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拉普拉塔平原

【关键词:拉普拉塔,安第斯的分区,巴塔哥尼亚高原,焚风,大陆架】

平原,我还是需要一片平原!美洲所发生的一切,为我们这些来自旧大陆的研究者,带来了太多不一样的感觉。然而不得不说,迄今为止还没有在美洲,发现在亚非大陆所盛行的“大河文明”样本。总还是一件相当让人感到困惑的事。不过希望总是存在的,毕竟探险家们还没有走完整片大陆。既然是要寻找“大河文明”的踪迹,那么首先要做的,自然是寻找一条大河了,一条能够滋养大片冲积平原的大河。

亚马逊平原显然是不合适的。尽管还没有专题对这片世界最大的冲积平原做过解读,但之前无数次的擦肩而过,已经提供了足够的证据,帮我们它它踢出“大河文明”的候选名单。既然这条南美及至世界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并不适合滋养原生文明,那么在南美排名第二的河流有没有机会做到呢?从数据上看,全长4100公里,流域面积约310万平方公里的“拉普拉塔河”将是我们的下一个研究目标。这条在世界范围内,流域面积也能排至第四的大河,也是寻找美洲“大河文明”的最后希望。因为你会发现,如果把亚马逊平原和拉普拉塔平原从南美洲拿掉的话,这片大陆基本也就剩不下什么平原了。

先来看看,这条南美第二大河的水土都是从哪里来的,周边的邻居又都是谁。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如此面积广大的冲积平原,必定会有大片高地充当集水区,并同时将肥沃的土壤搬运下来。以安第斯山脉纵贯大陆的走势来看,无论是亚马逊河还是拉普拉塔河,都必定是这条“南美洲脊梁”的受益者。地理学家们,会参考地理结构和动植物类型,将一片陆地划分为不同的“生态区”。一头跨越赤道,一头又与南极隔海峡相望的安第斯山脉,显然不可能只属于一个生态区。其中厄瓜多尔及其以北的安第斯地区,被划分为“北安第斯”;秘鲁-玻利维亚段,智利北部及对应的属于阿根廷的部分,属于“中安第斯”;智利阿根廷南部的安第斯地区,则被称之为“南安第斯”。

对亚马逊河,安第斯山脉呈现出了足够的慷慨。中安第斯的北段,以及整个北安第斯山脉,把它们东、南坡的降水,都无私的馈赠给了亚马逊河。至于拉普拉塔河,为之集水的安第斯山脉,只有中安第斯的南半段部分。想在地图上找到两大水系之间的大致分割线也很容易,只需沿着秘鲁、智利、玻利维亚三国的交界点,也就是南美洲轮廓那个妩媚的腰眼处,向东划出一条贯穿大陆的横线,就能够对二者的流域范围有个直观印象了。

南安第斯山脉,并没有为“拉普拉塔平原”的形成作出贡献。南美洲“上宽下尖”的形态,似乎限制了拉普拉塔河平原发育空间,以至于它在流域面积的竞争中,大大落败于亚马逊平原的。然而你有没有想过,实际情况可能正好相反。由于某种原因,南安第斯山脉,没有办法在它的东侧大陆架上,冲积出更多的陆地来,才造就了南美大陆这种“上宽下尖”的结构。

观察南安第斯山脉两侧的气候环境,能够让我们接近事情的真相。与中安第斯地区“西干东湿”的气候特点不同的是,南安第斯的情况恰好掉转过来,也就是说是“西湿东干”。一定要为中、南安第斯地区,找个比较容易识别的分割点的话,位于智利中部的首都“圣地亚哥”倒是很适合充当这个角色。我们会发现,圣地亚哥之北的海岸线,属于阿塔卡马沙漠的范畴。而在它之南,降水开始逐步走高,以至于沿海地区的年均降水,最高能够达到惊人的3000毫米。至于反方向的情况,则正好相反。与中安第斯山脉东麓同时为亚马逊河、拉普拉塔河两大水系输血不同的是,“南安第斯山脉”以东的地理特征,却是被一片荒漠化的高原—巴塔哥尼亚高原所代表。

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在于“风向”。圣地亚哥一带正好是“西风带”与“副热带高压带”的分水岭。强烈的西风,不仅为南安第斯山脉西坡地区,带来了充沛的降水,同时,也在背风处造就了干热的“焚风”。降水的缺乏,使得南安第斯山脉的东麓,既没有力量发育出大型河流,无法执行“移山填海”的重任。由此带来些少两个地貌上的后果:首先是巴塔哥尼亚高原的荒漠化;其次,是巴塔哥尼亚高原所对应的大陆架,至少还有约600公里扩张空间。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在亚马逊平原所覆盖的方向,大陆架几乎已经被覆盖完了。

当然,相比中、北段,南安第斯山脉在高度上已经走低不少。即使风向有利,也很难说有没有足的土石,来向大西洋推进600公里。只是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巴塔哥尼亚高原不是因为焚风现象,变得那么干旱的话,这片南美大陆的最南端,人口和地缘政治潜力肯定要比现在大得多。在历史上,南安第斯地区巨大的环境变化,很可能也是影响印加人南下决定重要原因。回首历史可以看到,印加帝国在南扩至圣地亚哥之南时,就没有动力再往南更进一步了。

地缘看世界》小说在线阅读_第155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鄙视抢沙发的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地缘看世界第155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