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45

小朱要走了,彼此有些依依不舍。

我和文买了些土特产,送她和女儿来到车站。临走时爱怡要我抱抱她。我和文分别抱了抱她。

“下次还来吗?”我问她。

“来!”她使劲地点着头。

小朱带着爱怡上车走了。

回来的路上,我把小朱留下钱的事,告诉了文。她先是很吃惊。后来我解释说,不用时存在银行里,需要时再用,以后我们还她。

有了小朱给我的这笔钱,我下海的念头又一次升温了。如果学校不同意停薪留职,我就干脆辞职。最多教到明年我的学生初中毕业。

我把想法告诉了文,她不参与我的意见,说这事自己拿主意。

这次结婚,没有安排旅游。学校放假五天,文请假十天,本可旅游的。考虑到文的肚子大了,有些不方便,就没安排了。

回到家里,文帮助母亲一起做饭。我料理一切婚后的事务,不在话下。

大年一过,春节来临。

改革开放后农民富裕了,文娛生活的要求也高了。老人会决定春节唱戏出菩萨。

领头的老支书要求我参加,给他们出主意,兼做写写画画的事。我利用晚上和星期天的时间去古社。那里天天热闹,晚上总是灯火通明。

唱戏的班子是选定省京剧团的。唱完三天后,自己村接着唱。排练的是本地戏“汤汤班”《梁山伯访友》、《狸猫换太子》等。

整个腊月天都在排练中。唱词是用地方方言。演戏的都是村里的年轻人。本安排我在剧中担任一个角色,我因为没有时间,就推了。

征集唱戏对联也在进行中。我拟了一副:

平定以天下,自古吴国兵舍死忘生,前继演京腔京调古社戏

干戈为玉帛,当今村里人勤劳致富,今续唱土生土长现代歌

上下两联的开头两个字,用的是我们的地方名称。吴国孙权是我们的祖先。

还有几位老教师也写来了征联。其中一位我的小学老师拟的是:

东来紫气集鸿宾,试看大启文明,金石千声,云霞万色

西流碧水皆凤律,为问几多变化,古今一瞬,天地双眸

改革开放后,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文化生活也在发展。这是前所未有的。

46)

春节到。

大年初二,我和文去她娘家拜年。她母亲对我们的态度有所转变,不再像以前了。对我很客气。

从此以后,她父母认可了我这个女婿。

三天一过,村里的活动开始了。

我村共计“夏”(注)姓一万多人。古社场上,热闹非凡。搭台的搭台,排练的排练,准备出菩萨的正在安排名单。外人看来,这是一个相当大的工程,但村里人按部就班,个个自觉,做得有条不紊。

出菩萨的安排,以每个小公堂计出人数,规定出哪宗菩萨。前后两班打锣鼓的,由大公堂安排。

排戏的人专职排戏。

我没有看过,也没有听过,那天看了一下排练过程,用地方方言唱出来的戏总感觉到很别扭。真不知道上台那天会有怎么的效果。唱戏时所用的服装可能不全,要到县剧团去借。这事交给了一个我们村在剧团里土作的人完成任务。

搭台的人,都是年纪轻的,由老人指挥。所用的大木料是买的,台板用乡镇府圩局里的跳板,正一车一车往这里运。

我们村的这次大型活动,轰动了整个县,人们都等着初八那天的到来。

注:“夏”-----为了不使我们村的姓氏扭曲,其实是“孙”姓。谢谢大家理解,也向我们孙姓家属道歉。

47)

初五那天,天公不作美,竟然下起雨来。

要知道我们这里一下雨,地上烂的好几天。冬天里的雨,也不知道要下几天才能晴。但是群众的兴致丝毫没有减少,该做什么的还是做什么,只是这雨,给人们的活儿增加了些难度。

戏台的主体,花了两天时间就搭好了。如果唱戏下大雨,还可以顺延日子。台上,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排戏的在公堂屋里。明天即将彩排,这对他们并没多大的妨碍。

出菩萨,是风雨无阻的。如果遇上下雨,那顶菩萨的人吃的苦要多得多了。好在我们村大部分都打了水泥路,但还有相当一段还是土路,古社庙场也是土场。

初六上午雨下了半天,下午停了,但还没有出太阳。泥地上很滑很烂。

初七,我早上起来,天气很冷,外面的泥地都冻了。沟里也结上了薄薄地一层冰。但天气晴朗。东方的天空一片殷红。树枝上挂满白白的霜。这种冷天,在近几年都没有过的。

今天省京剧团的班子就要来了,准备工作必须完成。剧团的住宿,生活,都安排在附近的农民家里。

下午,台上的工作结束。剧团来了,顺便将剧团带来的灯光设备安装完毕。龙门柱子上高高地树立起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迎风飘扬。

戏台上的对联是本县县长大人写来的,他也是我们的本家。他是中国书法协会会员。还一同带来了数百元贺礼,联曰:

站得高,险也,莫仗一时得意,挺身遮住后来人

看不见,听之,何须四处钻营,极力排开前面者

晚上,戏台上灯火通明。一些调皮好热闹的十几岁的小孩,爬在台上玩耍,他们感到什么都很新鲜。

近处的烟花和远处的炮竹响成一片。

社庙的场地上还没有干。那泥,一踏上去,会沾一大块在你的脚上。但已经不滑了。你也可以看到一些勤快的人,将烂的地方洒些干土。

人们盼望着明天来临!

