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111)

亲爱的朋友们!亲爱的弟弟妹妹们!尊敬的长辈老师们!

写这个帖,本意想随便写写算了,想不到自己却越陷越深。深得无法再有信心写下去。

是大家给了我勇气,给了我力量,来继续我的人生后半部。写到这里,事情发生的时间,正是我的青春年华最旺盛的时候,感情最丰富的时候。

我做事一向都是很认真的人。与父母的从小教育有相当大的关系。可是人生轨迹,并不一定以自己的想法或思想意识而行驶。

我快50岁的人了,是含着泪花完成以上一些的文字。,也曾受过一些人的批评。我与你,既无仇,又无恨,如果你实在看不下去,请你一笑了之。如果你对发生事情的真实性产生怀疑,你求当小说看看。如果你能体味到字里行间的一丝真实,那是我最欣慰的事了。来天涯之前,我并不知道有天涯这个地方,我读文章也和大家一样是有选择性的,一篇好的文章,我能读上几遍,甚至几十遍,有的书我是终生在读。

很荣幸,通过天涯这个平台,认识了一些高学历,高知识,高水平的人士。目前为止,还有相当的一部分潜水者不曾露面。每天的点击率我都在记载,昨天是,开贴以来最高点一天。光是16:30~18:30的两小时就达到1万多。

这个,尽管我不是像开帖时那么高兴了,但还是很欣慰的,大家的问题,并不是我没有像以前一样热情回复了。其实,你回复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我都在看,只是有的问题已经回答过多次,不想你们说我人老话多。文章结束后,我会花上一部分时间整理大家的留言,进行分类,在出书时附上。

我甚至有自己将它改写成电视剧的想法,我不怕大家笑话,已经有几个版内消息在约我的。我在等,想选择更好一的的,更真诚一些的。

写到这里,故事发展将是文章中的高丨潮丨,可还是,给大家留下一个悬念,直到最后揭晓。跳过这个时间段,写一下我的家事。请读者原谅。

112)

公元2000年,我整40岁。这个年纪,我还是上小学时,我就算过。我说:我到2000年正好40岁。在那时看来,到40岁这个年纪似乎是很遥远的事。可是像一眨眼的时间竟然已经到了。

这年,我已经到了省城南京。

二弟是一名海员,他八十年代中期,被江苏省江海航运公司招聘后,九十年代初又转到南京远洋,一生就没有再改过行业,在这个岗位上辛苦大半辈子,如今还在出海。

三弟也是这一年从部队转业回地方的。他分配在一个事业单位,从一个小小的职员做起,短短的几年时间后,成为该单位的负责人。部队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他从一个刚刚步入社会,还是一不懂事的孩子起就去了部队。我深深记得,他写回来的第一封信,那字,犹如一堆打成的乱稻草。论学历,三兄弟他是最低,可他在,人生的道路上却是最一帆风顺。这一切与他做人的原则,不是不有关系的。单位大大小小新老员工都非常尊敬他,人们平时见到他不是怕他,而是愿意和他共处,帮人办事忠心耿耿。我也为有这两个弟弟而自豪。

平时有事,我们相互帮忙,过年过节相互走动,不分比此的孝敬老人。父母亲没有因没有女儿而后悔过,他们生我们弟兄三个,虽然迟了些,但是还是很满意地享受老年的天伦之乐。

不仅我们兄弟三个和气,妯娌们也是同样团结。连小兄弟三个到一起更是愉快。很庆幸我有了一个大家庭。

113)

时间到了2005年,二弟仍然是在外的时间多,在家的时间少,有时出去一整年,回来休息一两个月就去上船。

三弟很敬业,在单位已经成为了负责人,两位弟弟经过自己的努力,在县城买了房子。父母亲也在2000年搬回到村子的住宅里去住了。

我在南京的发展还算顺利,于2004年在江东中路,按揭了一套商品房。

过春节后,到端午节这段时间里,我在三月份回去过一次,本打算在端午节时回去看望父母亲,但临时安排了事情,走不开。于是我打了个电话回去,正好的父亲接到电话。

“爸爸,我的老大景头。”我说。

“哦,你在哪里?”他问。

“我在南京,本来说今天回来的,有点事走不开,过几天才能回来看你们了。”我说。

“没有事,你过几天才来吧,家里一切做好了,油菜籽收上来了,秧也插了。就是比往年感觉得到吃力些。”他说。

父亲说话喉咙听起来有些沙哑,于是我问他说:“爸爸,你的喉咙怎么了?这点田也不要种了。”

“没有什么,忙成光可能吃了点力。”

“妈妈呢?她身体也好吧?”

“你弟弟来了,她在厨房,身体都很好,你别担心。”他说。

“哦,这边事情能放手我就回来看你们。”

“好的,没有事就挂了。”他说。

“好的,爸爸再见。”

挂了电话,我很庆幸两位老人身体都很健康,我最担心的是妈妈,他很瘦,吃的也很少,一有心事整夜就失眠。

我出来后,每年的几个重大的中国传统节日,我都会挤出时间,回老家看望他们二老。

父亲那8分地,我们早就叫他不要种了,因为现在不像以前,8分地一年的收入,我们有时一个晚上的花费都不够,随便节省一点也够他们用了。父亲就是不肯,他说不是这么讲,农民就是要种田,一天看不到庄稼,心里就不舒服。即使田里没有事,他也经常去看看,因为他每天去习惯了,看看即将成熟的庄稼,看看生他养他的土地,心情舒畅。生产队田里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父亲的足迹。

我的两位妻子》小说在线阅读_第9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夏威夷ABC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我的两位妻子第9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