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王蕴秀身材高挑,尤其眉宇间英气勃发,若非身段婀娜,当真叫人有种雌雄莫辨的俊美感。

“女郎,咱们这般直奔玉门关,怕是不太好吧?”

“有什么不好的!”

王蕴秀瞥了眼身后的侍女,然后就下楼而去,前方自有牙兵开道,将那些挤着的人群给推开,几个脾气不好的本待作势欲骂,可一看到被牙兵们簇拥着的王蕴秀,顿时便没了半点声音,宛如见了猫的老鼠般害怕。

这天底下母老虎多的是,但这位王蕴秀必定是最厉害的那头!

“王娘子,咱们今日……”

“我等的人到了,你们自去长安就是。”

楼台上,程录事听到王蕴秀的回答,顿时欢喜极了,就差和身边两个同伴相拥而泣,这等形同软禁的日子终于结束了,于是三人自打算收拾乐器离去,却不料底下的看客们不干了,知道三人要去长安,哪肯放他们离开,于是三人无奈之下,只能继续弹奏起来。

出了酒楼,王蕴秀接过牙兵们牵拉的马匹,便打算直趋玉门关,结果却被牙兵首领给拉住了马缰绳,“女郎,如今天降大雪,道路难行,女郎身份尊贵,何必纡尊降贵,前去迎接那位沈郎,但使我等去玉门关就是。”

“崔器,你要吃鞭子么,松开!”

王蕴秀厉声喝道,手中马鞭作势欲扬,可是豆卢军的校尉崔器却是瞪着铜铃似的双眼,丝毫没有避让的意思,最后叫她也只能悻悻放下。

“女郎,非是某阻拦你,实在是玉门关路远,女郎就是骑马赶往玉门关,谁知道那位沈郎是否已经离开玉门关,也许就在路上错过了呢?”

看到王蕴秀放下马鞭,但脸上仍旧有些不甘,崔器连忙说道,“敦煌乃是前往长安的必经之所,女郎在此等候就是,想必最多三日就能见到那位沈郎。”

“谁说我要见那位沈郎,我是去接我那可怜的史家妹子。”

看到自家女郎言不由衷的样子,崔器自不会蠢到去顶嘴,女郎心高气傲,这么多年也就那位元郎君算是勉强入眼,只不过主君向来不喜那位元郎君,而且那位元郎君先前还曾娶过妻,怎么配得上女郎。

崔器也不知道那位天山军的史娘子究竟在信里写了什么,竟是叫女郎跑来这敦煌城,而不是跟着主君回长安城,但愿那位沈郎君不是浪得虚名。

想到这儿,崔器自是朝女郎身后的侍女使了个眼色,反正先将女郎哄回去再说,玉门关那里,大不了他亲自跑一趟就是。

半个时辰后,当王蕴秀回到城中的别院晴雪居时,崔器点了麾下一队牙兵,风风火火地便朝着玉门关去了,他知道自家主君为着女郎的婚事操心不已,只要那个沈郎不是太差劲,他就是绑也要绑回来。

这沈郎君再差,也比那个元载好!

在崔器眼里,当年刻意接近女郎的元载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小人,为的不过是攀附王家的门楣,好成为他在官场上的助力。

敦煌城距离玉门关不到两百里,昼夜疾行,也就是一日夜的功夫,崔器虽然没有赶得那么急,但是第二日傍晚时也是赶到了玉门关,然后他看到了被挤得满满当当的驿站,就连周围的逆旅也都住满了人。

“这是怎么回事,怎么有那么多人?”

“崔校尉,您有所不知,这是龟兹国和焉耆国的两位大王要前往长安朝觐圣人,这队伍可足有千余人,咱们这驿站里哪住得下,这不连周围的逆旅也都叫征用了。”

被崔器抓着的驿卒自然认得这位豆卢军的悍勇校尉,连忙作答道。

“里面可有个叫沈光的年轻郎君,样貌如何?”

