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郎这一曲,仿佛能让人看到了那些逝去的贤臣名将,战死的将士再次活了过来,朝拜长安,以贺盛世!
宴席中,看着四周面露缅怀之色的朝廷公卿,李林甫悠然感叹,沈郎弹奏的这段胡琴声,哀而不伤,反倒是有种娓娓道来的堂皇大气,让他想起了当年开元年间的贤相名将,这三十多年来,大唐也吃过败仗,阵亡了无数将士,可最后却是大唐笑到了最后,成为当之无愧的天朝上国。
没有人知道,其余乐器的声音是何时响起,最后又是如何消散,当《象王行》奏罢,勤政楼前本该喧嚣十分的宴会陡然间变得寂寂无声。
过了良久,李隆基才拊掌大声道,“沈郎此曲,足可称圣!”
随侍在李隆基身旁的高力士忙自回过神来道,“圣人云,‘沈郎此曲,足可称圣!’”
随着高力士高声喊道,其余传声的宦官亦是尖声大喝起来,很快,“圣人云,‘沈郎此曲,足可称圣!’”的喊声便在勤政楼前回荡起来。
然后原本沉寂的宴席间爆发出了热烈的欢呼喝彩声,便是一众藩国使节这个时候亦是神情复杂地看向广场中央在一众盛装的乐师中间身着白衣的沈光,他们国中不缺能力搏虎豹的勇士,但是能做出这样乐曲的却是一个也无。
“阿爸,咱们不如把沈郎绑回去……”
听到身旁儿子的喃喃自语声,昆东丹朱苦笑起来,这位沈郎能酿安西烧春这等好酒,还做出这等神仙般的曲子,他如何不想绑他回去为大蕃效力,可是今日过后,大唐朝廷必定视此人为珍宝。
那位圣人都开了金口,说沈郎可为圣,而且这位沈郎还是王忠嗣的女婿,他们若是真绑了沈郎回大蕃,那两国之间可就真的要不死不休了。
昆东丹朱很清楚,虽说大唐要打铁刃城,可是自打他们从盖嘉运手里夺回铁刃城,大唐前前后后都打了数回,可铁刃城还不是好好地在那里。
王忠嗣这些年自珍羽翼,爱惜名声,可要是真把沈郎绑回大蕃,这个当年的王疯子真的发了狂,大唐倾国之力来攻,就算大蕃能撑下来,也肯定会元气大伤。
昆东丹朱要是自问大蕃出了沈郎这样的人物,若是被大唐抢走,赞普肯定会不惜代价也要夺回沈郎。
“这种话就不要说了,沈郎咱们动不了,等回去后好好选些礼物,咱们去求沈郎为我大蕃也作首国乐。”
吐蕃使团的其余人听了也都点头称是,今日过后,怕是这诸国使节都要踏破沈郎府上的门槛了。
一曲既罢,乐声复起,接着《象王行》的却是《水龙吟》,这一首曲子,沈光看着那开元盛世孕育出来的大乐师们将这首雍容典雅的曲子演绎出了大唐盛世并报包四海八荒的胸怀。
这首曲子虽不如《象王行》那般震撼激烈,可是却更得满朝公卿的喜欢,当沈郎拉着二胡和众乐师合奏时,不少人都是喜欢得难以自持。
要知道开元以来,琵琶、笛箫、琴瑟先后皆有第一人,但是这胡琴却无有定论,可是如今听过沈郎的演奏后,当有定论矣。
李隆基亦是十分沉醉于这首《水龙吟》,沈郎所作这三首国乐,他最喜欢这首,若不是困囿于身份,他都想亲自去弹奏《水龙吟》那段古琴前奏。
“高都护,沈郎乃我大唐无双的乐圣,岂能埋没于碛西的莽莽黄沙里,你应该劝沈郎留下来,否则若是沈郎随你出征小勃律有个好歹,你便是大唐的罪人。”
高仙芝看着满脸愤然的王忠嗣,却是差点没忍住拍案而起,堂堂节度四镇的羽林大将军,端的是不要面皮,竟然拿这样的话来挤兑他,可是偏偏他还觉得这番话居然还他娘的有几分道理。
只是想让他把沈郎让出去,那是白日做梦!
