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65)

文对我造船的想法既不支持,也不反对。她说她不知道。

端午节快来临了。每年的端午,是我的生日。我和文结婚后的头几年里,每到端午,文就下碗面条,再打几个水破蛋,算是对我生日的祝贺。

我10岁,20岁,30岁的生日,都没有兴过,因为没有姐妹送礼。我们村有一个叫均的和我年纪一样大,他有三个姐姐,10岁20岁30岁都是做生的。每到生日那天,姐姐们忙着来给他做生日。这种待遇我因为没有姐妹,所以没有享受过。

文说今年我的生日好好给我庆祝一下,我说,没有必要,再说又不是整生。她说,一家人在一起吃个饭,顺便把父母亲也请过来,也算是聚天伦之乐吧。那样,我同意了。本来端午这天,我是要到她娘家去‘张节’的。利用这天一家人团聚也好。

我二弟媳和文同一年生小孩的,生的都是男孩。三弟媳迟一年生的,仍然是男孩。我们三兄弟生的三个都是男孩。真、全、豪三名字全是母亲取的。我们一家人,条件虽然不是太好,本地人都很羡慕我们家和谐。一有事,全家人一起到场。三个孩子一般大,长的都很可爱。

端午节前,我们这里家家户户忙着裹粽子,这里的水好,芦苇的叶子也宽大,我很喜欢吃粽子,我对糯米有偏好。一次能吃上了好几个。二十多岁时,一饱最多吃过十几个。文嫁过来后,也跟妈妈学会了包粽子,包的很漂亮。

端午节那天,我家好热闹。二弟也从南京回来了。我父母亲,文的父母亲及她的两个妹妹,二弟一家三口。三弟媳带豪,加上我们共十几个人。我特地一大早上街买菜,有排骨、鸭、鱼、黄鳝、豆腐和各式各样的时兴蔬菜。十几个菜碗摆了满满一桌,文烧菜的手艺是一流的,样样符合我的口味。吃饭时文说了一句:祝你生日快乐。这时大家方想起是我的生日,二弟借此举起酒杯要和我干杯。我站起来,也对几个喝酒的一干而净。那天一家人吃得非常开心。

饭后,我包收桌子包洗碗,叫她们妯娌几个去打牌。二弟媳对打牌不感兴趣,二弟就上,三弟媳也喜欢打牌。他们几个凑成了一桌干了起来。

晚上的菜有些是现成的,只要再炒几个蔬菜就够了。我做完了一切,坐下来和她父亲聊天,一面指点文出牌。她80分的水平,很差。有次和我打对家,差点给她气死。

晚上,依旧是一家人一起吃饭,没有喝酒。晚饭后我送她父母亲回家了。

在 这里补充说一句,文和我同姓,论辈份她比我大两辈,不过已经不是3~5代血亲了。有时文开玩笑说,按辈份你要叫我姑奶奶呢。我也开开玩笑回她,那就要真真叫你姑太太吧。我们两个都哈哈大笑。说实话,文除了那点小气的缺点以外,什么都好,除此我很爱她。

66)

端午节过后没有几天,我们村的几个年轻又在策划着六月初六的划轮船。

农村人,农忙的时候忙得屁滚尿流,农闲的时候就找着乐。因为农民缺少文化生活,只有找些传统娱乐开开心。我们孙姓一个大村,统称平埂圩。一共有三个村委会,九个自然村。一个自然村又分3、4个小组不等。自然村是解放后分的,从一二三....直排到九。解放以前叫老圩埂,关门口,戏楼閣,大士閣,火烧场.......。我的家座落实是老圩埂。以前生产队时,有村帮村现象。比如一村和六关系好,每到农忙的季节就相互帮忙,甚至连男女之间通婚也比其他多。

每个村,每个队都有一些出尖的人物,叫粗胳膊。这些人往往是说话算数的。拿划轮船来说,只有他们几个人商量,就能搞定。

划轮船,也许全国有很多地方都有,大部分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现在正规的国家体育比赛也有此项目。所谓轮船是一种长而窄的木制船,由几十个年轻力壮的小伙用浆划。-般外河比赛,内河练习。因为内河水浅,没法比赛。

轮船要到一个叫保胜的地方去租。若干年后自己制了,每个村都有。

划轮船的日子定在六月初六。也有说是纪念屈原。

今年,继我们村之后,有四,五个村也去租来了轮船。这样的事,我很少参加,原因是耐力不够。我也是第一次见到。

正式开始的前几天,大家在试着划。一条船共24个人参加,有20人专门用力划,前面两个叫“打样苗”。苗子(划船用的浆,但炳比浆短)不沾水,用苗子在空中比划。一人打鼓,一人把舵。打鼓的人,唱着传统的歌谣,划样苗的人根据打鼓的鼓声和唱腔的节奏而动,划船的人是看前面两个打样苗的快慢而划。

那鼓声的敲法很有讲究,像歌中的一拍敲一下,每隔两下就在一拍的中间再夹两小下。敲鼓的人喉咙要好,我们这里有很多人会唱,就像星光大道阿宝的那种喉咙,我们这里把这种腔调叫野腔。

