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然知道这一点不大容易做到,记忆城乡之间区别会随着社会发展愈来愈大,要想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一是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从传统粗放的种养殖业向多元化细分化科学化的农业发展,二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消化,而客观的说,恐怕第二条才是主要因素。
“叶县长,你有什么好的想法?”董胜利知道我这位县长路子野、脑子灵,总是能够找到一些别出心裁的想法来。
“我县剩余劳动力相当富足,但是外出务工者并不多,一是有不愿外出观念在作祟,二是缺乏必要劳动技能,算是出去了,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或者说收入和付出不成正,有落差感。”
我点了支烟,吸了几口,思索着道:“加快劳动力转移是一条路子,我记得好像第二学现在办得十分困难。我的想法是,可以将第二学办成职业培训学校,鼓励农村学生毕业后,进入职业培训学校学习,学会一两项谋生技能,这样既可以自主创业,也可以外出或近寻求谋生之路,远胜过父辈们在家里土刨食。”
董胜利皱起眉头,想了想,道:“现在农村里一般都是初毕业,只要成绩不是特别好的、有希望能考大学的,还没读高,不少人离开学校帮着家里干活了,你要让农民放弃一个半劳力去到这个所谓的职业学校里去等三年,恐怕农户们不太会接受,这是其一;
职业需要专业的师资力量,和普通学大不相同,要想发展职教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是其二;
还有是学费问题,算是农户想要自己子女有个出路,这三年的学费,也能迫使他们放弃掉这个打算。”
“正是这个原因,我们才应该更加注重发展职教,经济原因和观念原因,使得农民子弟放弃了学习技能的机会,而这只能让他们重新回到农村,变成和他们父辈一样的传统农民。”
我叹息道:“我也知道这条路不好走,可这样恶性循环,使得我们的农民越来越贫困,所以我们必须要打破这个恶性循环的环节,让他们能够摆脱愚昧贫困的命运。”
“实际,国外发达国家的职教相当发达,尤其是工业化国家,如德国,正是发达的职教造出一批又一批的熟练技工,支撑起德国发达的工业基础,我打算让陵台二走这条路试一试,前两天我也和符市长,以及市教育局南局长在一起聊了聊,他们也支持我们在陵台搞一搞试点,也可以获得一些政策和资金扶持。”
董胜利也是农家子弟出身,他虽然不是淮鞍这边的人,但是怀庆那边情况也好不了多少。
农民心理和经济状况,使得他们更加现实和短视,而这也使得相当多的农家子弟只能一步一步退回到父辈的生活方式去,加之他也在学校里干过,也清楚现在教育状况,对于职教这种学习实用技能寻求谋生之路的方式,他还是持赞成态度,只是有很多具体困难,让他不得不先提醒我。
我主导的一连串人事变动在陵台引发了相当大的震动,如果说袁为国和梁克诚的被免职,还算是顺理成章的话,那么周本善和孟广河的被免职,显得有些触目惊心了。免职的理由是工作不在状态,无法承担起县委、县政府赋予的重任。
这么简单两句话,直接把两个在县里位高权重的干部撸了,这简直创造了历史记录。
周本善和孟广河被免职的震动,甚至远远超过了汪明熹和向远山被捕带来的冲击力。
毕竟后者是构成了犯罪,而周本善和孟广河两人不但是陵台县科级干部的元老,而且周本善颇为牛气,深得市工商局领导的青睐,甚至有传言,他很可能要升任市工商局副局长,可在这个骨节眼时候,陵台县政府竟然说免免了,连一点台阶都没有给他留下。
而孟广河更是副书记万朝阳的铁杆,也是这样无声无息的被拿下了。据说孟广河被拿下之后,甚至跑到万朝阳办公室里大闹,骂万朝阳是个孱头肉头,连自己的人都护不住,还当个屁的县委副书记,直把万朝阳气得血压猛升,住进了县医院。
当然,这都是些花边新闻,不足为信,不过,这段时间万朝阳的确身体不佳,住进了县医院倒是真的。
我更是在全县副科级以干部召开的进一步深化整风运动的干部大会,信誓旦旦的表示,这一次陵台县委、县政府推进的整风运动,务必使陵台机关干部的工作作风得到彻底改变,要全面打造陵台五星级投资创业软环境,鼓励外地投资商进入陵台投资建厂。
同时也鼓励本地私营企业在优势行业扩大规模,政府将为这些企业提供政策和资金的支持。
这些颇为新潮时髦的言语,也是我和董胜利绞尽脑汁才想出来的,目的是要借助这一次整风运动与打造投资软环境的意图结合起来,切实培养起亲商、安商,爱商的氛围。
霍崇浩每天到办公室第一间事情是先浇花,拿他自己的话来说,是陶冶情操,让自己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然后是处理紧急政务和件,如果没有其他重要事情,他要浏览报刊,从《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再到《江州日报》和《淮鞍日报》,同时也会抽时间看看《江州商报》。
他看报纸都很有选择性,一般性的社会新闻他都不怎么看,顶多看看标题,而涉及经济发展类的,他却相当感兴趣,尤其是涉及淮鞍的,更是要一字不漏的看个清清楚楚。
《江州日报》经济板块的一个醒目标题立即让他眉毛一挑,《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陵台县招商引资结硕果》,细细读完之后,霍崇浩站起身来在办公室里一阵踱步,想了想之后,霍崇浩才又吩咐秘书,道:“请汤秘书长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霍书记,您找我?”汤彦琳踏进霍崇浩办公室时,手是握着两份报纸和一份传真件的。
“嗯!坐吧,你也看到了?”
霍崇浩坐进松软的沙发里,道:“这个叶庆泉,还真是有些本事啊,闽南灿煌集团可是有名的小食品生产商啊,连我女儿都经常买他们生产的什么杨梅皇、杏脯这些东西吃,起那个陈氏集团还要有名得多啊,如果能够引来到我们淮鞍投资落户,那对于我们淮鞍的食品工业提升,很有帮助啊。”
“是啊,霍书记,京城裕泰公司也不简单啊,裕泰公司可是全国茶叶生产销售企业排名前五强的企业,在南粤、闽南还有皖徽这些地方都有生产基地,规模相当大,而且拥有独.立的外贸出口权,是一个典型的外向型企业,如果这家企业能看我们淮鞍,那对于我们淮鞍的茶产业,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汤彦琳点了点头,她也看到了霍崇浩书案的《江州日报》,说道:“霍书记,还有这份《人民日报》你看过了没有,篇幅虽然不大,但是我看,起《江州日报》这篇报道,份量可要重得多啊。”
“噢?”
霍崇浩怔了一怔,《人民日报》?这他倒没有注意,经济板块他一晃而过,似乎没有关于江州这边的新闻啊,难道说,还能有什么牵扯到淮鞍这边的新闻?于是他微一摇头,道:“这我倒还没有注意,有什么好消息么?”
汤彦琳没有多说什么,径直把《人民日报》递到了霍崇浩手,霍崇浩有些疑惑的接过报纸,细细阅读起来,篇幅并不长,甚至连题目也没有,只是一则简讯,内容也是言简意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