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第二天,丽和我一起下乡。天气很热,我们想早去早回。除了带上小朱送的东西,我们到菜市场买了些猪肉。爸爸喜欢吃,我也喜欢。
马路还没修好,我们从小路走。土路虽然不宽,但很好走。走到中途,遇上了爱国。说到这个同学,我们真是太亲密了。读书其间,我们几乎天天在一起,无话不说。他语文好,数学一般。【在这个帖子里,唯他用的是真名。现在他也在看这贴。他说我的《风筝记》不全面,他竟然从几个老人那里一字一句记录,用QQ发给了我。我约他到我家里玩。】。
他跟和英结婚时,我还在外地上学。一次,我到他家玩,晚上住他家。我们和学生时代一样,相当切己。我和他睡一张床,和英睡同一房间的另一张床。第二天,爱国要去办事,起早床走了,剩了我和和英睡在一间房里。那时,我同和英还不是很熟。我醒来发现,羞得要命。那时我21岁,也不小了。
到了家,父母非常高兴。我把肉拿出来,叫丽去烧,并叫父亲去田里弄来几棵大青菜和肉一起烧。这道菜很好吃,现在每每回去离不了这道菜。我们乡下的猪肉和城里的就是不一样,烧起来特别香。城里的猪肉烧过以后,有一种骚味,很难吃。除了肉,还有清蒸白萝卜,菜瓜,丝瓜,都是我爱吃的。
父母亲身体都很好,这正是我的心愿。
丽做菜,妈妈在下面添着柴火。婆媳之间不在一起,见面后反而变亲热了。
只要我回去,妈妈总要不停地唠叨,要节约啦,不要和人家吵嘴啦,不要懒惰啦.....
如今, 我快50岁了,妈妈还是说着她从前说的话.....我说:“妈妈,你的儿子长大了。”
她笑笑,说:“你再大也是我的儿啊!”妈妈,你没错,儿但愿你长命百岁,能在我面前经常唠叨!
121)
早上起来,拉开窗户上的竹帘,外面的天空微明。湖边上的晨雾几乎散尽了,透出沾着露水的绿色。
然后是我坚持着我多年来的习惯-晨炼。湖边的空气的确很好。绕着圩堤跑了一圈,汗也出了不少,心情格外愉快。
今天约了爱国。丽上班后,我在家等着。
苏州和小朱一别,有很多话想和他说说。和小朱虽然不是恋爱,其实男女间的事旁人是无法了解的,不找人说说,心中仍是不安。我和他无话不谈,也包括男女之事。
昨天从家里带了各式新鲜蔬菜,只要再去买点肉,就可以打发朋友了。他和我一样不沾酒。
等我一切就备后爱国来了。他少年老成,头发掉了不少,脑顶中间能看到一小块隐约的秃顶。有人说这是聪明的缘故,才气上涌,头发就掉了!
他来的第一句话:“朋友,你真挾意。”(土话,舒服的意思)
“今天我们是自烧自吃。菜不好也不坏。你很喜欢吃肉烧豆腐就肉烧豆腐。”我说。
“丽还好吧?”。
“很好,得谢谢你这个媒人。我们在磨合。进城来了,婆媳矛盾解决了。”
“是啊,和英就是和我妈过不来。”他接我的话题说。
“现在的女人,生在福中不知福。”我借此大发感慨。
“我老婆人好,就是有些娇气。估计是与家庭出身有关,”
“是啊,娶老婆要看娘,很有道理。前几天我去了趟苏州。”
“到小朱那里?”他问,
“是的,不幸的事发生在她身上,她老公有了外遇”
“属正常。几个男人不想窥探自己以外女人的秘密。”
真不亏是在江湖混的,和我们教师这个封闭职业的观点大不一样。不过也因人而已,教师中也有一塌糊涂的。
“你自己不能有这种想法,那样对你老婆就不公平了!”我说。
“时代在变。你要知道有妓女的国家比没有妓女的国家犯罪率要低得多!”他还有一套歪理!
“那是两码事。中国几千年来的文明,道德的伦理应该也包括男人在内吧?”
