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不好意思!今天晚上临时要赶篇文稿,所以未能如计划写完最后一战。先把写好的贴上来吧

2014/2/16

郅支单于这次的选择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乌孙之南的康居之地,成为了他迁徙的目的地。从整个草原的地缘格局来看,这一大胆选择却是有极高地缘战略价值的。我们知道,乌孙并不是中亚草原的唯一控制者,除了北方渗透入阿尔泰山南京麓的匈奴人外,西、南方向,包括哈萨克丘陵、塔拉斯河谷及其以南草原的区域,都是康居人的领地。同样作为草原游牧者,康居人也乌孙人之间发生利益冲突,再所难免。

在乌孙饱受匈奴压力的同时,康居人也同样在承受乌孙人的压力。而当乌孙因为与汉朝联合,北方压力骤减的时候,康居人在南方所遭受的攻击,也日趋增多。在这种情况下,康居人也急于希望寻找到一个战略盟友,也抵御乌孙的侵袭。

与汉帝国联合,固然是一个选择。不过为了应对匈奴的压力,乌孙已经与汉帝国形成了稳固的联盟关系。即使康居人只是想让汉庭出面,主持一个和平的局面,汉朝方面也犯不着为他们强出头(没有地缘利益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康居人把结盟的目标,锁定在了匈奴人身上。毕竟作为欧亚草原上最强大的民族,匈奴人现在已经和乌孙翻脸。按照“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双方是很有机会南北夹击乌孙的。

以康居最初的想法来说,应该只是希望和匈奴方面达成战略联盟。不过在郅支单于即将被赶出匈奴之地的情况下,这一计划变更为,迎接郅支单于部南下康居之地,在天山北麓的塔拉斯河谷驻扎,以为康居番守北疆了。对于康居人来说,这一计划同样具有积极意义。要知道,在经历和汉帝国长达百年的战争后,匈奴人在战术、装备上比之其他游牧民族,有了相当的比较优势。最现实的案例就是,只得匈奴帝国边缘板块之力的郅支单于,在北方已经打的乌孙没有还手之力了。要不是呼韩邪单于已经回到漠北,并凭借汉朝的支持即将整合好匈奴诸部的话,郅支单于还是很有机会,从北方逐渐蚕食乌孙的。

当然,从长远来看,引匈奴人入境也还是有很大风险的,因为你不知道他做大之后,会不会反噬自己。不过,大敌当前的情况下,引入一支在军事上拥有诸多优势的生力军,总还是能解决当前问题了。至于郅支单于方面,他本来正在忧愁,即将面临呼韩邪单于、乌孙,乃至汉帝国的三面进攻。现在有一个远离汉、匈势力范围,又能让他继续图谋乌孙之地的机会,自然是一拍即合了。

康居人的领地范围,我们在之前的部分已经详细分析过了。从唐努乌梁海南下的郅支单于部,并不需要经由天山北麓的乌孙之地,再进入康居境内。西南方向由哈萨克丘陵与巴尔喀什湖之间穿越,就能绕过乌孙人的控制区,进入康居人在天山北麓的领地——塔拉斯河谷了。然而所谓天算不如人算,尽管这一线路并不会遇到乌孙人的阻击;尽管为了迎接这位匈奴单于,康居方面也派出了数千牲畜所组成的支援部队前往迎接,但恶劣的天气(应该是暴风雪)却让匈奴人损失惨重。最终顺利抵达塔拉斯河谷的郅支单于部,仅有3000人。

对于郅支单于和康居人来说,这样的兵力显然有些少了。不过对于匈奴人来说,康居之地却有他在北方,所无法比拟的地缘优势,那就是紧邻大宛等富庶的中亚农耕区。要知道,相比强大的汉帝国,大宛等绿洲国的军队,防御力要差上许多。而匈奴人的战力,又比康居等中亚游牧民族强出不少。在这种情况下,已经许久未得农耕区补给的匈奴人,很快便从大宛等国得到了他们想要的东西。在被匈奴人敲打之后,为了求自保的中亚绿洲国家,被迫向盘据于塔拉斯河谷的郅支单于纳贡。

