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叶少波都陷入了无尽的哀思与痛苦之中。他最恨的是自己,为什么要听父母的安排来部队,为什么不早早的就去当逃兵,也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结局。其实新兵营中,叶少波曾今有过当逃兵的念头,小尹也答应过他,如果他愿意,他们可以一同做逃兵。因为部队实在是太苦了,又有哪个人天生就想吃苦呢!可是叶少波犹豫了,逃兵毕竟是被人视为可耻的事情,而且还要面临牢狱之灾。他觉得自己不能这样自私,不仅害了自己,也会害了小尹,可是叶少波现在后悔了。什么当代革命军人的价值观,都是狗屁!只有实实在在的活下去才是真理!直至现在,他终于明白,逃兵只是名声不好听而已,并没有什么可耻之说。逃兵、投降是“可耻”行为,这只不过是部队的洗脑和歪理邪说而已。

逃兵、俘虏可耻吗?因为逃兵、俘虏影响战斗氛围,会扰乱军心,所以军队无法容许此类事件的发生。现实中的战斗非常残酷,为了保国安民,为了反恐维稳,牺牲在所难免。从精神意义上讲,你是为国捐躯,英雄的赞歌,可实际上你的死轻如鸿毛。白发人送黑发人,你这是残忍的不孝。对于整个社会而言,你的死毫无崇敬可言,因为现在是金钱社会,钱才是人们心中尊贵与卑微的象征。部队所提倡的现代革命军人价值观,在现实社会的面前毫无意义,也绝无半点儿分量。

我国的义务兵不是强征而是自愿,因为我国的男性公民实在太多,不可能人人强制参军。选择了参军,就选择了重担,选择了履行军人的义务,否则你就是叛徒,以叛逃兵、叛国罪论处。当战争、灾难、危险来到你面前时,你别无选择,只能迎着死神冲上去。想想当官的,想想部队上的腐败,很多士兵都无奈于自己命运的卑微。

当你来到了军营,一切就再也由不得你。后悔不想干了,一切都由不得你。尽管你还并没有和国家、军队签订任何的合同,但是你就要对国家和军队负责。只要你对国家负责,不要国家对你负责,这是什么?是强盗!是土匪!你每月只有一百元的津贴,但是你要用生命做出牺牲的时候。部队有首歌儿唱得好——当兵的没钱也潇洒。没钱!你潇洒的起来吗

一连几天,叶少波每天都神志不清,不吃也不喝。他每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平日里爱说爱笑的他,现在变得沉默寡言。他的精神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他悲痛欲绝,夜深人静是时候,他会咆哮声格外的凄凉。数天没有进食,也没有气力再呼喊,他的情绪已经低落到了极点。这些天,每天他的战友都给他叠被、打饭,他已经不再参加部队的任何任务,听到哨音后,也不会再去集合。令大伙儿揪心的是,这些天里他从未进一粒粮食,他身体显得消瘦。

张德华更是为叶少波担心起来,这小子虽然看上去很强壮,但是他的心里承受能力太差了。根据这一连数天的表现,他甚至担心叶少波会因此发疯,会得精神病。张德华很清楚的记得刚下连野外驻训的时候,叶少波见到枪毙人的场景后,那时由于惊吓,他就险些得了精神病,那些天里多亏有赵世杰在他的身旁安慰他、照顾他。可是现在,他所受到的心理打击远远高于那次。

火葬场里,战友们的哭声仿佛淹没了整个空间。同乡的战友中,叶少波是靠着赵世杰搀扶来到了这里。徐静和罗芸也来了,这些天里,这是他们第一次相见,但是此次的相见,他们却没有了以往相见时的兴奋和喜悦。

在火葬场,我第一次知道了小尹的名字,他全名叫尹那拉。只不过我们战友之间很亲切,相见次数却很少,也许她的真实姓名在同乡中只有我和杨子坤不知道。

赵世杰环视了四周,他问道:“杨子坤来了吗?”

徐静摇了摇头:“我给他打了电话,边境一线发生了伤亡事故,他无法来到这里了。”

赵世杰落泪了,徐静、罗芸也跟着落泪了,可是叶少波的神情却是格外的镇定,与其说是镇定,倒不如说是目光呆滞。

这一下将其他三人吓坏了,他们共同劝导他,如果伤心就哭出来,千万不要憋在心里面。

叶少波最终放声大哭,他跪倒在了小尹的身旁。

这时,一个拄着拐杖白发苍苍的老人,步履蹒跚地出现在了这里,他完全被眼前的一切震慑住了。尽管来到这里时已经知道小尹去世的消息,但是女儿遗体出现在他的面前时,那种打击依然令他感到奔溃。白发人送黑发人,他多么希望躺在那里的是自己,他多么的希望能用自己的命换回女儿,可是现实却是这样的残忍。

叶少波上前跪倒在老人的面前:“从今以后,我就是你的孩子。爸爸,我愿意今后照顾你。”

老人用颤抖的手抚摸着叶少波的脸:“孩子,你的心意我领了,女儿死了,我也该寻找自己的归宿,但是我要最后再看我的宝贝女儿一眼。”

老人的样子着实让赵世杰、徐静和罗芸以及在场所有的人吓了一跳,他的右半边脸已经毁容,右眼、右耳已经看不到,可以说老人的样貌丑陋,比起科幻片中的丑八怪都有过之无不及。

老人跪倒在地仰望着苍天,他口中不住地喊:“报应啊!报应啊!”