崔器没有直接往驿站里闯,而是寻那认识的驿卒仔细询问起来。

“您说得那位沈郎君,那可当真是好样貌,某在这驿站里迎来送往这么多年,可还是头回见到长得那么俊朗的郎君,而且这位郎君拉得一手好胡琴,昨晚在驿厅里听者无不落泪,就是某也……”

听着驿卒的絮叨,崔器皱了皱眉,那被女郎强留了数日的程录事不是说这位沈郎君擅长弹奏琵琶呢,怎地又变作了胡琴。

从驿卒那儿,把沈光的情形打听了个大概后,崔器不由心中越发好奇这位沈郎君,按着这驿卒所言,那两位藩国的大王对着这位沈郎君那是客客气气的,全然不像是一国之主的样子。

“头儿,咱们怎么办?”

崔器手下的牙兵问道,他们本打算到了驿站后,直接找到那位沈郎君,若是长得不差,那便带去敦煌城见女郎,可是如今看来这位沈郎不是什么普通人物,这就叫他们有些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先别动,你们去找旁人再仔细打听番,咱们再做计较。”

崔器看着莽撞,其实是个粗中有细的性子,他一边吩咐下去,一边却是去寻驿站的驿长了解情况。

小半个时辰后,崔器和手下碰了头,这回他们却是把沈光的消息给打听了个清清楚楚,样貌且不说,这位沈郎的才华高妙,被那两位藩国的大王称为谪仙,不过更让崔器和牙兵们欣喜的是这位沈郎家财万贯,可不是哪个时常来府上打秋风的穷鬼元载能比的。

“看起来这回那史娘子倒是没诓骗女郎,这沈郎君不失为女郎的良配,不过听说那位龟兹大王有意召沈郎君为驸马……”

“头儿,不过是区区番邦公主,如何能跟女郎相比,再说主君又是何等身份,这沈郎君只要不是傻子……”

崔器听着手下的话,正自点头,忽然察觉到四周有人靠近,连忙警觉起来,可是这时候已经迟了,他们已经被人围住了。

“王队正,刚才就是这几个贼厮鸟鬼鬼祟祟地打听郎君的消息,看着就不是好东西。”

薛珍珠朝身旁的王神圆说道,方才他从驿站里出来时,遇到有人跟他打听自家郎君的消息,他见对方长得高大魁梧,便多留了个心眼,然后留意了下,发现有好几人都在到处打听郎君的消息,于是便找上了王神圆。

崔器他们离开敦煌时,并没有穿戴甲胄,只是携带了随身的横刀,他们这些做牙兵的哪个不是身形魁梧,恶形恶状的,再加上一身的杀气,瞧着自不像是什么好人。

“好个伶牙俐齿的铁勒奴,真是讨打。”

“几位,还是解释下吧,你们打听我家郎君的消息,究竟有何居心。”

王神圆拦住了崔器,他身后的牙兵和龟兹良家子还有汉儿们俱是横刀出鞘,和崔器一伙人对峙起来。

崔器愣了愣,他没想到对面那些卷毛和汉儿居然杀气凛然,气势不下他们这些打老了仗的牙兵,一时间对那位沈郎君越发好奇。

“咱们不过是听闻沈郎君大名,心中仰慕,这才找人打听。”

崔器随口说道,只不过他这等话在王神圆看来就未免太过敷衍,于是冷声道,“果真是不见棺材不掉泪,给某拿下他们,莫伤了他们姓名。”

听到王神圆言语,那些龟兹良家子和汉儿自回刀入鞘,便要来捉崔器他们。

“都把刀收了,莫伤了这些小崽子,不然沈郎君面上需不好看。”

崔器同样狞笑着,说起来他已经手痒许久,不曾遇上对手了,对面那个领头的看上去同样是军中的人,他自乐得打上一架。

那年,大唐的军队向西走得很远》小说在线阅读_第17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斜月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那年,大唐的军队向西走得很远第17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