凭借这些就地补给的物资,郅支单于甚至在塔拉斯河谷筑了一座城——郅支城,以为自己的根据地。而休养生息后的郅支单于部,也没有忘记此行的目的,他们紧接着便和康居人一起(由郅支单于统领),向与之相邻伊塞克湖及楚河河谷地区发动了数次攻击。联军甚至攻入至与塔里木盆地相邻的乌孙冬都——贵山城,掠夺了大量乌孙人畜。在二部强大的攻势这下,乌孙人甚至被迫放弃了西部方圆千里的土地,向伊犁河谷一带收缩。

此时的汉帝国,原本并没有太在意这支流浪绝地的匈奴人。依传统的地缘格局来看,匈奴全境已经在呼韩邪单于的带领之下,臣服于汉帝国了。即使说日后有变,汉帝国的压力也还是依旧来自于北方。然而对于郅支单于在七河之南的做大,却并不是所有人都没有意识到潜在的危机。

敏锐意识到危机的,是西汉帝国最后一位名将——陈汤。这位当时的西域都护府副校尉,并不认为郅支单于已经不会威胁到帝国的安危了。因为对于丛林法则盛行的游牧民族来说,一个人数虽少却战力强大的部落,会很有机会吸引周边部落前来投靠,并最终如滚雪球般做大。尤其是郅支单于本人,还拥有匈奴帝国的政治遗产。一旦他反客为主,将康居诸部纳入旗下,依托从大宛等地强征来的补给,攻占乌孙之地的话,那么帝国所面临的地缘格局就将发生重大变化了。

要知道,乌孙人可能会满足于作为第三方,经营自己在天山草原的一亩三分地,但匈奴人却绝不会满足于此。如果从饥饿草原到大兴安岭的广阔草原地带,都系出同一部族体系的话,即使在一开始呈现出东——西对立的局面,但彼此之间都会有与对方整合在一起的想法(无非是谁吃谁的问题)。类似的局面,1600多年后,入主中原的满洲人就遇到过。以乌孙之地为根据地的准噶尔蒙古部,不仅凭借地缘优势顺势控制了塔里木盆地(甚至进一步渗透了卫藏地区),更在壮大之后进占色楞格草原,侵袭渗透漠南蒙古诸部。

以大历史的视角来看,坐视郅支单于做大的风险,就在于有可能会提前上演准噶尔部,由西至东重新统一蒙古高原的一幕。要是这样的话,汉帝国就将面临一个,比之前更为强大的草原帝国了。实际上,在与康居联军攻击乌孙的同时,郅支单于也的确在做上述准备。他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建立威信,让康居人归入他所图谋的“西匈奴”旗下。

尽管陈汤和后世的我们,都能感觉到郅支单于千里跃进塔拉斯河谷的战略风险,但此时的汉庭在武帝罪己之后,战略上已经趋向于保守了。这些年来,这种以长城、烽火,切断匈奴从农耕区获得补给的做法,也的确收到了很大的成效。也可以说,匈奴出现分裂、臣服汉朝的局面,正是这种积极防御政策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如远征大宛、漠北那样,去远征一片看似与汉朝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草原(即使那上面是匈奴人),看起来是要冒极大风险的。然而力排众异的陈汤,还是成就了这场伟大战役。那句流传千古的“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也正是源于此战之后,陈汤向汉庭上呈的报告。

为此战而集结的军队总计为四万多人,除部分汉军之外,大部分为西域属国之兵(共计十五国)。依汉军一贯的战术,这些部队被分为了两路。一路沿张骞当年出使大月氏的线路,经疏勒——捐毒——休循境,由阿赖谷北入费尔干纳盆地。再出大宛,沿天山北麓,穿南饥饿草原——塔什干绿洲,最终翻越卡拉套山,从西南方向攻入塔拉斯河谷。

当我们在地图上沿上述地标画出这路汉军的行军路线时,就会发现这样走绕了一个大圈子。不过从战略角度看,这支部队的作用,其实并不在于主攻郅支单于,而是切断其落败后,南入塔什干及粟特地区的退路。至于正面攻击任务,由陈汤、甘延寿亲领的主力部队,则沿着另一条翻越天山的捷径来完成。

地缘看世界》小说在线阅读_第100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鄙视抢沙发的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地缘看世界第100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