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提醒了这些没见过世面的士兵们,他们向一个个分队敬起了拖泥带水的军礼,没有一点儿军人风范。
一辆野战指挥车行驶到了边防兵们的面前。
杨子坤就在车上坐着,他与一个上校军官下了车,那个上校军官正是胡筱龙。
胡筱龙虽身居团长之职,但是他没有一点儿官架,下了车以后首先就向胡日查敬了礼,倒是胡日查被此举给吓懵了,很迟疑很机械的还了礼。
胡筱龙:“请问你就是这个连的连长吗?”
胡日查悻悻的点点头。
“真没想到啊!你们在这么荒凉的地方居然还能这么要求自己,实在不简单啊!”
“哪里哪里!我们也在是寻求自我价值。”
“其实你们真的挺不容易的,守护在祖国最偏远的角落,默默无闻的奉献,可你们还能这样严格的要求自己,我不得不佩服。”
胡日查讶然得说不出话来。
石磊倒是不忘自己的老本行:“这有什么啊!我们连队对自己的要求特别的严,像这种武装越野每天一趟。”
张鹏损人成性,特别是截穿石磊,那几乎也成了一种职业病:“石磊,我说你能不能......”
肖仁勇立即捂住了张鹏的嘴,或许留给对方一种误会也是全连希望的结果。
胡筱龙更是感慨,他冲着全团高喊:“瞧见没,看人家,身处荒远的的边防连,但他们却不忘自己作为军人的价值。大家说,值得我们学习吗?”
全团的的凝聚力高涨,瞬间的一句“值得”惊得边防连的战士差点坐到了地上。
胡日查更是显得哑然:“请问你们这是什么级别的单位?是师还是军?多少人啊?”
胡筱龙:“是团加强级,这是我带的团,四千人。”
边防连的战士们吃惊的合不拢嘴。
徐班长倍显吃惊:“我的妈呀!我当兵十一年了,在特种部队带过六年了,还从未见过一个团有这么大规模的装备,更没听说过一个团会有这么多人。”
胡日查也感到哑然:“比我们师级的军分区单位还要多出几倍!”
此时,胡筱龙对自己所带的团队感到了骄傲:“我带过的这支团前身就是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所带过的独立团部队,有过光辉的历史和辉煌的战功。”
然而胡日查则有些听不明白,他转身问身后的在大部队面前故装兵样的人:“你们有没有人看过《亮剑》?”
他们的摇头回答:“没看过。”
他们是真诚的,也是无心的,但那种太直白的话语令胡筱龙下不了台。胡筱龙突然意识到,边防连队的军人看不上电视,所以对此也就不足为奇了。
倒是杨子坤和张鹏这两位新兵,对《亮剑》比较了解,因为他们入伍前看过这部电视剧。
杨子坤:“我当兵前看过,那种振奋人的电视剧看的实在是太过瘾了。”
张鹏则显示出了崇拜和仰慕的神情:“那就是说,你们是李云龙的部队,难道那部电视剧所拍的故事都是真事?”
胡筱龙此刻脸上的表情就像是劫后余生一样的。对于他而言,常把前身的部队挂在嘴边不是为了向世人显摆,而真正的用意是时刻要提示着自己,立志自己,要永远的传承先辈们的战斗精神。
胡日查突然问道:“你看样子很年轻,多大了?”
胡筱龙:“三十一。”
“什吗?”胡日查骇然了,尔后就变的感叹,“差距啊!差距!我比你大几岁,你带着四个数千人的光荣团;再瞧瞧我,就带了这么一个半死不活的一个连。不!现在的建制可以说是一个加强班。”
胡筱龙看出了胡日查的伤感,但却想不出安慰的话来:“别这样说好吗?革命工作分工不同而已。”
“别这样说好吗?我知道你是好意安慰,但你这话只能让我联想到国家主席和掏粪工的差别。”过了好一阵,胡日查又问,“请问你叫什么名字?”
“胡筱龙”
“什吗?也姓胡!五百年前的一家人,怎么现在差别就那么大呢?”
“别这样说啊!照你这样说,那胡*景*涛主席也姓胡,那又当怎讲。”
胡日查的伤感令他带的这帮孬兵高兴透了,那种高兴似乎是对刚才折腾自己的一种报复心理的快感。
张班副幸灾乐祸:“连长,看不出你的后台居然是胡主席,有门路啊!”
“滚!老子都成什么样了,还来损我。”胡日查突然意识到,一个团长就在自己的身边,“对不起,胡团长,我刚才太失态了。”
胡筱龙不以为然:“那里那里!都是自己人,干嘛这么见外!不过我要告诉你,你们连见证了一个世界军史的一个奇迹”
“奇迹!什么奇迹?”
“这个团,在能见度只有数十米的情况下,在整个新疆部队从卫星上消失行踪极度危险的情况下,三天之内穿越三千华里沙漠,完成了各种急剧艰难的战斗演习,为我国沙漠战争提供了宝贵的参数。”
“三天!那就是说你么连夜行军,还包括打仗!”
“是的,并且剿灭了红军两个团,重创三个旅,奇袭了两个师,红军一个集团军军部会议室被端掉,团以上干部全部被击毙。”
胡日查傻眼了,全连也傻了眼,这个战绩可以用恐怖来形容。
如果说胡筱龙是红军,即使是歼灭再多的部队也不足为奇,因为我军历来的演习中,蓝军始终是陪着红军玩过家家的角色,只许败不许胜。然而随着军队演习的变革,蓝军也可以胜利。这次蓝军打得红军落花流水,虽然仅仅只是和平年代的演习,但是这的确要有一定的军事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