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刘星立即起身,匆匆离开御风山,决定开始寻找书棺。
在下山的过程中,他觉得有点奇怪,今天成功入神《书墓笔记》后,自己却没有晕倒,也没有神经错乱。
仔细一想,或许是《书墓笔记》的信息量比较少,在自己脑力的承受范围内,入神后意识于是还能保持清醒。
回到家后,刘星用电脑查看了小说街的卫星地图,然后和脑海中《书墓笔记》的大运河地图反复进行比较。
第二天,刘星带着地图,又在小说街进行实地考查。为了更准确地对书棺的位置进行定位,他东走西逛,几乎把小说街的各个角落都跑了一遍。
直到傍晚时分,终于是折腾完了。
经过一天的查访,刘星初步确定了书棺所在范围:从小说街1号到82号的地段,全部都在目标范围内,其中,还包括小说街的南湖公园、公园对面的别墅区、天海第一中学、沃尔牛商场等等。
由于地形从大运河变成了小说街,变化比较大,刘星很难将目标范围进一步缩小,只能大致知道书棺就埋在这一片区域之中。
确定完书棺埋藏的大致区域,接下来自然想办法把书棺挖出来。只是这些地点要么是商店,要么是住宅,要么是学校,都不是能够随随便便挖坑的地方。
更重要的是,书棺被埋在大运河河底十米,现在又被填成小说街,书棺埋在地底的深度应该超过20米了。
这么深的坑,刘星想自己一个人挖的话,工程量大得惊人。
“必须想点办法。”
琢磨了一下,刘星决定去找胡安教授问一问,这个老教授参加考古工作几十年,挖书墓是他的强项,他应该有特殊的挖掘技巧吧?
于是,刘星当晚立即前往天海大学,到达后,却得知胡安教授正在和一群专家召开秘密研讨会,会议的内容和书棺的位置有关。
在研究了近一个月的《书墓笔记》后,专家组对书墓的位置似乎也有了答案。
研讨会在考古研究院举行,这个会议是封闭的,有十名丨警丨察守卫在研究院大楼前,禁止闲人进入。
不过,刘星可不是一般的闲人。
晚上十点,考古研究院大楼前方的广场上。
忽然,草丛里一道黑影闪出,急速穿过广场,片刻之间,掠过三十几米,跃过栏杆,没入一楼的走廊里。
恢复平静,只有边上的青草在轻轻摇曳着。
这时,守在广场上的一名丨警丨察转过头,朝四周看了看,问另一名丨警丨察:“刚刚好像有一道黑影从广场上闪过,你看见没有?”
“黑影?”笑了笑,说道,“你眼花了吧,哪有什么黑影?再说,这广场有三十几米宽,要是有人跑过去,我们怎么可能看不见?”
“说得也是。”
两名丨警丨察对话间,刘星已经来到考古院大楼的第三层,蹑手蹑脚地走到1号研究室门口。
此时,研究室里正开着封闭式研讨会。
“专家组的研讨会搞得这么神秘,守卫这么森严,难道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刘星暗暗琢磨着,耳朵附在门上,开始窃听起来……
深夜,刘星躲在考古研究室外,偷偷聆听着专家组们的秘密研讨会。
透过门缝朝室内瞄了瞄,发现专家组共有四十多人,除了王泰然、胡安教授、赵聪博士等人外,还有一些陌生的面孔,其中有几名是来自御风小说学院的知名教授。
令刘星意外的是,鉴书大厦的吴国坤主任和天海市公丨安丨局局长也来了。
过去一个月里,专家组对38种《书墓笔记》书页排序方案进行筛选,已经排除掉了其中33种,只剩余5种。
于是,专家组认为第二座书墓埋藏的地点可能有5个,分别是:花都的花山,宁州市的鱼乡镇,西峰市的多亚斯格沙漠,平阳市的观月山脉和天海市的小说街。
今天,专家组准备对5种可能性进行讨论,以进一步确定书墓的埋藏地点。
“我认为花都的花山可能性最高。”吴国坤主任说道,“花山地形多变,草木茂盛,埋葬书墓最不容易被发现。”
胡安教授说道:“要论地形多变,平阳市的观月山脉更复杂,更难寻。”
“我觉得最容易被忽视的地方,就是最有可能的地方。”赵聪博士说出自己的看法,“从古至今,很少有书墓是埋在沙漠里的,因此,第二座书墓极可能逆其道而行之,就埋在西峰市的多亚斯格沙漠之中。”
沉默片刻,王泰然开口道:“我倒觉得天海市小说街的可能性也非常大,《书墓笔记》第38版的剧情我仔细看过,情节非常流畅,几乎无可挑剔。”
吴国坤主任有不同的意见:“王老,小说街可能性应该是最小的。小说街以前是一条大运河,旁边都是公路,哪有地方埋葬书墓?难不成埋在大运河的河底?”
王泰然提醒:“并非不可能。御风山的书墓就是埋在湖底。”
专家组各抒己见,纷纷发表着自己的看法,但是由于信息有限,大家的意见始终难以统一。
对于书墓的埋藏地点,四十多名专家被分成五个阵营,5个地点都有相应的支持者。
讨论了几个小时,专家们都无法说服对方。
“从目前的讨论来看,五个地点都有可能埋藏第二座书墓。”吴国坤主任提议道,“既然如此,不如我们启动一个‘淘书计划’,五个地点一起找?”
众专家交换了一下意见,多数表示赞成。
王泰然补充道:“五个地点的总面积相加起来,超过10平方公里,工作量非常大。淘书计划要实行的话,恐怕需要借助民众的力量。我认为可以考虑成立淘书队,让民众自愿报名,并由读书联盟统一管理。”
胡安教授赞同道:“王老的想法不错,淘书队是比较合适的方案。每一支淘书队都配备专业的考古人员以及书棺探测器。如果淘书队能够找到书墓,读书联盟可以给予2000万的高额奖励,激发民众的淘书热情。”
众专家继续讨论着,门口的刘星听了一会,大致听明白了。
这群专家研究了一个月,还是无法确定第二座书墓的确切位置,只是把范围缩小到五个地点,其中包括天海市的小说街。
这五个地点的总面积依然十分庞大,专家们决定成立专门的淘书队,进行地毯式搜查。
刘星现在已经知道书墓就在小说街的范围内,他对其它四个地点不感兴趣,对淘书队同样不感兴趣。
他唯一感兴趣的,是淘书队里配备的专业书棺探测仪。如果能弄一台探测仪,那么寻找书棺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怎么样才能弄到一台书棺探测仪呢?”
刘星正想着,这时,研究室里就出现了一台书棺探测仪。
只见赵聪博士从一个保险箱里取出一台黑色的仪器,仪器呈木棍型,就像一根大型的手电筒,长约一米。
“赵博士,这根黑棍就是书棺探测仪?”吴国坤眉头微皱,用异样的目光打量着眼前这根黑色的长棍。
“不错,它的名字叫‘超磁微纳探测棍’,简称‘书棺探测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