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
以前在外,想念妻子的时候,还写过很多信回去,即使装了电话也不例外,因为写信的表达方法和电话不一样,她也回过我一两封。那时是和柒老板在一起的时候,她将信写到柒的单位转给我。自从家里发生了那件事以后,就再也没有写过,连电话都最近才打。这次在卸沙,无事可做,我有想写一封信回去的念头。找出纸和笔,但不是想写给她,而是父母亲,我一生中还没有写过一次信给他们,这是唯一的一次信,今天我把它摘录在这里,以示对母亲的思念,对父亲的怀念。
亲爱的爸爸,妈妈,您们好!
儿子不孝,在外这些年来,一直没有写过一次信给您们。
这一段时间来,不知怎地,时时想起您们的过去,使我的心非常不安,作为家中的老大,我虽然起了一些带头作用,但觉得对二老的孝敬还远远做得不够,我先说爸爸:
爸爸,您年纪已经大了,应该好好地休息休息了,不要再去吃苦,田里那活也不要再干了。那点钱我只要随便节省一点就能给您,何必还吃那个苦呢?!我这段时间在外,时时想到您的过去。想到您,曾经在教我插秧时,对我那么严格。您说,开始学插秧时,好坏不论,要的是出手,以后自然会插好的。还有您还记得吗?一次放牛回来,我带来几个甜瓜,给别人吃了,却没有给您吃。后来您数落我,那时我真没有想到。一些年后,您那句话时时困绕在我的心里,我虽然在后来一些年,买过很多瓜补尝给您了,却永远也补不了那个遗憾。您虽然不认字,却时时教育我,做事先做人,我没有辜负您的期望,这些年在外使您能放心我。您这辈子吃的苦实在太多,应该好好休息了。我还记得,在我们家76年盖房的时候,您对我说,新房盖好后能活十年您就满意了,现在已经超出你的愿望十年了,您应该要看破一切,好好享受晚年生活吧,我给您还的那钱,不要您给我的,您不要放在心上。
下面对妈妈说:
妈妈,我最担心的是您,您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每次回来您叮嘱我要节省,您说,死做不如死熬。那是以前的观念,现在不一样了。爸爸打点小牌您也不要说他,这是他一生的爱好。你是最可怜的人,吃了一世苦,一点不会享受。
爸爸,妈妈,现在我们都大了,两个弟弟也很孝敬您们,三个都不错,您们还有什么不放心的?想到我不能在您们身边照顾您们,而且还要时时为我担心,真是罪过。好了,就写到这里了,祝您们身体健康。
您们的大儿子景头。
1997年10月18日
信写好后,爸爸妈妈都不认识字,我又重新工整地抄写了一遍,到洛社邮局把信寄了。回来的路上,碰到一个老乡孙双贤,他搞的是水泥船,专门从下坝装瓦到洛社来卖,他是八村的,离我们很远,但他老婆的娘家离我们近,所以我认识。我们相互问了一些情况,并约中午我到他船上去吃饭。船就靠在我们的前面。他知道我们的船在卸沙,是高淳的船,但不知道是我的,说完他办事去了。我回到船上时陈亚平已经来了,他说今天要给我一个惊喜。
164)
昨天夜里,卸沙到十二点就停了。原因是拖拉机的驾驶员都要回去休息,今天早上还得继续。人毕竟不是铁做的,但碰到有活他们还是相当辛苦的。今天早上六点钟时他们又来了。
我从邮局回到船上已经九点多钟,陈亚平在看船上的沙子,我对他说:
“不要看了,上下都一样。来,有什么好事要告诉我?”
他从羊腰上向后面的驾驶室走来,对我说:
“你有个老乡来了。”
“你怎么知道的?”
