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那年我们从7月份动手造船,到年底一切结束。船总造价516584元。开航费还不包括在内,但也和预计的差不多。术缺了两万元。余下所欠的全是我补充的。
老徐家的船也和我们一道结束的,因为他家的船大些。两条船决定开年后一道开航。
办航行簿,考驾照,这些手续都很方便。县里为了农民发展运输业,一切手续简便。一两天就能办好,只要交上合适的费用就行了。我们紧邻安徽。宣城那边的收费更低。有一部分投机的人跑到安徽去领牌照。
我们办簿子的时候,县里给了优惠,登记吨位是250吨。吨位越小,交的费用也越少。现在据说国家已经取消了航养费。在那时,有一种逃费的感觉。有的运输户从别的地方搞来簿子,船有我们双倍大,簿子却和我们一样的吨位。
这些不多说了,说多了也不好。
开年后要上船了。我们制定了制度:
1,一户一个劳力,由户主上船。
2,船不退本,中途不允许退股。
3,轮流休息,不得带家属上船。
4,开支费用,有两人以上方可报销。
5,有事情大家商量,共同承担责任。
定个制度是为了不走样,其实后来并没有出现亊前设想的问题。
72)
一个人一生中发生的事情很多,要想一点一滴地写下来,三年或许还写不完,我这没有水平的文章,竟然也得到很多人的赏识,很少高兴。有了这个机会,很想多写写。但是心有余,力不足啊!加之在语言上,没有精彩的描述和练达。还是尽量少写为好。搞船的过程不再多描述了,摘录我的几篇日记吧。(原文)
一九九五年二月二 星期三(晴)
今天终于开航了,忙碌了七个多月,总算有了今天。老徐家昨天晚上就将船和我们靠在一起。早上父母亲、妻子和真真就来到船上和我告别。余、术、老四他们的家人也全来了。昨天人家过元宵节,我们试航,船开到县城,又返回,一切性能皆好。
机器发动 ,放炮竹,送我们的家属都上了岸。妻子和儿子真是依依不舍,跟着船走了老远,妻子挥挥手,儿子也跟挥手。
老徐家走在前面,我们跟着,由老四把舵。
十分钟时间就到了杨家湾水闸,十元过闸费。驻扎在水闸的港监为我们免费签了证。
10:10分出闸,西北风较大,出了闸的河面不宽了,好在没有进港的船,大部分都是过年后出去的船。一路上,我们经过费家嘴、到了水阳江,河面开阔了很多,再经安徽的大陇口。花金。中午12点到达当涂。
船到当涂时,河道两边停靠的船只很多,我们走的小心翼翼,又拐过几个弯,不一会到了长江。
长江以前我只是在大桥上看到过,自己在船上,亲临感觉长江完全不一样。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我在想,已经打春了,这江水怎么是黄的呢?江面很宽,也有很多船已经装了沙往下走了。
真是要感谢老徐,没有他带我们,我们一切都不知道,连家门口的水阳江都没有走过。老四他们虽然知道,但大江里装沙地方,行行他们是不懂的。下午三点我们到达芜湖四合山,那里有很多船都在等着装沙。我们停靠后,领号,等待。
一会江面上来了一只小艇,要我们拿出航行簿,开始我有些害怕。老徐说,没有事,是地方收资源费的,几个大盖帽上了我们的船以后,我们拿出高档香烟招待,每人发了一支。他们收取了60元后,一会就走了。今天排队,明天装沙,晚上一起和老徐家聊了一会,休息。
一九九五年二月三日星期四多云西北风4级
我们的分工是:术负责做饭,我外交,老四负责机械,余负责卫生和买菜,一早起来,船昨天夜里已经走了不少,这里共两条吸沙泵,我们10点开始装货,12点结束。老徐家也已经装好。他打着手势,意思叫我们走前面。
新船第一次装货,我们没有装满,沙子里还要抽水,我们的干玄离水面很高,但为了安全起见,还是打盖了油布。在长江中一路走,一面干,冲洗沙子,打油布,抽水。
重载是顺水,船行驶很快,相当于有四十迈的速度。一路机械正常,晚上停靠扬中夹江。一同和我们停靠的有十几条船,都是老乡。
晚上老徐,术、老四。还有另外一条船上老徐认识的,四人打麻将,我看书,记日记。出来是第二天了,有些想念妻子和真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