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可不是嘛,你们开会都说什么啊?陆总不是说要有大动作嘛?这事儿可是闹的沸沸扬扬,陆总的大动作说了这么长时间,还没消息呢。”

“我也不知道,这段时间朱总在忙活,不过我感觉的出来,最近真的有大动作。”

“是嘛?”电话那头来了兴趣。

下午三点多,朱立东带着一份儿文件进了陆峰办公室,这段是他把市场运营、法务、策划等一系列人整合到一块,并且跟各个县市进行了沟通后拟定出了这么一份初级名单。

“陆总,这里是十个县市的名单,上面有各个品牌在当地市场的占有率,我们初步挑选的地方,都是威普达市占率较低的地方,这样也可以反应出来,这次活动的力度。”朱立东说道。

陆峰翻看着名单,点头道:“合同拟定的怎么样?”

“已经完成了初步的制定,相关的条款修改,还得看到时候怎么谈,我们定了明天的票。”朱立东说道。

“先去哪儿?”

“山西!怀仁县!”

朱立东晚上开了个会,把一些事情交给手底下副总,至于出去什么事情,并没有说。

但是大家心里都清楚,最近关于威普达的改动会很大,现在这么神神秘秘的,估计事情已经八九不离十了。

晚上,威普达那位中层管理喝了点酒,觉得自己跟人家年纪也差不多,怎么自己就混了个中层,人家就是副总。

坐在家里越想越觉得掉价,忽然又想起来那天自己说,对于决策层的事情也不了解,对面笑了起来,现在回想一下,总感觉他在嘲讽自己。

越想心里越不舒服,今天他跟营销部总监聊的时候,说起最近朱总的动向,他们很肯定的说,就是有方向了,而且明天陆总也要出差,一大帮人呢,肯定有大动作。

“喂!老乡啊,睡了吗?”他最终还是打电话过去了。

“还没呢,刚下班,怎么了?明天休息不?要不广州碰头喝点?”电话那头邀请道。

“我也刚下班,开会忙,你也知道,陆总那个...哎呀,我烦他不是一天两天了,一开个会叨逼叨的,没完。”电话这头对于陆峰满嘴的嫌弃,砸吧下嘴说道:“这不是今天又开会,说威普达的这个事儿嘛?非要让我表个态,火大的不行。”

电话那头都差点听乐了,说道:“你不是中层管理嘛?怎么对中层都这么严啊?”

“我跟陆峰也就隔着一级,我是部门副手,我告诉你啊,一般的部门副手真不如我,陆峰在我面前,那也是相当尊敬的。”他在电话里里吹嘘着。

电话那头有些忍俊不禁,部门副总跟陆峰只隔着一级?这说出去怕是要笑死人了,不过他没说什么,只是在电话里吹捧了对方几句,有空一定要多联系,就算哪天不在佳峰电子干了,去tcl也是一条路,多条后路从容一些嘛。

“你这话说的对,我跟你说,我也就是在这,去了tcl,跟你同级的,有人挖过我,不过工资确实不高,你在那边能参与的,我都能参与。真的,别不信,我跟你说,威普达最新的营销方案已经出来了。”这边略带炫耀的说道。

电话那头猛地一惊,这可是大事儿了,稳了稳心神,问道:“陆总的营销方案绝对是惊天地泣鬼神的,不知道这回是哪个方面的啊?”

“这个就不方便说了!”

“你这是知道还是不知道啊?”

“那我肯定是知道啊,你真以为我是中层管理?只不过是不让说,咱两身份敏感,知道不?”这边已经略带得意起来。

“萧总,我知道你厉害,但是你也得证明一下,要不然我怎么知道你厉害,这样吧,我先说一个,今天我跟董事长李东升开会,决定了投入液晶屏的研发,我跟你说,这可是个大事儿啊。”

“我知道,我们去年就开始研发了,也不是说,一句都不能跟你说,显得我好像啥都不知道似的,这么说吧,明天陆总会带着团队赶往山西怀仁。”

“厉害啊,没想到你居然真混的这么好,我跟你说啊,你要是从那边跳槽,当个副总一点问题都没有。”电话这头吹嘘了半天后,跟他说临时有点事儿,就把电话挂了。

晚上十二点,全行业的老总都得到一个消息,明天陆峰、朱立东俩人带领团队去往山西一个叫怀仁的小县城。

黄鸿升给李东升打了个电话,电话里黄鸿升问道:“消息应该不假,但是陆峰这回是什么招,就不知道了,你最近忙吗?”

“怎么个意思?”

“这么个小地方,你要不要去看看?”

“我忙,没时间,不过怀仁这个地方我知道,古代金沙滩战场,杨家将在那边嘛。”李东升回想道。

“还有点历史底蕴啊,我也没时间,就这么着吧,睡觉了。”

俩人挂了电话,李东升第一时间给市场部负责人打了个电话,连夜订票,他必须去看看陆峰在那能耍出什么花招来。

一夜之间,电视机行业内陷入了内卷之中,李东升去了,黄鸿升和陈伟荣不去,好像觉得自己吃了亏,派个手底下人去一趟,又怕被手底下人糊弄事儿。

最后除了长虹之外,全都买了票!

去年熊猫电视机厂进行了一轮改革,由原先的纯国营,变成了混合制,这一改变使得熊猫电视机焕发出了第二春,今年年初的时候,单月销量破二十五万台,创下最近五年的最高记录,甚至三月份的时候还卖了十七万台!

熊猫新的总经理葛全顺听闻陆峰的消息后,第一时间买了飞往山西的机票,当初陆峰就是依托于熊猫而起家,现在他要骑着佳峰电子让熊猫站起来。

葛全顺今年五十岁,他的发家史也算是个奇迹,三十多岁还在村里大队混日子,1985年进城,在啤酒厂里找了个活儿,接着认识了一个小科长,次年听说农机厂资不抵债,即将破产。

他七找八找关系,最终以打白条的方式成功将国营改私营,不过依然挂着国营的牌子,由于手续齐全,他已经农机厂董事长的身份全国各地跑,到处拉关系走人情,在全国拿到了农机价值上千万的农机订单。

随后他又把这些订单委托山东时分集团生产,做起了中间商,不过他把这些订单可都放在了自己农机厂下面,一路拿了不少奖项,名噪一时,1987年以五千七百万的价格卖给了一家港商,现在还在打官司呢。

葛全顺有钱了先娶了媳妇,接着再次在全国范围内筛选国企,他办事儿就几个准则,必须挂国企名头,所生产的产品必须要有市场,泡沫吹大后行业内必须能找到接盘的人。

去年因为电视机大战,他成功瞄准了熊猫厂,而且他也没准备干太长久,做个两三年把市场做起来,他就转手卖掉。

今年年初增长速度快,就是因为转变了思路,熊猫现在主要心思并不在普通民众身上,而是酒店消费,给高档酒店批发电视机,价格可以做到非常低,并且想要什么质量的都有,你想要长虹,他都能给你去谈。

葛全顺一度被人成为之短期商业鬼才,不管多垃圾的企业,到他手里折腾个两三年,都能以翻好几倍的价格卖出去。

1989,亿万富翁的起点》小说在线阅读_第99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安木相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1989,亿万富翁的起点第99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