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草原丝绸之路(公元7——9世纪)》高清下载地址:http://pan.baidu.com/s/1bnEWNSz

2015-05-05

[南俄草原上的“犹太教”信徒]

当获得巨大的商业利益,并且开始步入文明国家行列后,哈扎尔人开始意识到,必须在宗教信仰上有所选择了。亚洲游牧民族所信奉的,是与其生产力相适应的,源自渔猎时代的原始宗教“萨满教”。从技术上看,相信“万物有灵”萨满教,既无成熟的宗教体系,又无成文的教意,是宗教发展初级阶段的产物。在经历过万物有灵——祖先崇拜——多神教,三个发展阶段之后,世界宗教的主流,已经推进到了“万神归一”的一神教阶段。

沙漠游牧民族——阿拉伯人,凭借一神教3.0版本的“伊斯兰教”,奇迹般的建立庞大帝国,是一神教体系影响力最成功的表现。在欧洲,一神教2.0版也同样对人类的政治、生活影响巨大,并呈现三个重要特征:一是宗教高于语言、文字等要素,成为了最重要的身份识别标志。鉴于欧洲地缘结构的复杂性,“万神归一”的一神教,在技术上成为了最容易普及(也更容易为统治者所控制)的宗教形式;二是否归依基督教,成为了一个民族是否步入文明行列的衡量标准。三是宗教信仰选择与中世纪民族国家的建立,共同筑就了现代欧洲民族的识别基础。你会发现,今天大部分欧洲民族国家的历史,都能上溯到公元8、9世纪这个时间段;

对于哈扎尔人来说,最现实的问题是,无论他们的盟友(拜占庭人),还是对手(阿拉伯人),都已经用强大的宗教武器加强了组织性。即使纯粹出于内部统治的需要,准备在南俄草原生根的哈扎尔人,也需要为自己寻找一尊唯一的“真神”。然而问题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尽管一神教能够从意识形态层面,更加简单的让不同的族群站在同一阵线,但地理、地缘政治层面的考虑,终究还是起着主导作用的。最直接的案例,就是整个欧洲看起来都已经成为了基督教传播福音的乐土,但却还是在地缘政治的作用下,分割为了天主教、东正教两大阵营。至于一个准备跻身“文明”行业的族群到底怎么选,也一样要从自身的定位来考虑。

从地缘关系的远近来看,哈扎尔人受拜占庭帝国影响选择东正教的机率,要比选择天主教更大。当然,有时候地理、地缘关系越近,一方反而会因为防御需要,根据“远交近攻”的原则,选择不同于周边地区的意识形态。不过哈扎尔人看起来并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一则拜占庭人并无力征服这片草原;二则在草原上维持一个能为自己带来利益的商业伙伴,对曾经饱受游牧民族侵扰的拜占庭人来说有益无害。

君士坦丁堡无疑是非常想说服哈扎尔人归依东正教的。然而在商业交往中,平等是第一原则。东正教君权在上、神权在下的模式,会让哈扎尔人感觉到自己成为了拜占庭人的附庸。面临同样的问题,同为游牧出身的保加尔人倒是选择了东正教。不过在多瑙河下游经营日久的保加尔人,已经完全放弃了草原。与斯拉夫人融为一体的他们,同时看到自己有像日耳曼人那样,继承罗马帝国遗产的可能性(虽然从结果上看,是让俄国人脑洞大开)。至于哈扎尔人,他们其实只是想安静的做一个商人。

天主教当然也是一个选择。问题在于,哈扎尔人并不是想与拜占庭人对抗,舍近求远选择罗马,只会增加彼此的不信任感。同样的道理,哈扎尔人也不可能选择伊斯兰教。真要那样做的话,对哈扎尔人产生不信任感的,就是整个欧洲基督教世界了。更何况哈扎尔人实际上是从阿拉伯人口中夺食。在阿拉伯帝国已经吞并伊朗高原,将控制线推进到大高加索山脉时,哈扎尔汗国与之已经有了直接的地缘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哈扎尔人与基督教世界所结成的,就不仅仅是商业伙伴关系,而更是一个互相依靠的安全同盟了。

既然选择加入一神教2.0版、3.0版看起来都不能完全保护哈扎尔人的利益,那么希望借力宗教,摆脱“蛮族”定位(同时增强内部凝聚力)的哈扎尔汗国,就没有其它选择了吗?当然也不是这样了。条件合适的话,哈扎尔人也可以在认可一神教理论的前提下,创建一个包容前面三个版本的“4.0版本”(就像伊斯兰教那样);或者在某一个版本基础上,再分化出一个独立的2.1、3.1版本(比如后来与天主教、东正教并立的新教那样)。不过,在选择创新之前,哈扎尔人其实还有一个更省力的办法,那就是直接归依一神教最原始的1.0版本——犹太教。

