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2015-02-10

[阿提拉帝国的崛起]

一下子涌现出那么多日耳曼蛮族,对这段历史缺乏了解的朋友是不是有点一下子消化不了?其实即使是回首中国历史中的“五胡乱华”时代,又有多少人能准确点出是哪些胡人为乱中原呢?所以不清楚这些蛮族的历史,也没有什么打紧的。明白这是一个混乱的时代,并最后看看是哪支蛮族脱颖而出就行了。说到这,我们好像还漏了一支非常重要的蛮族势力,那就是与西哥特人一起退入罗马境内的东哥特人。前面我们已经交待过了,东哥特人被罗马安置到了潘诺尼亚,以帮助帝国防御来自匈牙利草原的威胁。因此,东哥特人能有多大作为,关键要看匈人的动向。

最初侵入南俄、匈牙利草原的匈人,内部权力其实还没有完全统一,或者说只是基于共同目的而形成的部落联盟。匈人内部完成权力统一的时间,大约与西哥特人攻入罗马的时间相当(公元410年)。虽然大多数情况下,研究者喜欢将这个匈人帝国称之为“阿提拉帝国”,但最初完成整合工作的,其实是阿提拉的叔叔。被欧洲人称之为“上帝之鞭”的阿提拉,是在公元434年与他的兄弟共同继承帝国,并在445年达到事业顶峰的(刺杀共主,成为唯一君主)。

鉴于南俄、匈牙利两大草原都处在巴尔干半岛的北部,所以一直到阿提拉成为帝国唯一君主之时,匈人的主攻方向都是南面的东罗马。对于匈人的这种选择,西罗马自然也是感到十分庆幸的。双方为此甚至还缔结了和约。年少时期的阿提拉,就曾经作为和约的保证,在西罗马宫庭生活过多年(罗马方面也在贵族在匈人境内为质)。

由于有多瑙河这条经营已久的天然防线,东罗马/匈人帝国博弈的局面,很像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隔长城对峙的情况。匈人总体上属于战略主动方,并经常寻找合适的时机入侵东罗马,而处于防御方东罗马帝国,更多是在疲于应付。不过与当年生根于蒙古高原的匈奴帝国一样,进入欧洲的匈人也对转为定居生活不感兴趣,目的只是在劫掠。这些游牧者深知自己的根在草原。一旦远离草原定居、建国,就会最终丧失自身的优势。这一点在阿提拉本人身上也体现的很明显,虽然罗马希望用“文明”来同化这位未来的君主,但后来回到草原的阿拉提,这是坚持过着简朴的游牧生活。

尽管有多瑙河防线存在,匈人强大的机动性,还是对东罗马的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为了换取匈人的和平承诺,东罗马最终选择了一个商业性的方案——“岁币”。你可能会觉得这种方式实在太过屈辱,不过这种情况在中国历史中也比比皆是,最为典型的就是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了。单纯从经济角度来说,这倒也是一个双赢的结果。毕竟战争对于双方来说,都会造成巨大的损耗。当然,同样做一件事,战略上想法却不尽相同。宋朝的做法,更多是在花钱买平安,而汉、唐在立国之初,对匈奴、突厥的隐忍,则是在韬光养晦。

从东罗马的想法来看,其实更像是前者,或者说并没有日后主动出击,解决草原威胁的决心。这倒也不能说东罗马过于短视,毕竟在它的东、西两面,还有两个与之同级别的对手:萨珊波斯和西罗马,地缘政治层面上的顾虑要更多。如果自己去死磕匈人的话,谁又能保证不被“两肋插刀”呢。在这种情况下,东罗马花出去的钱,就不只是买在平安,同时也是希望能够祸水东流(或者西流)。在阿提拉和他的兄弟上位之后,新生的草原帝国也的确曾经尝试过从高加索方向进攻波斯(为此东罗马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包括把支付给匈人的岁币增加两倍),不过这次尝试并不成功。

纵观历史,匈人一直没有将波斯锁定为主攻对象过。究其原因,还是与匈人的地缘位置有关,毕竟他们已经西迁至欧洲草原了。此时在中亚草原代表游牧民族执行南下任务的,是另一支来自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嚈哒”(yàndā)人。他们进入跨越阿尔泰山进入中亚草原的时间,与匈人出现在欧洲草原的时间一样,都是在公元4世纪70年代。基于时间以及地缘关系,嚈哒人与匈人之间一定存在某种联系。至于二者分占中亚、欧洲草原的格局,是和平协商还是战争的结果(更可能是二者皆有)就不得而知了,不过欧洲人倒是会将嚈哒人称之为“白匈奴”。

匈人在欧洲发力,并成为东罗马的最大威胁时,白匈奴也进入中亚“河中地区”,成为萨珊波斯的北方压力源。在其鼎盛时期,甚至复制当年大月氏人(贵霜帝国)的路径,攻入印度河流域。说起来,这真是一个欧亚草原的黄金年代,每个重要文明区,都必须思考怎样应对来自亚洲游牧者的威胁。尤其是匈人在欧洲的开拓,让欧洲人承受了前所未有的游牧压力。这一压力不仅体现在东罗马身上,也体现在日耳曼尼亚。

相比罗马人坚固、系统的防御体系,部落体结构的日耳曼尼亚,显然缺乏防御匈人进攻的手段。尤其他们当中的很多部族,在匈人到来之前就已经闻风西逃了。唯一应该感到庆幸的是,鉴于匈人的游牧属性,他们对日耳曼尼亚的统治,也如当年匈奴控制西域时的情况一样,属于间接控制。那些表示臣服,并主要以农业立身的日耳曼人部落,本身的政治、社会结构并不会受到影响,他们所需履行的义务,主要向宗主定时交纳贡税,以及战时提供军事支持。

最起码在阿提拉时代,匈人已经能够在莱茵河畔饮马了。如果将东罗马帝国比作当年的汉帝国,那么日耳曼尼亚就是“西域”。只是对于匈人来说,这片欧洲“西域”与亚洲西域的地缘价值却不尽相同。西域之于匈奴,更多只是一块可以提供额外补给之地,而日耳曼尼亚则是通往另一片文明之地的桥梁。当整个日耳曼尼亚都在阿提拉帝国的控制之下时,大家会发现,西罗马与匈人的接触面已经远超东罗马了。

地缘看世界》小说在线阅读_第116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鄙视抢沙发的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地缘看世界第116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