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口又问了几句,见周铁马确实不知道安禄山出入李林甫府邸的细节,沈光也没有再问什么,只是朝这个脚力惊人的前军汉道,“铁马,以后若是无事,可去怀远坊的长风镖局坐坐,那儿是某的地方,也有些安西军中退下来的好汉,你们可以多亲近亲近。”
沈光心心念念的镖局,朝廷那儿终于下了行文,准许他在安西四镇开设镖局,制度仿行客营,但是没有太多限制,可以便宜行事,不过需得在安西大都护府以及四镇所辖当地的驻军那儿报备,另外若是遇到都护府征召,不得推脱。
当然关内同样能设立镖局分行,所以沈光自是拜托石坚为他在怀远坊寻了处大宅作为长风镖局在关内的总行,同时也算是他留在长安城的密谍系统,这里面自然有封常清挑选的安西军精锐斥候充任骨干,但是人手依旧不足。
周铁马虽然是个小人物,可他是陇右军的旧军出身,在长安城里厮混过好几年,在李林甫府上做门客,其实混得也不是很如意,不过他结识的三教九流的人不少,其中不乏可以收做己用的。
“多谢郎君抬举。”
抬手接过沈光从马上递来的名刺,周铁马郑重地藏了起来,镖局的事情他亦是早有所闻,毕竟朝廷那儿已经下了公文,再说前不久这位沈郎君手下可不就是在长安城大大小小好几家赌坊那儿捉了应聘镖局职司拿了安家银却想着抵赖不去的读书人押去了安西。
想到自己在相府每个月辛辛苦苦也混不到几贯钱,周铁马心头自然也难免会生出想法来,决定以后定要好好去那长风镖局看看。
再度策马前行,只过了没多久,沈光便跟着周铁马到了亲仁坊外坊墙跟脚处,这回总算没有再走那排污管道,过了两人宽的过桥后,沈光只见周铁马提起灯笼,抬手在墙上敲了几下,便开出道门来。
沈光对此并无惊讶,大唐历来有宵禁制度,尤其是当今圣人登基前,因为皇权更迭的政变,长安城里经常杀得血流成河,人头滚滚,宵禁是以严厉无比,可即便如此,那些坊里的大户人家还是会想方设法地在坊墙那儿动手脚开暗门,以方便逃生。
而开元以后,天下承平日久,法度废弛,这宵禁也大不如前,就连这坊里开的暗门也大行其道,和亲仁坊这等达官贵人所居不同的是,普通人居住的坊里面那坊墙出开的暗门墙洞多是用来做生意的。
沈光从怀远坊过来的时候,就看见好几座坊墙处夹杂的昏暗灯火,那些多是卖胡饼馄饨汤食的小吃铺,遇到有动静便遮了灯火,等巡逻的军士离开再掀开做生意,当然那些巡街御史也清楚这回事,只是装作不知道罢了。
但是眼下这暗门开得是当真偏僻,进了亲仁坊后,饶是沈光记忆力和方向感不错,跟着周铁马左拐右拐地绕了好几条道,才看到李林甫府邸的大门。
李林甫手下的管事早就在侧门处守着,看到沈光时,这位平时见到来相府前办事的官员都不怎么热情的管事连忙上前道,“沈郎可来了,主人念了许久,沈郎请随我来。”
沈光从马上下来,和周铁马告辞后,方自跟着那位管事往府内而去,而周铁马想到这位沈郎君居然当着管事的面仍旧称呼了自己一声周兄,不由心里火热,这才是值得他追随的主君。
书房内,暖意袭人,檀木案几上几碟小菜犹有余温,还有壶温过的三勒浆。
沈光见到李林甫时,这位大唐的宰相看上去苍老许多,就像是寻常百姓家里的老翁,“沈光拜见李相。”
躬身行礼后,沈光才走近李林甫身边,他来时已经思索许久,都未曾想到李林甫见他是为了什么,但总觉得和安禄山脱不了干系。
“沈郎,来,且坐下,吃杯酒,暖暖身子。”
李林甫满脸和蔼地说道,那语气就像是沈光的长辈一般,可这反而让沈光越发警惕起来,谁让口蜜腹剑这个成语实在太过有名。
沈光亦是笑着坐了下来,他连圣人太子都见识过了,李林甫跟前当然也同样放得开,而不至于因为李林甫的权势地位束手束脚。
“那就多谢李相了。”
落座以后,看到李林甫杯中有酒,沈光便拿起酒壶给自己倒了杯,然后举杯道,“这杯敬李相,在下先干为敬。”
看着沈光仰脖喝尽杯中酒,一副落落大方的样子,李林甫举起酒杯轻轻抿了半口道,“老夫上了年纪,酒量不行,还请沈郎勿怪!”
“李相哪里话,李相随意就是。”
沈光继续给自己杯中满上酒,接着便真好像是李林甫的亲近子侄般,为李林甫夹菜添酒,案几上只有四道菜,三素一荤。
“不知李相寻我有何事?”
看到李林甫只是笑眯眯地看着自己喝酒吃菜,却不动筷,沈光喝了三杯酒,吃了半碟蒸羊肉后,还是先开口问道。
“白日亲仁坊前,沈郎真是偶尔经过吗?”
“自然不是。”
沈光的回答让李林甫颇为意外,不过到底是积年宰相,城府深沉,脸上反倒是露出几分欣赏的表情,“老夫还以为沈郎会矢口否认呢?”
“不瞒李相,王大将军甚为厌恶安禄山,我不过是帮个忙罢了。”
“沈郎还真是直率啊!”
李林甫感叹起来,虽说圣人尚未赐婚,不过这大半个长安城的人都已经把这位沈郎当成了王忠嗣的乘龙快婿,这未来女婿帮老丈人出气揍人倒也合乎情理。
“李相,我听说安禄山向来和您亲近,难道你是要为这位安节度出……”
“沈郎,老夫和安节度之间可没什么关系,你不要乱说。”
这番对话里,李林甫哪像是权势赫赫的宰相,反倒是显得谨小慎微,沈光和圣人间的关系,是最让李林甫忌惮的,只要圣人一日认为沈光不知道他的身份,就会认为沈光说的话比朝堂上任何人都可信。
万一要是在宜春院里,这位沈郎和圣人随口那么一说,安禄山是他李林甫的人,难保圣人不会多想。
看到李林甫神情变得严厉,沈光就知道这位宰相大人怕是和安禄山之间闹了什么不愉快,“我也是道听途说坊间传闻,以至于口不择言,还请李相恕罪。”
“坊间传闻最不可信,沈郎啊,老夫今日找你来,是因为安节度深得圣人宠信,但此人出身杂胡,最是不懂朝廷礼数,你今日打了刘骆谷,便是落了他的脸面,这几日出门在外,需得多加小心。”
沈光虽说挂了个判官的名头,但属于高仙芝幕府征辟,在李林甫面前只能算是个芝麻绿豆大小的官儿,可是李林甫却觉得沈光比起李适之和韦坚他们还要难对付。
正所谓无欲则刚,这个沈光对长安城的荣华富贵不屑一顾,满心只想回安西,就连圣人都挽留不得,关键这还不是他演的,而是本心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