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教授。”
这一次老李没敢再走神了。听到张凡叫他名字,他第一时间回应了。“哎。”
“我现在需要大量的烧伤患者。”张凡也不客气,也不管他有没有能力,反正就一句话,我现在需要这样的病号。
“好,下了手术,我立刻去联系。”老李嘴唇都在哆嗦。他看出来了,张凡要下大力气晚上这个指南了。
其实,张凡哪里会想到指南,毕竟他的起步太低了,就是一个医学本科生在县医院起步,就算有了院士老师,其实也大多数时间是在自己钻研,什么指南,他根本没想到,他现在感觉到好像手术的一些细节开始模糊了。所以,为了尽快拿下这种手术,完善这种手术,他需要去大量的做手术。去稳固。
“不用了,你的材料,让你博士学生来弄把,你现在就去联系患者。最好下午就有一台。”张凡心里着急,所以直接让老李下手术台去联系。
“现在已经是晚上了!”手术室的护士长怜惜的看了一眼后背已经被汗水浸透的张凡,轻轻的插了一句。
说实话,在手术,敢插嘴张凡的,估计也就护士长了,毕竟她再张凡没雄起的时候,就或明或暗的帮衬这张凡,这就是所谓的香火之情。
“哦!哪就明天早上,最好有一台这样的手术,拜托了!”
“好,我现在就去。”说完,老李下了手术台。眼睛里都是泪花。
感动,太感动,为了自己的材料,张院真的是扑下身子的去帮忙,他都哽咽了,多少年了,多少年了,多少年没遇上过这样的朋友了。是,是朋友,以前的时候,他觉得张凡就是帮手,现在,他觉得张凡是他的朋友。
手术台上的张凡还不知道,不知不觉的让老李心里感动了,要是知道,张凡绝对会哈哈大笑,老子是怕感悟消失,系统需求的手术量太大了,指望着早期点开烧伤科,太费劲了。
这也算是无心栽柳柳成荫吧。
手术室里,手术已经进入了收尾阶段。这种长时间的手术,在手术室里其实感觉不到,就如恋爱还没脱下对方裤子的男人一样,不知不觉就一天过去了。
医生们护士们现在还体会不到累,真的,这个不是假话,好像身体也知道,现在不是找事的时候,所以也配合,一旦手术结束,精神放松,这种长时间的手术,绝对能让医生护士脱层皮。
但手术室外的观摩专家们都不行了。
让他们做手术,没问题,可是要让他们观摩手术,就不行了。这就如跑长途一样,开车的还没说累呢,坐车的已经快挂了。
而这个长途也让他们太揪心了,因为张凡张凡的记录,他们谁都不愿意错过。烧伤科是个小科室,也算是二级科室。但,这个科室说小,可研究这个科室太多太多了。
其他的不说,光一个金毛国的军队烧伤研究所,就是这个行业的顶尖存在,而且金毛在这方面研究太厉害了,虽然他们不怎么参与学术界,可目前很多很多烧伤科的治疗都是人家随手发出来了。
所以,这个科室虽然没普外大,没骨科研究的人多,可这个科室早早就阶级固化了。想出头,几乎都要有金毛国留学的背景。但现在不一样了,虽然就是幼儿手术,可看架势这位要出指南了。
一本指南一个人是搞不定的,必须要有大量的人来帮忙。他们虽然挑头搞不下来这个指南,但参与的资格还是有的,而且,这个参与的位置其实也不多。
所以,一群人,吃着茶素医院食堂的饭,坐在观摩室里,腰都快断了,可就没一个人走的。
也没一个人谈论手术的,好像大家都是来茶素医院手术室会餐一样。“哎,茶素的医院的这个红烧肉不错。嗯,马肠子也香。”
“能不香吗,张院是个美食家,你不知道吧,上次我们在魔都开会,我和张院就聊起了南北食物的特色。”
这话一说,其他几个人用一种不相信,但就是不点破的目光瞧着这位。
这位自觉惹了众怒,“我也好吃,我也好吃,没谈其他,就谈了谈饮食!”
曾专家眼馋这一群人聊天,他也想参与,可只要他过去,聊天就自动结束。他被孤立了!
就在大家口是心非的时候,老李从手术室里出来了。
“李主任,辛苦了。”
“辛苦了,李主任。”
当老李从手术刚露出个头,连身子都还没冒出来的时候,一群搞烧伤科的医生全都呼啦啦的围了过来,清一色的李主任。来的时候还有人喊他李教授的,李博士的,可这一次称呼统一了。
医疗圈的称呼特别有意思,小医生在没有上级的时候相互调侃,也会称对方为主任。而到了医生到了职称的顶级,主任医师的时候,如果没有科室主任的职位,一般关系好一点的,没有科室主任在场的时候,往往都会叫一声某某主任。
其实,职称的主任医师和教授都代表着学术地位,而科室主任,不光代表着学术地位还代表着权利地位。所以,医生也是人,也逃不开名利圈。
有些时候,患者去找医生看病,不是说巴结,但语气上带给对方一点点的欢愉,总比让对方不耐烦的好,所以,不知道该叫什么的时候,喊主任一点错都没有,说不定半辈子都没当主任的一听,原本上班疲的会多用点心。
不要见面就说,你给看看,我怎么了。医生特别是在一些疲劳的时候,脾气绝对不好。甩出一个可做可不做的大检查,不光费钱还费时间。毕竟这种东西不能光靠医生的道德品质来评定的。
一群人围过来的以后,老李矜持了。真的矜持了,他是海归派,听起来名头大的要死。其实,离开中庸的医院,谁都不尿他。比如有些医院吃饭会餐,一打听,哦,这一帮是西华毕业的,来,来,来,主任也是西华的,一群人天然的就会亲近一点。
而他就不行。当初没有碰到张凡的时候,满华国的找高手,他这个金毛海归的身份没有加分到减去了不少分。可以说,他找高手的路,比他求学的路都坎坷心酸。
现在不一样了,材料过了临床了,而且手术室里面的张凡都开始制定手术指南了,他现在不一样了,抖起来了。
面对一群带着热切笑脸围上来的同行们,他微微的点了点头,就如同中庸的科室主任查房完毕后,对着下级医生矜持的点头一样。但是,这个时候没人在乎他的态度。
“李主任你和张院长是不是开始制定手术指南了?”终有人坚持不住张嘴问出了大家都非常关心的问题。虽然明知里面张凡在记录手术细节,但心里或多或少的期盼老李能否定了,否定了张凡在制定指南,而是在写年终汇报!
这种心里怎么描述呢,就如只要华国国内没人制定方案,大家都不着急,反正这是个小学科,等着金毛就行了,不管金毛能研究出啥来,大家都不会嫉妒。
可今天忽然眼巴前的出现一个毛头小子一边手术一边制定手术指南,这就让大家心里略微有点难受了。光难受还不行,还要积极的参与进去,不然就落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