我们的话题从国际时事,一直到他的生意,打发了一个上午。煤炉上的肉也烧好了。再炒了两个蔬菜,比宫廷膳宴还有味。
他和我说,他正在一步步实施他的计划,一旦成功,赚的钱足以完成他的大业了。
爱国的母亲和我的母亲也是很好的朋友,都是土改干部。两家虽然离远点,我们同学后,也常有往来。
下午他还有事要办,我则呆在家里除了看书就是发呆。
自从我苏州回来后,我和丽的性生活变得微妙,她甚至开始拒绝我的要求了。
123)
从此以后,我看书有了选择性。情感小说不想再看了,翻出了《鲁迅全集》、《唐诗三百首》,诸子百家等。
不想看书的时候,就玩游戏。我对教学也不像以前那么认真了。每每听到上课铃声,有一种刺耳的感觉。在学校里,同我们在一起教书的那位老师,失去了共同语言,交往渐渐少了。只有年纪比我大的物理老师W,倒是很好。他很爱国,经常一起讨论国家大事,谈论时事,一起玩耍,有事互相帮忙。
改革开放后,家里的一点田,父亲做起来很轻松。每年春节前的两个月,他会做些麦芽糖,芝麻饼,鸡蛋糕,炒米糖,芝麻糖,花生酥,欢团(用炒米做成,圆型)之类。这些传统手艺,是他的拉手好戏。做好后,大都是人家上门来交易。有用钱买的,也有用米换的。余下的由母亲去买。进腊月,是最忙的时候。我礼拜天就用自行车载着到远一些的地方去,那样赚的钱更多。
父母亲的辛苦都是为着我们下一代。他们没有多大的本事赚大钱,只能这样一点一滴地积累着。两个月下来,竟然能抵上四亩地一年的收入。父母亲干得很起劲。有了钱,再苦也不觉得累。
87年在我们全家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家,在原有的基础上盖起来四间两层的楼房。生活也一天比一天好。这是父母亲从前不敢想的,今天却实现了。
弟弟夏威散,在部队表现好,去年入了党,今年又转了志愿兵。乡里和他同去的一批人,仅留下了他和另外两个。他每次写信回来,都是我读给父母亲听。从过去不想呆在部队,到现在的转志愿兵,进步真快。信上写的话也比以前有道理。我意外的发现,他写字也大有进步,看上去比我写得还好。部队真是一个培养人才的好学校。
124)
88年的上半年,我教的初中班要参加中考了。虽然没有考大学那么紧张,但学生的学习劲头不比考大学差。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从农村来,他们的学习自觉性比城里学生强。我总结出一条经验,越是家庭苦的孩子,学习越是刻苦。
W老师也有同感。他是一个对教学认真负责的人。他教四个班的物理。在课程安排上,我们相互调节,有时我把多余的时间让给他。
有一天他问我,暑假中安不安排了活动,要求我陪他去成都玩。他有亲戚在成都,邀请他去,他要我陪同。我答应了。什么时候去,他通知我。
我和丽的关系,还是老样子。她白天对我好,晚上就变成了另一个人,典型的双面人。我那时年轻,对女人的行为不十分了解,也没有多想。但她的反常,使我想起小朱,后悔当初没有接受她。
凤还有一年就要毕业了。她经常和我谈起她今后的工作问题,叫我参谋。我经常给她出主意。
家里的房子盖好后,弟弟有了自己的新房。我的房间安排在东边。父亲说,这是祖上流传下来的惯例。我说无所谓,到时老三回来结婚要房,我就让给他。
我常对父亲说,现在你年纪老了,我们兄弟也能自立了,别再吃苦了。钱是赚不完的。田可以少种,够吃就行。他说他心中有数,田里的活不多,季头上请几个帮工就可以了。叫我别担心,更无需我去做。
通往我乡的公路已经修好,并开通了公交车,一直到安徽交界处的水阳镇。就是下雨也不必为走路发愁了。农民们作完自己的责任田,纷纷出门打工赚钱,有做建筑的,搞运输的,做生意的,五花八门,样样都有。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我也萌发了下海经商的念头。多年的学校生活使我与社会隔绝。这次和W老师出去,我想看看外面的世界。
学生考完试,暑假到了。W老师来到我家,商量去的时间和去之前的准备。我们说好,县里的证明由我去开,他去购机票。
我把去成都的事和丽说了,她也没有反对我,并给我做好了去前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