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叶岚长得是一张“娃娃脸”,说变就变,绝不是什么好相与,这是我已经领教过的了,活该山风碰这个钉子。而山风没想到自己的第一句话就遭到她毫不客气的驳斥,脸上有些挂不住,立刻涨红了。在他看来,毕竟叶岚只是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小姑娘,而他不但年龄比叶岚大很多,还是本次活动的召集人和组织者,在这些登山者中自认老大的人物。
另外的三个人也感到了尴尬,我看得出他们对这个山风还是很尊重的。大家是将要一起去登山的人,关系弄僵了总是不好,想到这里,我笑了笑,替叶岚解释道:“山风,是这样的,上午走之前我和苏珊娜去买了些装备,花费了一些时间,所以来晚了;至于我,是临时决定来的,忙着赶路所以就没打招呼,不好意思,大家不要见怪。”
听了我的解释,山风的脸色缓和了,他摆了摆手,表示这件事到此为止,“……带朋友一起来我是欢迎的,但从未爬过山的新人在这时候登大崖山是有危险的,我只是在为安全着想……”但我能感觉出来,他已经在生叶岚的气了。
“听说还有两个人的,他们呢?”我问。听叶琳和杰夫说过的,这次登山活动加上我一共是八个人,现在并没有到齐。
“她们临时有事,已经打电话通知说不能来了,所以这次活动只有我们六个人参加。”山风的语气有些生硬,“正好大家都在,有些话我事先声明一下,我是本次活动的通知组织者,只负责活动的通知,以及相关事宜的说明,活动的参加人为具有完全自主能力的责任人,出现任何意外事情,本人只负责联络,营救,不承担任何相关责任!所有活动参加者应具有良好团体协作精神,一切活动应该统一听从我的安排,不得擅自主张,以免发生危险。这些在论坛的活动召集贴上已经声明了的,但一会儿还要在我这儿补一个签字同意的手续,希望大家配合。”
本来山风说的这些都是合情合理的,但他说出这些话的时候,听上去竟很刺耳,反正我有这种感觉,好像这些话是专门说给我们听的。而叶岚听完,更是把脸转到一边,不满地哼了一声。
一时间又沉默下来了。真没想到初次见面的登山队友之间会演变成现在这样的气氛,屋里的每个都觉得别扭。
倒是那个圆头圆脸的连攻叹了口气说话了:“苏姗娜任一凡,你们还没吃晚饭吧?这儿的鸡炖蘑菇不错,你们先吃饭吧,我们已经吃过了,别的事儿一会再说,好吧?”
“好的。”我正有此意,听了他的话,马上站起身来说道,“正好顺便让老板给安排一下住的地方,你们在,一会儿见。”毕竟大家只是出来玩的,关系弄僵了对谁都不好,更没有任何必要。
“苏珊娜,我们吃饭去吧。”说着话,我拉起还在生气的她一起出了门。
隔着门帘,我隐隐约约地听到山风在说:“什么东西嘛……”
“这个叫山风的真讨厌,从一见到他我就觉得这个人有问题,眼神飘忽,行为张狂,他以为自己是谁啊?我最烦的就是这种人了,怪不得杰夫说这个人口碑不好,哼,如果他再这么傲慢无礼,我一定让他下不来台。”叶岚一边走一边愤愤地说。
“叶岚,别生气了,都是一起出来登山的,你也注意一下态度,稍微客气一点,关系弄僵了不好,也没什么必要。”我劝着。
“你这个人真是够面的,”听我这么说,她很不理解地看了看我,“刚才他握你的手的时候,你不生气啊?对这种粗野的人根本就不用讲什么客气!”
“……”我无语。
我们在里院的厨房里找到了昌盛的胖老板,让他帮我们准备晚饭,安排房间,他乐呵呵地应着,安排厨房忙活着的一个和他同样胖胖的女人给我们做饭,自己则带着我们去了房间。
房间是在西厢房的,各有着一铺土炕的小间,我和叶琳各住一间,老板一边热情地招呼我们进门,一边说:“现在是有点冷,一会儿我就叫人给你们把炕烧热了,睡火炕解乏啊……”
之后叶岚让我和她一起来到小院的车里取登山的装备。打开悍马车的后备箱,我惊讶地张大了眼睛。里面各种装备及食物井井有条地装了满满一后备箱。叶岚熟练地拉开一个登山背包的拉练,开始把一些装备装进背包。看我站在旁边不知道该做什么,她不知道从哪儿拿出了一张纸条递给我,“给,这是一张装备清单,你按照这个把需要的东西装进去,。”
就着车内的灯光,我看到清单上列了两大串的东西。一侧写着:
1、登山包
2、登山鞋(袜子)
3、冲锋衣、裤
4、抓绒衣、裤,抓绒帽、羽绒服、排汗内衣
5、长冰镐、冰锥、冰爪、雪掌、手套
6、登山杖、绳索
7、帐篷
8、羽绒睡袋
9、头灯(电池)
10、保温壶
11、雪镜、防晒霜
12、指北针、瑞士军刀、救命哨 、GPS、海拔表
13、防潮垫,地席
14、炉头、气罐(扁罐)、挡风板
15、打火机,火柴
16、套锅
17、急救药包
18、营地灯
19、望远镜
20、干湿纸巾
清单另外一侧写着‘食品’:
1、压缩饼干
2、红牛
3、牛肉干
4、榨菜
5、大白兔奶糖
6、巧克力
7、口香糖
8、话梅
9、麦片(多带)
10、面条
11、葡萄干
12、咖啡、茶
我当然不会将要穿的冲锋衣什么的也装进背包,但却不知道该如何下手,“……直接往里装就行吗?”我迟疑着问道。
“当然不行,每一件装备在背包里都有它们的固定位置。你把背包下侧的那
个拉练拉开,把睡袋装进去;把帐蓬从背包上面装进去,旁边是防潮气垫……”叶岚似乎早就等着我问她呢,马上给我讲解起来。
“为什么要把轻而体积较大的物品装在背包的下方,而把更重的装在上面呢?”
“那是为了在登山的时候防止背包向后拉扯肩部,重物放在背包上面的话,重力会笔直下压,可以使登山的时候肩部前弓,身体姿势协调而更利于攀登……”
用了二十多分钟的时间,我一边把按清单找到相应的物品装进在险峰买来的大背包,一边不断地询问着叶岚。还真是像她所说的,每件物品都有着自己的大致位置,装好之后整个背包上重下轻,左右平衡。没想到装一个背包就有这么多的学问,真是隔行如隔山。
与此同时,我将能想到关于这些装备何时使用、它们的使用方法、能答到的效果等问题一一向叶岚询问,而叶岚则一直很耐心地解答着我的问题,甚至我问出很可笑的问题的时候,她也并没表现出丝毫的不耐烦,而是一一认真地回答。从这一点上,我开始佩服叶岚了,因为我知道,这每一个细节都是对将来的攀登必不可少的保证。而她在进入到这种“工作”状态的时候,表现出的已经不是她之前所展示出的那种张扬和暴躁的个性,而变得细心而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