已落魄,连住宅都成为随意践踏的旅游景点,孙家却还是鼎盛如旧。”
听了这句话,我不禁肃然起敬,意识到自己或许正在翻开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接着,陈叔果然娓娓道来一段故事,一副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也随之展现在我的面前……
说到山西孙家,就要追溯到清朝光绪年间。
当时,因为政府的软弱无能,国家频频遭到洋人欺辱,恰逢各地灾荒连连,国人多将仇恨转移到洋人身上,因此各地起义不断,呼起“扶清灭洋”的口号,义和团便是其中一个最大的民间组织。以现在的眼光看来,义和团当然是迷信愚昧无知的,但在当时却是除政府外最强的民间势力,信徒成员一度达到数十万人。
义和团在山东兴起,迅速席卷整个华北地区,山西龙城一位叫做孙俊才的青年也加入到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之中。因为孙俊才智勇双全,且颇有领导才能,迅速成为义和团的骨干力量之一,并荣升一坛之主,手下成员多达数千人,是山西方面义和团内公认的大哥。
后义和团起义失败,庞大的势力迅速覆灭,孙俊才伤心的率众回到龙城,但兄弟们依旧要靠他吃饭。孙俊才心一横,便做起了绿林好汉的勾当,成为龙城的地下皇帝。但孙俊才一颗拳拳爱国之心从未消亡,并将“爱国”作为祖训流传下来,无论清朝末年,还是后来的民国时代,以及现在的解放之后,孙家都曾在背后为国家做出过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