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师父径直走到一个亮着灯的小屋面前,那是一个很典型的村头小卖店,L形的玻璃柜台里,坐着一个中年老阿姨,无聊的看着对面电视机里的肥皂剧。

“大姐,买包烟。”师父站在店门口说道,声音不大。

老阿姨没什么反应。

“老板,卖烟!”李警官跟上来,用本地方言大声喊道。

“哦,来咯。”老阿姨转过头来,还恋恋不舍的又瞟了一眼电视,才麻利的走到装香烟的柜台后,打开了玻璃门,“要哪种?”

“软壳『山魈』的吧,”师父点了一个常抽的牌子,一边掏钱放在柜台上,“老板啊,这边村子里头,就你独家经营啊?”

“那是,这边买卖不好做啊,也就做点过路的生意咯。”老阿姨找了几个硬币摊在柜台上,一扭头又走向了电视机。

我掉头往车上走,却突然发现师父站在柜台前面,没动。

“李警官,你是这边派出所的,你来亮证吧。”师父低声说道。李警官一下没反应过来,呆呆的看着师父,“亮什么证?”

“大姐,我们是警察。”师父朗声说道。

“嗯,我们是余溪乡派出所的,”李警官反应过来,掏出工作证亮给了那个看店阿姨,我也连忙从内兜里拿出了工作证。

“警察?”阿姨很显然吃了一惊,“什么事情吗?”

“没啥,”师父笑笑,“我们在调查一起盗窃案。昨晚,大概六七点钟的样子,有没有人来你这里买过东西,打过电话啊?”

“有啊,好几个。”阿姨有些奇怪的看着师父,“哪边被偷啦,没听说嘛?”

“好几个,你都认识吗?”师父没搭理她的话茬,又追问到,“大概是什么样子的人啊?”

不用师父吩咐,我已经悄然打开了笔记本,趴在柜台上记了下来,但我很不明白,为何师父突然想在这个再普通不过的小店找线索,这儿离那座小桥十几分钟的车程,旁边就是省道,车来车往的,店老板看样子又不是喜欢多管闲事的人,能记住什么呢?

“大姐,你认真想一下嘛,”李警官也跟着帮腔,“这个事呢,对我们公安机关很重要,警民一家亲咯。”

“有一个,我们同村的张二妹,买了一斤酱油回去;一个是隔壁的刘家老公公,”阿姨仔细回忆着,“还有两三个,我不认识,估计是路过的。”

“路过的?是开车来,还是走路来的?”师父又问到。

“呃,两个是开车的司机,一个是大货车,一个是小汽车……车牌是完全记不得了,”阿姨歉意的笑了下,“还有一个,是骑摩托车来的。”

“骑摩托车的那个人,是来买啥的?”师父的声音依然平静,但我跟他时间久了,能看出他的眼中闪过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神采。

“呃,打了个电话,”阿姨非常干脆的回答,“然后买了一包烟、一个手电筒,两节电池。”

手电筒!我差点惊讶的喊出声来。雷老板提过,当时河岸边的黑暗中,很明显亮着一个手电筒,难道会有这么巧合的事情?

“大姐,你能不能确定下,大概是几点的事情?”李警官的声音都有点抖了。

“当然能咯,”看店阿姨从柜台下面拿出一个连着电话线的小盒子,“看这里不就有了?”

那天,我简直不敢相信我们的幸运,甚至可以说,那是我当刑警以来运气最好的一天。感谢那个时代的技术还比较落后,倘若嫌疑人用的是一台IC卡公用电话,我们几乎没有可能侦破此案,或者说还要费上数十倍的心力。然而,那台公用电话帮了我们的大忙,那个小盒子是电信公司配发给每个公用电话点的,全称叫做“公用电话智能计费管理器”。我们不但精确的知道了那个人来打电话的时间是昨天18:46分,还看到了他所拨叫的号码:026-835**79.

而这一串数字,让我们三个人顿时都心跳加速了:这是雷老板家的电话号码。

毫无疑问,这就是那个绑匪来过的地方,就是他打出了那个罪恶的敲诈电话的地方。

李警官毫不犹豫的借用了下电话,直接命令所里边值班的民警赶紧过来,帮着录口供和采集证据。

那一刻,我们几乎都认为,抓住这个绑匪也许就是明天早晨的事情了。

实际上,我们那天的好运还不仅于此。尽管那位看店的阿姨一心只看电视,对于顾客的要求常常有些漠视,但她那天还是的拿出了两支不同的手电筒,递给那个来打电话的小伙子挑选。小伙子分别试了试,买走了其中一支,另一支则被她顺手收回了柜台下——同时也收回了上面的指纹。派出所技术室的民警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在上面找到了两个完全不属于这位老阿姨的指纹,结合那个拨打雷老板家电话的记录,一旦找到它们的主人,把他送上法庭就很容易了。

我和李警官都非常奇怪,怎么师父那天不早不晚就会突然想下车买烟了,而恰好就买到了这么重要的一家小卖部。师父笑笑,“太简单了,那个电话。”

“没明白。”我摇摇头。

“绑匪给雷老板打了电话后,雷老板大概用了半个钟头就到了现场,而此刻那堆纸钱的火刚刚烧尽熄灭不久。这说明什么?”师父看了我一眼。

“明白啦!”李警官到底经验要比我充足,“也就是说,绑匪在打完电话后的二十多分钟内,必须来的及赶回云平塘桥那里啊,所以只可能是在桥附近打的电话。不过,会不会是两人协同作案,一个打的电话,一个去拿钱?”

“小叶,你说呢?”师父没证明回答,而是把问题抛给了我。

“呃,”我突然想起了下午师父让我试验从桥下跑到桥头的时间问题,“应该不是!如果两个人作案,完全可以一个人在桥头上等着,听到汽车来的声音再点燃纸钱,纸钱堆也就不会提前烧光了。而一个人独自作案,就完全说得通:那个人听到远远有汽车的声音,匆匆忙忙点燃就跳到了河岸上等着,结果没算准时间。”

“嗯,很好。”师父点了点头,“当然,这还只是个推测,我们需要更多的证据来支持。不过,当我看到那个看店的大姐时,我就觉得那里打敲诈电话简直太理想了,只要那小伙不是对着话筒大声吼,那个大姐都不会注意到的。”

“所以,你才说要开着车子往这边跑跑看咯,”李警官感慨的竖起了大拇指,“不愧是分局的专家,想得就是远啊。那陈队长,下面要我们怎么配合工作呢?”

“下面的事情,恐怕就只能按照老办法,逐家逐户的摸排了。”师父看了看民警的笔录,“大姐说的那个人的特征,应该还是比较可靠的,毕竟才一天。18到40岁,男性,橄榄形的脸,没有胡子,一米六五、瘦小,说话吞吞吐吐,骑一辆红色的摩托车,按照这些个特征找找看,先从你们余溪乡找起,我们带那个石膏印和指纹卡回分局,请痕检部门的同志再来仔细处理下,看看有什么别的突破口。”

“好,我马上安排下去查。”李警官干脆的回答。

“临青乡那边,我回去后会请示领导,通过市局让他们也动手查起来,包括那个通桃寨,也得梳一遍。”师父又补上一句。

刑警小叶》小说在线阅读_第1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馒头老妖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刑警小叶第1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