48)

公元1991年2月22日,农历正月初八,天气晴朗。

日程安排:上午出菩萨。下午12:30,唱戏。今天下午一场《桃园三结义》,晚上一场《空城计》。

大清早社庙里就挤满了炳一公,炳五公,炳九公,福八公和五三公等小公堂的人。

我是炳九公的。

这里解释一下,为什么没有炳二公或炳三公等公堂的人呢?谱牒记载,有的搬走了,有的绝后了,也有的没有成家就病故了。因此空了这几个公堂。

每一个公堂的人数户数也不一样了。福八公户数最少,只有不到上百户人家,其余的都在几百户。个别的达到千户。

社庙里锣鼓声响起,社庙的场外站满了准备出菩萨的人。

花奔孙家,三圩上孙家,沧溪孙家,正觉寺孙家,南宕孙家等几个地方的本家,今天,他们以集体的名义来参加,抬着猪,羊,水果,香烟,香纸,吹着喇叭,敲着锣鼓浩浩荡荡一大早从四面八方赶来。条件好的也放上现钱,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

外乡看热闹的人,做小生意的人,也纷纷向我们这个村庄涌来。

负责招待的,接抬箱的,登记的,井井有序。外村的孙姓一来就坐下喝茶。

炮竹声响起,开始了。出在最前面的是刘秀菩萨,接下来是孙权,刘备等菩萨。

菩萨的模样是按照画谱用上等木料精雕而成,再加油彩,栩栩如生,头发和胡子都象真的。菩萨的身架也是木料的,按比真人大一倍大小而制作。穿上各色龙袍。

出菩萨的时候,人用身子从中间顶起,左右两个人护着,不使菩萨左右摇摆。

前面打头的是锣鼓队,接下来各尊菩萨大摇大摆,紧跟其后,从村头的南面开始走向村北,绕一圈。又回到社庙来,全长大约二十华里。

顶菩萨的人都是安排好的,中途不能随意换人,再累也要坚持到底。顶菩萨是一种荣耀,传说顶菩萨的人,日后家庭事业兴旺发达。

大路的两旁都是看热闹的人,几十年来,年轻人都没有看到过这种架势。从城里来的一班唱戏的,也跟着看热闹,他们连听也没有听说过。其中有几个说,农民真是太伟大了。

出菩萨时女人一概不参与,只有看的份。

我们炳九公顶的是刘备菩萨,由我们家族的一个年轻人顶着。还有很多宗小菩萨,紧跟其后,那是保护的兵。那小菩萨不大,中途也可以换人。

我在其中只是个扛旗帜的角色。

一路上菩萨所到之处,炮竹声不断。

十二点钟时,前后约四个小时,全部绕村庄走了一圈,又回到了社庙场。先到的,在场上排列起来,等到菩萨全部到位,再烧香,磕头将菩萨安放到社庙里的原位。

社庙场的四周都是买吃的,有水果,杂货,小吃摊,热闹非常。

改革开放以来,这是我看到的最盛大的一次民间活动。这也是我们孙氏家族的荣耀。

49)

到我一代,从祖先孙俊四开始已经是三十世了。后来修谱拟定的辈份是:高怀祥兴,家传孝友,世德忠良,成才纪启,万代流方。

我父亲是家字辈份, 我是传。我的家属遗传线列举如下:

600年前孙俊四有两子,安六、安八公。

安六公有福一、福二、福三、福七、福八公五子。

安八公有雷三、明九公两子。

福三公有周三、周六公两子。

周六公有炳一、炳五、炳七、炳九公四子。

炳一公有五二、五三公两子。

五三公有瑞、张、朱、淮、南、向公六子。

张公有光玉、光后、光金、光柱公四子。

光柱公有道德、倒修公两子。

道德公有其祥公一子。

......

若干年后有祥泗、祥凤两子。

祥泗有兴文、兴斌、兴虔(qian)、兴斐、兴欢、兴旻六子。

祥凤有兴甲一子。

我爷爷兴欢有家林、育林两子。

家林有我们兄弟三个儿子。

我中公祥泗很有学问,他的手迹在家谱上我看到了,尤其是他的签名特别美。孙祥泗三字的“祥”字特别小,夹在孙与泗两字的中间。他的六个儿子的名字都带有“文”。(我爷爷兴欢的“欢”带文的(huan)我字典上没有查到,只能以“欢”代替了,在老祖宗面前很是羞愧。看官如有带文字的(huan)请告诉我一声。)

我的两位妻子》小说在线阅读_第7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夏威夷ABC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我的两位妻子第7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