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
让开发商高兴不是姜示范的目的,紫金寨经过将近10年的折腾,已经成为了当地有名的“烂尾街”,搬迁出去居民一直在租房子住。为此,到新望区上丨访丨群众年年没有断过,长此下去将要拖累新望区城区改造的后腿,权衡利弊得失,姜示范之所以要触及紫金寨这块谁也不敢动的马蜂窝,也正是基于此。
改变紫金寨的规划姜示范说得不算,紫金寨部分要纳入新商业中心,牵扯部门和关隘太多,仅凭一个小小常务副区长的能力,在端起时间内很难实现。难实现而不去做,这不是姜示范的风格。
紫金寨经过多年的曲折,反反复复,历史遗留问题没解决,又突然冒出了几个大有背景的违章建筑,让这一片的土地整理和开发充满了太多的变数。开发商手里虽然攥着法院、土地及相关政府部门的正式文件,但由于拥有执法权的部门,不敢主动协助清理,使紫金寨长时间陷入了困局。上级土地、规划、执法部门是县区的“祖宗”,小乔出事以后,这些部门更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谁也不敢越雷池一步。一句按照政策和规定执行,即使再有天大的本事也没人敢突破。
如果没有区政府部门深入介入和协调,那些所谓的“钉子户”和雷打不动的小工厂,就犹如一团理不清的乱麻,将一直堆放在紫金寨。姜示范在很长时间内,找不到突破口,约谈相关“钉子户”人家不见,请示有关部门领导,先前还很热情,当听说是有关紫金寨,立即回答:“开会,很重要的会。”政府部门的会很多,遇到难办的事儿则更多。
姜示范有一股韧劲儿,你不见我,我便登门拜访,一次见不到,就等第二次。那些“钉子户”就更难见了,相见的人说自己不管事儿,管事的老板,总是在出差,广州、深圳是近的,如果整到新加坡、澳大利亚,姜示范要等半个月或一个月。
经过详细地调查,几个钉子户和两个小工厂的背后老板,都指向了同一个人——乌彦军。
乌彦军上一次吃了姜示范一次闷亏,这一次说什么都不肯与姜示范相见。他总觉得姜示范是自己的克星,现实流行的招法遇到姜示范都会失灵。当乌彦军知道姜示范正运作政府执法部门,介入紫金寨的土地整理工作以后不久,新望区市面上便出现了大量的“高额悬赏举报姜示范的传单”,各种匿名举报信也像雪片一样飞向市、区纪检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