这个老人是小尹的父亲,曾今也是一个军中美男子,在维护国家的利益面前,他弘扬了中国军人大无畏的精神,他成为了战斗英雄,但是战争也给他的一生留下了巨大的伤害。如今他被国家抛弃,被社会所遗忘。他就是曾今的战斗英雄,但却被历史的车轮所遗弃。

如果一个国家不尊重英雄,贬低英雄,还有谁会为她卖命打仗?八十年代的越战,战斗之惨烈难以言喻,许多年轻的军人为了捍卫国家的利益而献出了生命。越战的那一拨人可谓是为了国家的利益抛头颅洒热血,活下来的人也可谓是国家的有功之臣。按照常理来讲,国家应该养活他们一辈子,可是事实却并非如此。

越战的那些人当过兵打过仗,誓师前曾有过那些忠义报国的豪言壮语。大口大口的喝酒,大口大口的吃肉,茅台、中华是他们最后的享用,很多人此后再也没有从前线的战场上回来,甚至连尸体都无法找到,有些则被炮火炸得粉碎,有些则抛尸野外死无葬身之地。

越战后,很多的参战老兵伤的伤、残的残,年轻时遭罪,到老了烙下一身子病痛。但是此时,这个群体受到了冷漠,没有任何部门和组织过问他们,他们甚至无法感受到党和祖国对他们的关怀。

在这些众多参加过越战的军人中,有些因为出身于农村,所以工作无法解决,更谈不上政府会给他们什么好一些的待遇。有些出生于城镇的军人,他们是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安置,可是没过过几年,企业实行经济改革,因为时代发展的步伐,吃大锅饭是可耻的,这些人下岗的下岗,辞退的辞退,生计成了她们最大的问题。现实中的越战老兵们,他们不再以曾今保家卫国而感到光荣,曾今的战火岁月,现在回想起了令人感到后怕,甚至是心寒。也许在这些人现在看来,逃兵、俘虏已经没有那么可耻,英雄又能怎样呢!老兵们的卫国热心不再有,甚至很多人不会因为自己有保家卫国上前线历经生死而感到光荣。

当年的越战,解放军一开始采取的是红军那一套,下命令就要死冲,不讲策略,那是对士兵生命尊严的践踏。但当年为国流血侥幸存活下来后,面对的却是用尽则弃、卸磨杀驴。

按内地《军人抚恤优待条例》规定,政府应保障退伍军人的生活水平不低于当地平均水平,但在很多地方,这一规定都成为一纸空文。很多军人战后转业到国企,随后又成为第一批下岗工人。当中不少人被辞退时没有得到任何补偿,此后生计成了问题。很多优待退伍军人的政策,在实践中基本上都是空话。

近年来,发生在越战老兵身上的问题屡见不鲜,他们向政府示威,呼吁社会各界对他们的重视,有时被逼到走投无路之时,他们的行为会有所偏激。将心比心,你能怨他们觉悟低吗?他们是军人,可是军人也是人,他们不可能不食人间烟火。绝大多数人把生命中最宝贵的青春献给了部队和国家,在这经济时代的飞速发展下,这些饱受社会主义洗脑式教育的的军人们转业、退伍后,他们的思想已经跟不上时代了。不可能人人成为乔布斯,也不可能人人成为比尔盖茨,绝大多数人只能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二三十年前他们是最可敬的人,二三十年后他们却沦为最可怜的人。昔日他们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如今却要为自己的生计、病痛、伤残而奔波、维权。昔日抗美援朝老兵、对印自卫反击战老兵、中苏珍宝岛反击战老兵、对越自卫反击战老兵,几乎建国以后屡次的战争,都有参与者前赴后继的维权。有的跑到中央军委门口,有的跑到各省市政府门前,步履蹣跚,场面令人心酸。有甚者,政府害怕出现不良的政治影响,这些老兵还会遭到现役部队的对峙和防暴部队的毒打,只是这样的事情见不得光,永远上不了媒体、报纸和电视。

多雪的浪漫--那个女孩上了我》小说在线阅读_第20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不二大侠1a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多雪的浪漫--那个女孩上了我第20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