“王大将军,高某一介武夫,不懂什么大道理,只知道强扭的瓜不甜,沈郎志在安西,可不是长安城的温柔乡能留得住的。”
高仙芝呵呵笑了起来,只要沈郎自己不愿离开安西,没人能强逼他,再说四镇节度使很了不起吗?某如今也是安西大都护了,可不怕你王忠嗣。
看着和王忠嗣言笑晏晏的高仙芝,坐于不远处的夫蒙灵察心中甚不是滋味,他去年被圣人召还入朝,虽说加了特进还有御史大夫,可不亚于明升暗贬,似他这等边将入朝为官,实际上就是个摆设。
原本以为王忠嗣在出征石堡城之事上得罪圣人,他或许能重新当回河西节度使,却不曾想王忠嗣转了性子,反倒是重得圣人信任,如今这四镇节度使坐得是稳稳当当,叫他的念想落了空。
当然更叫夫蒙灵察没想到的是,高仙芝不知道走了什么狗屎运,居然得了沈郎这等人才,叫圣人爱屋及乌之下,直接加了安西大都护。
想到这昔日门下走狗的高丽奴一跃成为朝廷大将,和王忠嗣谈笑风生,夫蒙灵察悔不当初,早知道就不死死按着这高丽奴,这样两人间好歹还能多些情分在,不过如今叫他腆着脸去巴结这高丽奴,他可是做不出这等没面皮的事。
“阿耶,高都护左右都是您的旧部,他入长安时不也送了礼物与您,不妨改日下张拜帖,请高都护过府一叙。”
夫蒙灵察身边,随他赴宴的长子在边上瞧了自家父亲患得患失的神情变化后,在边上大着胆子道,他得了父荫得以在朝中做官,自是希望父亲能更近一步,只不过他也清楚父亲年龄大了,老不以筋骨为能,哪里还带得动兵,更遑论奔袭数千里去攻打小勃律。
父亲被圣人召还朝廷,除了是给羽林大将军加四镇,也是给高仙芝腾挪位子,父亲若想有所作为,还是得依仗高仙芝这等旧部以为奥援。
夫蒙灵察看着小心翼翼说话的长子,沉沉叹了口道,“你说得对,高仙芝如今大势已成,为父不该再把他当成过去那个小将了。”
“明日,你便亲自往石府下帖,请他来府上。”
“是,阿耶。”
高仙芝并不知道昔日的恩主如今已然打算走他的门路,谋求在朝中更进一步,仍旧不甘示弱地跟王忠嗣打着嘴仗。
“高都护和大兄为了沈郎,当真是面皮都不要了,你可曾见国朝大将如同泼妇骂街般争吵的?”能听到高仙芝和王忠嗣争执声的李亨,忍不住朝身旁的李泌笑道。
“殿下,若是沈郎他日要留在安西,不愿入朝为相,殿下还能安坐乎?”
李泌笑呵呵地说道,他如今还是太子最信任的谋主,自然知道沈光的本事,说实话那道论安西策虽然文字味同嚼蜡,可他又不得不承认里面的内容却是言之有物,叫人信服。
“长源,这玩笑可开不得?”
李亨脸色都变了,他可是已经把沈光当成日后自己登基后的宰相人选,在他看来沈光不比李泌差多少,甚至于如今对他来说,沈光比之李泌都更加重要。
“殿下勿恼,我自罚三杯。”
李泌给自己倒了三杯蒲桃酿,以示自己说错了话,李亨这才笑了起来,“长源,你和沈郎都是我的左膀右臂,日后朝廷可是要靠你们二人撑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