唱词是:造里歌也,哈哈哎!微微造呀,奥奥咳。轮船只划到村中间么,(大家和)奥奥咳。乡亲们都来看热闹喂,(大家和)哈哈咳。......以下唱词没有定准,主要是看那人的口才。前面那几个字我也看不懂意思,反正往返的唱个不停。

如果遇到两条船比赛时,鼓的节奏就加强,唱的人就停止。

初六那天,我带着文和真真去外河看热闹,总共有五条船在大河里,吸引他们比赛的是,岸上的人用长篙挂着红布再系上一两条香烟。先是炮竹一响,划轮船的听到,靠近的两条船就开始比赛划,有的甚至三四条。谁快就能拿到奖赏。那天,圩堤的两旁都是看热闹的人,只要你想看比赛,你就准备香烟和红布好了。

五条船在大河里穿梭着,来回不歇。不时能看到比赛夺香烟的场面,非常精彩。听老人说,外姓也可以参加,只是容易发生矛盾,比赛过程中有打架的行为,容易出人命的。所以现在由乡里控制着,不让外面人参加,以免发生意外。

67)

划轮船正好在父母圩堤旁进行。母亲准备了我们的饭,中饭、晚饭都在那里吃。

母亲做的菜虽然不是高档,但从小吃惯了母亲做的菜,吃起来就是香。清炖千里香(这千里香,全国只有我们这地方有),还有自家晒的酱。豇豆、茄子、扁豆等,只要加点千里香的汤汁一炒就烂,味道特别鲜美。不过这种千里香现在也很少能吃到了。

真真那天不肯回家,要和爷爷奶奶住一晚。天还没有黑,我和文吃过晚饭回到了家。

真真很少离开过我们。回来的路上,文对我说:“天气不好,要下大雨了。”

我先是一愣,然后陡然明白了。说:“那雨大到什么程度,你知道吗?”

“水漫金山。”

“水淹七军才好。”我打趣说。

“我不要淹七军,我只要把金山寺的那老和尚淹住就行了”她咬文嚼字,说的很准。

“呵呵,是不是嫌我老,不能满足你了?”

“老的好啊,老的有经验。”

一路上都是看完热闹往走的人。

到了家,本打算早些上床,没想到余和术来到我家。

“下午我们就来了,你们是去看划轮船了吧?”余问我。

“是的,在我父母那里吃的饭。”

文倒茶,我拿烟。术是和余一个村的,我也认识,只是没有打过交道。

他们坐了一会,就开始谈到搞船的事。术先开口:

“听说下江(指无锡、苏州一带)有一百多吨的水泥船卖。”

“术以前就是搞船的,不过他搞的是小水泥船。”余说。

“我们要搞就搞大一点的,哪怕股份多一点也没有关系。水泥船我没兴趣。”我说。

“我也没兴趣,术他以前就是搞的30多吨的水泥船。”余说。

我们谈着这时门外有人在叫:“夏景头老师在家吗?”

文去开门,原来是后二村的四伢,人们习惯叫他老四。他也是余和术的朋友,听说余到我家来了,就找来了。他还不认识我家,是问来的。

我现在学会抽烟了。以前在学校是一支不抽的。不过现在烟瘾还不大。余的烟瘾很大,总是一支接一支地抽。

“来我家就抽我的烟。”我拿出烟来。

“听说你们想搞船,我来看看的。”老四说。

“我们正在酝酿呢,还没有决定。”我说。

“我听听,我也想搞。”老四说。

“要搞就搞铁船,铁船的吨位大,也安全些。”我说。

“安全都是一样的,铁船成本高。”术说。

“我们可以合作造一条大一点的铁船。”余建议。

“我也同意这个意见,”我说。

老四和术有搞船的经验,如果四人合伙造一条大一点的铁船是很不错的。

我盘算着,目前我们这里唯一赚大钱的只有搞船了。

“一人搞一条一百吨的水泥船,那就不如四个人合伙搞一条四百吨的铁船,赚钱是一样的,而且大家在一起的力量大。”我说。

“一条船至少要两个人,四条船要八个人。四百吨的铁船,四个人就足够了。”余说。

那天在我家商量了一个大概,各有各的意见。晚上十点,他们走了。办好一件大事,一定要深思熟虑,统一意见,我们都不是小孩了。

他们走后,文看了我一眼说:“这么不巧,我原想真真不在家,能赶个早。没想到反而迟了。”

“你还像个孩子。我们是在谈正经事。要是我真搞了船,一年半载不回来,那你怎么办?”

“那是另外一回事。你在我身边我就想。”文向我做了个撒娇的样子。

我将她抱住,说:“你越发可爱了,也变漂亮了,我会永远喜欢你的。” 。

文昂起头,微闭双眼,任凭我在她脸上亲吻。没有其他人在旁边真是不一样,哪怕是真真。

“今天好好让你亲个够。”文说。

“恩,也许你永远都不会够。”

“洗澡吧,我们一起洗,水放好了。”文说。

“好的。”

文 有一种少丨妇丨的成熟,身材不胖不瘦,而且性要求比以前强多了 。我以前忽略了这一点,但现在文还是很满足的。她嫁给我后,从来没有说过一句后悔的话。

我的两位妻子》小说在线阅读_第7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夏威夷ABC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我的两位妻子第7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