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晁衡也不知该说些什么好,沈园自沈郎离开前,便有迥异于当世的戏剧歌舞风靡长安城,这大半年来那些沈园的伎人戏子更是不知排出了多少戏曲出来,以至于沈园日日门庭若市,便是岐王、汝阳王这样名闻天下的贤王都只能来沈园看戏听曲。

可偏生最近那沈园里最受人欢迎的戏剧偏偏是那《孽海记》,那唱词不说也罢,晁衡想到那酥到人骨头里的两句歌词,“胆敢对佛陀撒个娇……何妨向菩萨告个饶!”整个人都好像从天灵盖舒爽到了脚底。

“晁补阙若是为难的,贫僧便自去寻别人。”

鉴真的眼睛已经极差,他看不清眼前晁衡那诡异的神情,只是叹了口气道。

“大师,我带你去。”

晁衡可不敢让鉴真大师去寻别人,要知道鉴真大师因为此前四次东渡之事,可是在官府那里挂了名,要是被人知道鉴真大师来了长安,还不知道要惹出什么风波来。

若是沈郎在就好了!

晁衡苦恼地想到,他都没法想象鉴真大师若是听了那《孽海记》,会不会气得拂袖而去,可如今这朝廷里能劝说圣人放鉴真大师东渡日本弘法的也只有沈郎才行。

说起来,晁衡眼下也在为杨国忠效力,他也曾为母国使者引荐,可是这位杨相却是直接拒绝了,说这是沈郎的事儿,他不敢越俎代庖,另外还威胁说若是母国继续让鉴真大师偷渡出境的话,便要断了日本对大唐的朝贡。

这便叫晁衡坐蜡了,当初听到沈郎答应要和鉴真大师见面商谈弘法之事时有多欢喜,他此时便有多后悔,早知道还不如不让鉴真大师来长安呢!

浑浑噩噩地出了府邸,晁衡看着身边目不及丈远的鉴真大师,只希望这位年事已高的大师耳朵也不怎么好使。

临近上元节的长安城热闹至极,街道上各色小摊上都摆上了花灯,不时有路过的百姓驻足停下掏出十几枚铜钱买上盏回家。

这个冬天,对于长安城和关中地方上的百姓来说,却是圣人改元天宝以来难得过得的一个好年,杨国忠先前清查税赋时,不仅在朝中大杀一气,地方上的豪强也被他狠狠整治了番,他收缴清查的贪官和违法豪强的家产何止两千万贯,只不过这里面不少都是田产粮食之类的不动产。

杨国忠自己不缺钱,再加上深受沈学熏陶,他除了向圣人内库缴纳了千余万贯的钱财,剩下的除了补入国库,便是分田退税于百姓了,这也让那些底层百姓能有些余钱过个好年,起码能扯布做上身新衣,买两刀肉让全家吃个满嘴留油。

听着街头百姓们谈论着今年以来的变化,鉴真心里也是高兴得很,他年轻时曾在长安学习佛法,那时候圣人英明神武,百姓日子丰饶,可是后来却渐渐变了,即便他远在扬州,也知道关中百姓被苛捐杂税所逼,纷纷逃亡。

他之所以会来长安城,还是因为去年那位沈郎和杨国忠这位如今的宰相除去了王鉷这个奸贼,要知道他在扬州时也有无数百姓被这奸贼所加征的苛捐杂税逼得家破人亡,当真是佛都有火。

“听说黄小娘子今日可是要登台献唱,咱们可不能错过了!”

越是不想来什么,就偏偏要来什么,晁衡听到四周忽地有人在那里喊起来,不由扶住了额头,因为他听到了边上有那些闲汉扯着公鸭嗓在那儿唱了起来,“小尼姑她走上独木桥,回头一看才到半山腰,循山门,错过荒村古道,看见座和尚庙!”

晁衡连忙去看边上的鉴真大师,只见这位律宗魁首只是面带微笑,并未对那闲汉所唱有什么怒意,心道这位大师许是耳朵也不好使,只不过他刚升起这心思,便只听鉴真大师道,“这歌儿好听,只是这汉子唱得不好!”

