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用一个字形容西域在大家心目中的印象,相信选择“旱”字的朋友会最多;而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西域基本地理结构的话,初中地理教科书(楼主读书那个年代)中概括“三山夹两盆”应该是最形象的。所谓“三山”,指的就是北部的阿尔泰山脉,中部的天山山脉,以及南部的昆仑山脉(包括部分阿尔金山脉);包夹在这三大山脉之间的,两片低地: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就是所谓的“两盆”的。这种高低错落的地形特点,加上整个西域少雨干旱的气候特点,所表现出来的就是——“盆地”腹地这种,在东亚博弈中代表着最高农业潜力的地理形态,变身成了大而无用的荒漠地带。以至于提到天山南北的两大盆地时,盆地腹地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和塔克拉玛干沙漠往往更让人印象深刻(特别是后者)。

既然天山南北的基本环境都不尽如人意,那么对于被迫西迁的月氏人来说,是否仅仅依靠丢硬币这类方式,就可以决定自己未来的命运呢?情况当然不是这样的。因为我们在分析蒙古高原时已经提到过,但让我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感到陌生的“西风带”,已经帮助月氏人作出了选择,那就是天山北麓才是月氏人西迁的目标之地。就之前月氏人之前所控制的河西走廊来说,其东亚核心区与西域之地的连接枢纽地位,并不仅仅体现在地理结构上。这种过渡性的特点在气候上也同样有所表现。来自太平洋的水气,和来自大西洋的湿润海风,都不同程度的为河西走廊的绿洲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然而,当我们把视线转移到西域的话,就会发现这一板块所能指望的,就只能是那些来自大西洋的风了。

从海拔来看,分割西域的三大山脉都有机会拦截住来自大西洋的水气。在这片水气资源本来就少的大陆腹地,这些山脉的迎风面是最有机会截停湿润的水气,并迫使其抬升,在遇到上空冷空气后形成降雨的。影响水气分配最终因素,在于山脉的位置排列,谁排列在前面,谁就能够具备最强的地缘潜力。从这点来看,最为悲剧的就是西域盆地区与青藏高原的分割线:昆仑——阿尔金山脉。天山山脉与二大山脉共同的发源地——帕米尔高原一起,在位置上完全封堵住了大西洋水气的来路。不幸中的万幸是,生长在世界屋脊边缘的昆仑山脉,平均海拔达到了6000米,比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天山山脉要高出许多。那些被天山——帕米尔高原漏过的水气,依然有机会为塔里木盆地的南缘作贡献。只不过基于位置和海拔的原因,昆仑山脉的降水呈现由西至东,逐渐走低的趋势。这并不仅仅在于西昆仑地区的位置,更接近大西洋,也在于昆仑山脉本身也是由西至乐,逐渐走低。位置和海拔因素一结合,在地缘上所造成的后果就是。不管是准备西迁的月氏人,还是试图凿空西域的张骞。如果想在西出疏勒河流域后,选择沿昆仑山北路西进的话,他们所面对的将是整个西域盆地区,最令人绝望的山麓地带之一。

既然昆仑山北麓的情况是那么的不尽如人意,那么在塔里木盆地的另一面——天山南麓的情况会不会更好一些呢?如果你对比的是昆仑山北麓,那么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的确会更好些。这是因为,尽管天山北麓才是迎风面,但那些上升到山脉最高段凝结成冰雪的水气,却并不会给那些“雪山”剃个阴阳头,仅仅覆盖在山脉的北面。那些覆盖在分水岭之南的高山之雪,在融化之后就成为了天山南麓的生命之水。当然,比起整个天山北麓因为迎风,可以有相对充足的降雨。基本依靠高山雪水补给的天山南麓,绿洲的体量就要小的多了。这些因天山雪水而生的,被荒漠包围的绿洲,由于规模太小,其实并不太适合大规模的游牧部落生存。反而是精耕细作,技术上可以以更少水资源,承载更多人口的农耕方式,更有利于挖掘天山以南地区的地缘潜力。当活动于此的人类,最终发生立驻绿洲进行农业开发,才是最适合自己的生存之道时,他们就会发现,塔里木盆地干旱高温的气候,其实也是一笔财富。充足的光照,以及沙漠的高导热性造成的巨大昼夜温差。不仅让塔里木盆地的水果能产生更多的糖份,也更容易锁将糖份锁住。这也正是为什么,大家一提到塔里木盆地边缘那些绿洲之地,首先想到的就是那些比内地产出,要甜出许多的水果了(哈密瓜、吐鲁蕃的葡萄、库尔勒的香梨、和田的大枣。。。。)。

对于我们来说,西域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一定会有塔里木盆地那些香甜的水果。然而对于大规模迁徙的月氏人来说,他们并没有时间去改变生活方式,去适应塔里木盆地的环境。月氏人的文化中,虽然已经融入了驻城自守的定居因子,但基本属性还是属于游牧文化体系。因此对于他们来说,象河西走廊这样的,拥有大片连续草场(包括换季迁徙的高山草场)的板块,才是他们西行的目标。从这点来说,降水更多的天山北麓肯定是更好的选择。当然,阿尔泰山南麓在方向上也是一个选择。只不过这一区域,注定是属于那些从蒙古高原游牧而来的匈奴人的。被匈奴人击败的月氏人,是无论如何不会去主动摸老虎屁股的。

由于整个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一样,海拔由西至东逐渐走低。因此无论天山南北,包括北部同样走势的阿尔泰山,降水都是呈现西高东低的趋势。对于试图向西渗透的华夏文明来说,这无疑不是个好消息。因为从地理结构上看,虽然河西走廊看起来能够很快过渡到天山这条西域中轴线上,但东天山却根本无力象祁连山那样,在山前供给出一条绿色走廊来。正是有了这个巨大的荒漠间隔,汉帝国和他的后来者,即使发现了天山西段的农业潜力,也很难稳定经营。

汉帝国将来要遇到的这些麻烦,准备西迁的月氏人同样也会遇到。不过作为游牧民族的他们,并不需要象华夏族那样,去思考步步为营的延伸连续的农业带。对于他们来说,如何快速跨越天山东段的这片干旱之地。在天山北麓寻找到一片水草丰美之地才是需要思考的问题。至于到底哪里,才是月氏人此行的终点,我们明天再解读。

地缘看世界》小说在线阅读_第74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鄙视抢沙发的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地缘看世界第74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