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屁!”我抬腿给了他一脚,真不知道这人是怎么想的,从哪儿看出来我对郭明明感兴趣的。
“做为兄弟,我劝你一句,别轻易动情,这种女人可不好泡。离过婚的女人,大部分都不再相信爱情了。”他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说,“你要是实在饥渴了,我给你找一个漂亮小妹,每个月只有三五万,保证对你百依百顺!”
我瞪了他一眼:“有完吗?”
“当然没完啦,我看你对她感兴趣,忽然就想到了林乐怡,离婚带着孩子,又能在折腾了这么多年以后嫁入豪门,简直太励志了。不过,不是所有的女人都是林乐怡的。”林原拍拍我的肩说,“走走,帮你处理林乐怡的那些破事,累死老子了。”
“行了,都是收尾的事,别以为我不知道。最难办的时候都没听你说起过这些。”我把他的手从我肩上拍下去,然后一起往无名居走去。
自从开始经营无名居以来,我想得越来越多的就是林乐怡的事,现在她一切正常了,我反而有点不正常了,有一种力气不知道打到哪里的失落感,更多的是有一种辛苦养大的女儿嫁人的感觉。
不过,现在的状态也算不错,她那边尘埃落定,一切都回到了正轨,不管是感情还是工作都顺利到一定程度。
说实话,我有点羡慕。
我现在的状态有点像退休的老干部一样,有点自己一无用处的失落感。有时甚至在想,要不要给林乐怡留下一两个麻烦,让她自己处理一下,刷刷我的存在感。
但是,这也只是想想而已。
我现在每天的生活非常简单,在无名居盘帐,去茶舍喝茶,然后约几个朋友四处谈谈生意。沈秋那边接过来的事理顺以后,重新分了八成回去,日子轻闲得有点让人发毛了。
回到无名居和林原一通胡扯,然后送走了他,心里又开始发空,真不知道自己做些什么才好。
日子就这么如同白开水一样没意思的过了下去。
时间过得很快,转瞬到了秋季,看着季节的转换,我才有点一年又要过去的感慨。
一个秋高气爽的天气,出乎意料的接到了郭明明的电话。
听到她电话的那一刻,我竟然有点说不出来的激动。她熟悉的声线让我心里某个东西动了动,就像是在白开水一样的日子里加了糖。
“这周五到下周三有个野外徒步穿越的活动,你有没有时间去?”她直接问。
“啊!”我有点不理解她的意思。
“有没有时间,要是你没时间我约其他人了。”郭明明又说。
“等一下。”我慌张地去翻手边的日历,就在打开日历的那一刻,我才忽然想到,老子这样叽叽歪歪的是在干什么?这明明是应该一口就答应下来的事嘛。
“有时间,去哪儿,你把行程发给我。”我对电话里的郭明明大声说,“还有,都需要什么东西都发一份。”
“好的,等我邮件。”她笑嘻嘻的说。
挂电话前我忽然又补充了一句:“不准约别的人,我陪你去。”
她在那头呵呵笑着说:“队里还有很多其他人呢?就咱们两个,凭你的体格,估计下山的时候就得需要我背了吧。”
“笑话,我可是男人。”我大声说。
声音虽大,里面却是掩饰不住的喜悦。
她给我发了行程和需要注意事项,我当天就去商场采购齐备,然后开始查相关的资料,做着出发前的最后准备。
在那个日光微微的晨曦里,我在集合地点看到了郭明明,那个自信的漂亮女人。
她换下了平常的职业装,换成了专业的登山服,身后背着一个很大的背包,看到我微微一笑,然后走了过来:“准备得怎么样?这一次我可是备了救援队跟着的,万一体力不支,保证有单架抬你下山。”
“这样不太公平吧,是不是因为救援队的原因,会错失很多机会呢?”我问。
她哈哈笑了起来,止住了笑才说:“同样的错误,我可不想再犯第二次,准备出发啦!”
这一刻,太阳正好从地平线跃了出来,满眼的红光,温暖异常。
我想男人对于妻子的最终幻想是漂亮懂事又顾家,最好在事业上对自己有所助力,林乐怡无疑满足这些条件。当我知道她的家庭背景时,更加坚决了把她追到手的决心。
林乐怡是一个漂亮得有点张扬的女孩,但是她的张扬有资本。家世好,父母是做生意的,在我上学的这个城市有三家不大不小的公司,资产排名能到全市前一百。她们家只有她一个独女,宠得如同掌心明珠。她自己条件也好,学习说得过去,人长漂亮,又因为家里有钱会打扮,惹得一干子小男生见了她就吹着口哨脸红。甚至走在路上也会有人塞玫瑰塞纸条,我真的觉得要追到她很困难。
我叫楚毅,是从山区农村考进城里的大学生,父母倾全家之力供我读书,目的就是让我做一个城里人,改变几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家族命运。我从小到大,听到最多的话就是要努力考出去,变成城里人。
当我如愿考进大学时,看着满目的新鲜事物,整个人都懵掉了。真的没想到过城里人的生活和我们有着天壤之别。
这些区别是各个方面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思维习惯等等与我们完全不同,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消费习惯。
我记得我在老家寄宿高中时,每个月的生活费是一百八十块钱,而在这里一顿饭吃一百多的人大有人在。
说实话,这种消费水平上的差距给我带来的震撼完全颠覆了我的世界观。
我从老家出来时,除去七姑八大姨凑齐的学费,身上只带了一千块钱,这是我一个学期的生活费。
就这些,已经是所有亲戚能拿出来的全部。
我当时拿着这一些钱时,心里也紧张不已,觉得这是一笔巨款。但是,等我真正开始大学生活,看到城里孩子的消费时,忽然间明白我眼里的这笔“巨款”在他们眼里,寒酸得要死。即使我自己,也能闻到那薄薄的几张钱传出来的寒酸气。
林乐怡是个心地善良的有钱人,我是从她同宿舍的女生嘴里知道她的。
上天安排得好,我有一个同乡和她分到了同一个宿舍。当我这个老乡每天在食堂打饭纠结是不是要吃一顿五块五的排骨犒劳一下自己的胃口时,发现饭卡里的余额不够。在这个时候排在她身后的林乐怡把卡递了过去,对她说:“用我的吧,我里面余额多。”
这个女同学叫刘彩霞,她有些不好意思,还在纠结时林乐怡已经笑着让打饭的师傅刷了卡,把红嘟嘟的排骨打到了她的饭盒里。
在刘彩霞红着脸接过饭盒时,不小心瞄到了读卡机器上林乐怡的饭卡余额—一千九百八十三。
她在的操场上我的说起这件事时语气里满是艳羡地说:“我这个学期的生活费一共只有一千五,每个月只敢充饭卡一百,天天吃饭都要精打细算。你都不知道我们和差距有多大,忽然不再相信人生而平等这句话了。这些都还是小方面的,听和她要好的女生说,她去商场买衣服一件小小的半袖t恤都要三百多,真的和我们不一样。我们父母在地里忙活一年,全家的收入也就四五千块,她一个星期就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