“大……大师,你听过这歌……”

晁衡舌头打着颤,他本以为还能糊弄过这位大师,却没想到这位大师竟然早就听过了那《孽海记》的歌曲。

“四方馆里,前些时日,却是有新罗婢唱这小曲,贫僧的弟子听了也动了思凡心。”

鉴真和尚平静地说道,却是丝毫没有为着这首《孽海记》里对佛陀菩萨的冒犯生气。

“大师,不生气么?”

“贫僧为何要生气?男欢女爱乃是人之天性,小尼姑喜欢小和尚又有什么错呢?”

鉴真和尚的回答让晁衡整个人都愣住了,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位大师居然丝毫不生气,反倒是颇为喜欢这首歌。

“若是贫僧弟子遇到这等小尼姑动了心,贫僧定会劝他还俗啊!”

鉴真和尚感慨道,他是律宗魁首不假,可是他从不喜欢渡人出家,在他看来出家和青灯古佛相伴是需要大觉悟的,若是动了凡心,那又何必勉强,倒不如还俗做个居士就好。

“不入红尘,又焉能跳出红尘,晁补阙,不必想太多,且去沈园听曲!”

看着大笑起来的鉴真大师,晁衡只觉得这位大师果真洒脱,这才是真正的高僧大德啊!

往着沈园去的路上,晁衡和鉴真和尚不时能看到三三两两聚众成行的百姓结伴前往沈园。

“大师有所不知,沈郎给沈园立了规矩,但凡是隔旬日,沈园便会开放广场,让百姓进园听曲。”

沈园如今何止是日进斗金,比起沈光离开时,杨国忠和高力士又将附近的宅邸给买了不少连成一片,而李隆基也很喜欢在沈园开放时来凑热闹。

“这位沈郎君是个活菩萨!”

鉴真和尚双手合十称赞道,他在四方馆的时候,没少听旁人议论这位沈郎君,知道沈园还专门借贷钱财给那些穷苦百姓,那所谓利钱也几近于无,便是还不上来,也不会有恶奴催逼,顶多是让人做工还债。

“沈郎向来爱护百姓,常说百姓乃天下根本,杨相也是……”

听到鉴真大师感慨,晁衡也是忍不住说道,他在杨府也学了沈学,不知不觉间也深受影响。

穿着身粗布衣裳的陈玄礼解下腰间酒囊,灌了一大口后懒洋洋地靠在马车上,虽然沈郎不在,可是圣人和贵妃的心早就被沈郎带野了,如今隔三差五若是不出宫来闲逛下那才是怪事,尤其是自打沈园建成以后,圣人和贵妃便连华清宫都不怎么爱去了。

想到圣人和贵妃只去华清宫待了个把月便回了长安城,陈玄礼这位龙虎大将军便觉得等沈郎回到长安城,定要好好和他算笔账,需知圣人每回出宫说要与民同乐,可都是叫他提心吊胆的。

沈园门口,轮换的护卫们维持着秩序,同时对于来帮忙的龙武军士兵也是见怪不怪,来自城中各坊的百姓很是自觉地排起了长队,晁衡和鉴真和尚到了以后也只能排在长龙般的队伍中间等候起来。

看到有老和尚也来听曲,四周的百姓们虽然有些好奇,但是也没人说什么怪话,《孽海记》在沈园已经唱了近月,他们早就听说城中不少寺庙里有俊俏的和尚都偷偷来听黄小娘子唱歌,那些德高望重的大师们也没说什么话,甚至青龙寺的法门方丈还鼓励庙里的弟子来听曲,说是能坚定佛心,若是坚定不了那便还俗去好了。

听着四周的窃窃私语,鉴真和尚也不由感叹起来,他和法门自然是认识的,他年轻时修持佛法,跑遍了长安城里诸多佛寺,也曾在青龙寺学习密宗佛法,只不过密宗向来亲近贵人,所以富得流油,僧衣素斋都讲究得很,庙里的和尚哪像是出家人。

那年,大唐的军队向西走得很远》小说在线阅读_第45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斜月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那年,大唐的军队向西走得很远第45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