“他给我送瓦来的。”
“我还以为什么好事呢,我已经碰到他了,瓦原来就是给你送的。”
“碰到老乡不高兴吗?中午请你们去吃饭。”
“饭谁没有吃过啊,不去。”
原来孙双贤老早就在常州一带装瓦卖,他走的是下坝到无锡的运河,我一直不知道,毕竟我们住的较远。他到洛社来,是一个叫杨炳生的黄牛牵来的。那黄牛也是高淳南宕人,老婆是常州下放知青,后来就跟老婆一起到常州来了。
陈亚平本打算请我们到饭店吃饭的,我坚持不肯去。他就从饭店端来几个菜,我买的白酒,也把孙双贤叫了过来。正要开始喝酒时,洛社港监小吴来为我拿簿子签证,正好也就留了他。我们四人共喝了二斤白酒。船上的孙和张及开吊机的常,只是吃的饭,他们没有喝酒。
孙双贤,年龄比我大5、6岁,个子比我矮,为人直爽,但脾气很躁。这里我介绍一下他,因为我到南京后,和他到了一起做建材,只是各做各的。使大家对他先有个了解。
孙双贤在喝酒时,我们相互谈了一些生意上的情况,他打算今年年底回去后,也搞条铁船装沙。我们酒后吃饭时,他老婆福美来了,我和她娘家住的很近,从小就认识。他们来洛社,看到我也在,她自然很高兴,毕竟是一个村的。在外乡见了面,异常亲热。
好了,无关紧要的事还是不多啰嗦了,下一节继续说我们的故事。
165)
我只是个絮叨一下自己经历的普通人,没有过人的智慧和练达。如果一定要我写点什么,我只能如实地说说以往的一些琐事经过。
继洛社走后,我们的船又跑了两个航次,时间也已经到了十一月的中旬,本打算去把小朱的钱还掉。我打电话给她时,她在外地,这样我就改变了计划,直接从无锡回家了。孙和小张依然给我把空船开上去,我在南京上船。下半年江水小了,采沙倒容易了,但江阴有时阻闸。空船出去还好,要是重载进来,有时从江阴到无锡的这段路就要走一两天的时间。
我在无锡汽车西站坐车,一路经宜兴、溧阳。车过溧阳,路仍然很难走,汽车颠簸得厉害,这节路属于高淳和溧阳两不管的路,从修路通车后很少有维护,路上尽是坑坑洼洼,有的地方甚至天晴也积水很深。如果从沙塘庵那边走还好一些,可司机为了抄近路,从南渡走到高淳的“略帽墩”这三十几里的路要走一个多小时,有些地方连超车都很困难。
车子到达高淳,已经接近中午,我去了文的店里。
文看到我回来,很高兴的样子。她一个人坐着,不大的店里有两三个人正在书架上翻书。
“刚刚到吗,还没有吃饭吧?”文问我。
“刚下车就来这里的,没有吃。现在还不想吃,我被汽车颠得头发胀。”
“你先坐着歇一刻,我去弄饭。”
这店的里面,有自来水。有个小地方可以做饭,文一般自己用电饭锅烧点饭,从家里带点菜过来,有时她妹妹过来就一同在店里吃。
我坐着想,自从我搞船后,一些朋友都很长时间没有见面了。W老师、爱国、火包子......他们还好吗?等到有时间真想把他们一道叫过来聚一聚,出门在外身不由己。出去的这几年,高淳变化很大,一些老的街道也拓宽了,我们店的对面,门面装修的像模像样,卖的都是摩托车、手机和时尚服装。高级中学、职中等学校也迁往镇兴路,在那里集中了。时代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我的家乡也一步步走向繁荣。但步伐如此之快是我没有想到的。
文做好饭后,中午我吃得很少,在店里我也没有什么事做,我对文说:
“晚上我们一道回去吧,我先到爱国那里坐坐,自从搞船后也很少到一起了。”
“好的,你早些回来,我们早点回去。”
爱国的店在老街附近,走过去还要几分钟的路,我在大街上慢慢走着,不知道他是否在店里,我先用手机拨了他店里的电话。电话通了,不是爱国接的,一个女人的声音说他刚刚出去,我也不管了,反正看看他店里也好,就直接走了过去。
“我们老板刚刚出去,你先坐,他没有和我说到哪里去,不会走远的。”
是他店里的一个帮工,小姑娘二十多岁,我不认识,她给我倒了水。我坐下,看他现在经营得还不错,门面重新装修过,还是以卖水产养殖饲料为主。
“生意好吗?”我问小姑娘。
“我来的时间不长,还可以吧。”
另外爱国还带卖一些养蟹用的辅助材料,这几年高淳的螃蟹养殖规模又扩大了许多,政府对养殖螃蟹还有了扶持,想把螃蟹养殖当作高淳的一大品牌。
“你坐一下,给我看着店,我给你去找一下。”她似乎知道爱国在什么地方。
“好的,谢谢你。”
我突然发现小姑娘长得非常秀气,白白的皮肤,两道弯弯的眉毛下一双水灵灵的眼睛。爱国找这么个姑娘在里面,不会..........我胡思乱想了,还不了解人家是什么关系呢,说不定是他的亲戚什么的。不过男人的心里,总有那不洁的思想,我也不例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