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柳依依过来,坐在不远处的孟浩君整了整休闲西装,起身缓缓走了过来,很绅士的对柳依依一笑,“依依小姐,别理会那些粗鄙武夫的话,我今天带了两个家里的高手过来,呆会儿要是有谁不开眼,我帮你揍他”。
阿英看了一眼孟浩君,对肖子建说道:“少爷,这人倒是和家里的几位少爷很像”。
肖子建眯着眼看了看孟浩君,“对啊,我是说怎么看起来那么讨厌”。
阿英撅了撅嘴,“少爷,叔叔和几位伯父是为你好,多读点书才是王道,习武始终是落了下乘,我倒觉得你应该向这个人学学,叔叔就不会整天骂你了”。
肖子建不屑的切了一声,“向他学?你没看见他看柳依依的眼神,切,衣冠禽兽”。
望着柳依依远去的背影,肖子建啧啧称叹,“这旗袍真好看”。
“要不要我把她抓回去,扒光了给你看”。
肖子建一双丹凤眼顾盼生辉,紧紧的盯着柳依依玲珑的身躯,下意识的点了点头,“好啊”。
阿英俏脸气得发白,“那要不要我给大伯打个电话”。
“额.....”肖子建讪讪一笑,“我们家是书香门第,这种下三滥的事情我怎么可能做,开个玩笑,雅俗共赏,呵呵”。
擂台上,一个穿着褐色传统武术服装的教练带着五个学员样子的人开始了武术表演。
肖子建在一旁充当了解说员的角色。
“擂台上打的叫戳脚翻子拳,又称枝子门、也称“九枝子,九翻子”。
“手似两扇门,全靠脚打人。这种拳法中,手主要用于防守,主要靠腿法来攻击对手,架式开展,运动范围极大”。
明清两代多传于河北地区,故有“山东查直隶戳”一说,是北腿中最厉害的拳法之一。散打明星柳海龙的劈挂腿以及奥运冠军陈忠的腿法都得益于此种腿法”。
“先不说外家拳和内家拳的发力,仅从拳脚技法上说,北方拳法如日出于泰山之巅,空旷间,大开大合,蹿纵跳跃,舒展大方,多用于外家拳法。南方拳法如月悬于小桥之上,竹林间,短桥寸劲,阔幅沉马,迅疾紧凑,多运用于内家拳法”。
肖子建就像一部百科全书,侃侃而谈。
据《晋书·地理志》记载,在东汉永寿三年即公元157年,当时中原的人口为5648万,而到了西晋太康元年即公元280年,这时的中原人口仅为1616万。短短的一百多年,华夏的人口就骤减3000多万。
五胡乱华,中原汉族的人口骤减,而北方少数民族则在大规模内迁,民族结构也由此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原本在人口比例中占有绝对优势的汉人已逐渐被少数民族追上,公元299年江统在《徙戎论》中说:“关中之八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可见其数量之多。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不同的民族开始逐渐融合,在文化上,中原文化同化了少数民族,但是在身体上,融合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强壮体魄。
与此同时,南方汉人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在五胡乱华期间,不少中原汉人涌入南方而增多。
相比于南方人,北方人更加身高腿长,而且体格健壮,在力量和攻击范围上优势突出,其武术也更突出了这些特点。比如拳法上常用砸、崩、捶,出手也强调抡、冲、撞等,这些技巧的建立基础在于力量上的优势。至于腿法的运用及技巧上,南派更是远远不如。
所以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北派武术都要强于南派武术。
直到宋朝,赵匡胤开创‘太祖长拳’,后来又出现‘岳家散手’,讲求以快制胜,出手凶猛,搏击时强调见缝插针,贴身进步,手法上注重环环相扣。岳家散手的最大贡献在于搏击时强调见缝插针,贴身进步,这直接形成了南派武术贴身短打的特点,同时也为寸劲的出现打下了基础,奠定了即不追求在力量上胜过对手,但注重击打瞬间的攻击力度南派武术特点。
再后来张三丰创立内家拳,革命性的创造出内劲,靠智慧弥补了与北方人之间的身体差距,经过近百年,才在明清时期与北派武术平分秋色。
不过,北派武术并不等同于外家拳,南派武术也并不等于内家拳。
南北武术的地域区别只是形成了不同的武术拳法技巧,内外家拳讲的则是发力方法上。自古以来不管南北派武术,真正大面积运用的都是外家拳,因为容易速成。哪怕是近现代也是如此,内家拳讲求天赋,讲求悟,讲求心性,需要花大量的时间,而且还不一定能干过同境界的外家拳高手。所以不管是北派武术还是南派武术,大部分拳法都属于外家拳范畴。
这就好比外家拳是实用品,可以批量生产,内家拳是艺术品,要想有成就,可遇不可求。
肖子建给陆山民上了一堂生动的华夏武术史课,这个看起来吊儿郎当的富家公子哥儿,不管他在武术上有没有成就,至少他是一个博览群书的人。这让陆山民对他又产生几分好感。
柳依依虽然来自北方,但正如她的拳馆名字一样,她不仅仅局限于北方武术。
接下来,又有两组学员上台表演了太极推手和咏春寻桥,都是典型的南方武术,不过同样也是套路表演,没有多大的实战意义。
柳依依缓步走到盛天身旁,优雅的朝他行了个礼,做到他的一侧。
“盛老前辈能亲自前来,让晚辈受宠若惊了”。
盛天只是淡淡的撇了一眼柳依依。
“柳天旭身体还好吧”?
“多谢前辈关心,爷爷身体还好”。
盛天淡淡一笑,“早在十多年前他就突破了搬山境中期,恐怕没你说的那么好吧”。
柳依依嫣然一笑,“盛前辈是百年一遇的内家拳高手,内家拳养生,外家拳伤身,自然没有前辈身体好”。
说着话锋一转,“十多年前爷爷胜您一招,恐怕现在反倒要输您一招了”。
盛天呵呵一笑,没有因柳依依的话而生气,和一个小辈生气,他还没有这么小气。
“你还真不愧是柳天旭的孙女,一脉相承的伶牙俐齿”。
柳依依笑了笑,“谢谢盛前辈的夸奖”。
“你可知道当年我与你爷爷切磋之后,我对他说了什么吗”?
“额....愿闻其详”。
“我对他说,练武就练武,经商就经商,搞得不文不武,柳家早晚会从武术世家中除名”。
说着淡淡的看了一眼柳依依,“这句话今天同样送给你,否则你永远攀不上武道的顶峰”。
柳依依呵呵一笑,“谢谢前辈指教,不过,我爷爷说过,习武之人始终是有钱有势的人家中的一条狗,我觉得爷爷的话境界更高”。
盛天眉头微皱,他没想到这个看起来八面玲珑的年轻后辈会对他说出这样的话。
不过内家拳高手的心境都比较好,他当然知道柳依依是在故意激他。
笑了笑,“放心吧,我只是来看看,我这么大岁数了,要是还来跟你这个晚辈较劲,还不被柳天旭笑死”。
柳依依轻松的笑了笑,当看到盛天来的时候,虽然明知道他不会不顾身份来砸场子,但有这个顶尖高手在,心里还是忐忑不安。现在得到对方的肯定答复,心里的石头才总算落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