纯粹从技术上看,哈扎尔人选择以犹太教立国,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对于三大宗教的特点和渊源,我们曾经在“中东部分”有过详细解读。在犹太教的教义下,原始的血缘关系认定同样重要。简单点说,犹太人认为只有他们才是上帝所选中的选民,完全遵从教义的话,一个与之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人和民族,是不可能半路出家成为犹太教徒的。正是因为犹太教的这种封闭性,才迫使一些想将其“福音”,博爱式的传播向所有民族的人,另起炉灶创立了 “基督教”;以及汲取前两者经验教训,将一神教控制力发挥到极致的“伊斯兰教”。

然而意识形态终究是服务于现实世界的。现实世界就是,犹太人早已失去了他们那片流淌着“牛奶和蜂蜜”的迦南之地,被迫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尽管“犹太人”在宗教和血缘上的双重认定标准,能够保护他们在复杂的地缘环境中,千年一系的维持自己的存在,但没有同盟的客观现实,还是让犹太人始终有着强烈的不安全感。也许犹太人内心深处,已经为当初固执的坚持封闭思维(包括借罗马人之手,除掉向异族传播福音的耶稣基督)有了一丝悔意。不过在基督教已经主导欧洲大地,伊斯兰教强势传播西亚、北非的大背景下,犹太人即使真有改革的想法,在他们所认知的世界里,也没有拓展空间了。

在公元6世纪中叶,阿拉伯帝国崛起之时,西亚的犹太人又一次被迫大规模外迁。如果说之前犹太人最热衷的迁徙地,是与迦南相隔不远的两河平原,那么在伊斯兰教的强大压力下(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穆斯林要向异教徒收取高额税收),这次犹太人则把对宗教信仰管制还不太严格的欧洲,作为了主要迁徙方向。

一个人所共知的事实是,犹太人有着极强的商业头脑,以至于他们给欧洲人留下的印象,就是奸诈吝啬的商人、放货者形象。这其实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因为犹太人的异类身份(以及对耶稣所犯下的“罪行”),他们在欧洲几乎没有可能通过分封或者购买获得土地。在这种情况下,从“大散居,小聚居”的分布状态中找到商机,成为了一种必然的选择。自我封闭的内部结构,演变为了管理优势;被迫散居的状态,转化为商业网络优势。犹太人开始在欧洲商业舞台上,逐渐确立了自己的优势地位。大约在公元9世纪,犹太人的形象就完全演变成我们刚才所描述的那样了。

不管是游牧的哈扎尔人,率先嗅到打通草原丝绸之路的商机,还是这一战略转变,本身就是出于犹太人的建议。犹太人在哈扎尔汗国所打造的商业王国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公元7世纪中叶,哈扎尔人决定立犹太教为国教,并且继续保持与拜占庭帝国良好的盟友关系(同时也不会排斥和阿拉伯人做生意)。基于商人的务实性,以及所处环境的复杂性,哈扎尔人并不会强迫汗国内的所有居民,都信仰犹太教。也就是说,在可萨汗国的统治下,草原游牧民族依旧可以从萨满巫师那里获取力量;而黑海沿岸那些希腊人后裔,也仍旧能够信仰他们的基督。

现在看起来,哈扎尔人成为犹太教徒,最大的问题应该就是缺乏血缘上的联系纽带了。不过一定要从血缘上和犹太人连上谱,也并非什么难事(孤独的犹太人其实并不排斥这种做法)。因为从本质上说,民族认知是一种你情我愿的主观认知。“血统”认同,更多是身份认同的一种表现形式。至于这种认同的背后,到底有多少真实成份反倒是不重要的。就像同样重视血缘纽带的华夏民族,在壮大过程中,也通过“塑造”共同祖先的方式,吸收了不少边缘民族加入。以色列在立国之后,为了壮大自身力量,甚至在上世纪8、90年代,依据所罗门王与示巴女王的美丽传说,前后共二次(分别为摩西行动、所罗门行动)从埃塞俄比亚接入了20000多“黑犹太人”(贝塔以色列人)

然而哈扎尔人却并没有打算放弃他们的游牧基因。从本质上说,这些已经适应了定居生活,甚至在伏尔加河畔尝试种植业的前游牧者,只能算是信仰了犹太教的突厥人。哈扎尔人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所身处的这片草原,始终是游牧者的世界。如果哈扎尔人希望从来自亚洲的突厥部落手中,接过“草原丝绸之路”所带来的商品,那么最好不要让对方认为,自己跟他们已经没有共同的祖先和记忆了。对此,欧洲的犹太人肯定会感到一丝遗憾了。不过正如我们一直所说的,商人总是务实的。何况对于一个没有家园的民族来说,出现有一片认同他们意识形态,并为之提供广阔商业舞台的土地,是多么的不容易。只是这样一个特立独行的国家,就不会有竞争者出现,挑战他们的核心利益吗?当然不是了。因为从波罗的海南下的罗斯人,已经在路上了。

地缘看世界》小说在线阅读_第119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鄙视抢沙发的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地缘看世界第119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