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应征入伍
第一节
杨静蕾走后,杨子坤也彻底的流浪于社会。
他经常打架斗殴。还时常受伤,刀伤、骨折都有过,甚至还挨过仿六四式手枪的枪伤。他做过许多坏事,但是他从不接触丨毒丨品。身边有人兜售丨毒丨品,但是他从不参与这样的事情,即使这在当时能挣很多的钱。
杨子坤没有什么朋友,“同学”对于他来讲很肤浅。哥们很多,但那都只是一种形式。他真正的朋友只有中学结识的霍成元,是老爱吹嘘自己是霍元甲后代的家伙。
霍成元起初和杨子坤的交往只是想拉拢一个打架能手,而杨子坤的目的只是为了自己不再受别人的欺负。
此后,霍成元在中学时代就建立起了自己的帮派。随后是技校,然后游荡于社会上,直到自己成为一帮地痞流氓的小头目。转眼间几年过去了,他的队伍越来越壮大,而杨子坤则越受霍成元的有意排挤。
那时,杨子坤的武术有了很大的提升,飞刀的绝技已经练成。以他的暴躁性格,这些是致命的,霍成元实在是不愿意害了他。
霍成元最希望的事是杨子坤能回到学校,因为像自己这类的人生活毫无意义,而且前途一片渺茫。霍成元从未想过将杨子坤拉下水,他不论做什么样的事总是不会让杨子坤知道。有好几次霍成元为了争一片地盘和别人群殴时,他也不曾将事情告知杨子坤,以至于当杨子坤知道时,已经是数天前的事了。
尽管不上学的杨子坤总是受到霍成元各方面的关照,但是杨子坤的父母却不这样看。他们认为和坏孩子在一起会变坏,加之性格火爆的杨子坤总是因为冲动而打架。于是杨子坤的父母极力的反对他和霍成元之间来往。
杨子坤逆反心理很强,他变得越发不听父母的话,依旧是我行我素。
杨父在一次与朋友聊起自己孩子问题时,他突然得到了启发,想自己的孩子现在正适合参军。对于杨父而言,参军是一部好棋,既能防止儿子学坏,又能让儿子的得到锻炼,没准两年后回来还能安置个工作。
朋友的话给他泼了一头凉水,当兵虽然利大于弊,但是愿不愿意去终觉还是儿子说的算。如果强行将儿子送进军营,万一这小子当了逃兵,那事情可就不得了了。
杨父向杨子坤提起了参军的事情,而后者却没有明确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参军”尽然在数天后令杨子坤变得神往,也许哪儿不会像现在这样颓唐,也许哪儿有着自己向往的激情。
十八岁,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年龄,军人的那种本色、血性正强烈地召唤着杨子坤的心。
在杨静蕾之后,杨子坤有谈又几次恋爱,但那不是真正的爱,只是一种尝试,一种宣泄而已。春心坦荡,有的只不过是本能与骚动而已,然而任何本能与欲望都无法与内心相容相通。时间在深深的折磨着他,他终究无法摆脱对杨静蕾的思念和愧疚。
那个傻傻的初恋,让人容易动情,容易心醉,同时也是最值得珍惜的。杨子坤始终不明白,为什么人们总是失去之后才懂得珍惜,只有失去才知真爱有多么的可贵。
曾今的爱达到过巅峰,那沁人肺腑的涟漪让人心翩跹飞舞,这是最初的浪漫飘忽开来。也许,比丘特的利箭刺中了两个人的心,但由于力度的过大,令两个人的心被洞穿。最终只能留下穿心般的疼,心口的洞,却是永远也无法愈合。
杨子坤向往部队的那种富有青春活力的激情,他认为自己一定能成为部队中的佼佼者。梦想着自己能够成为特种兵,能够成为兵中之王。当兵——保家卫国,服务人名,职责神圣。他的的动机却是非常的幼稚,只是想着圆他一个特种兵的梦。那个岁数有这样的天真想法也算正常,再加上一些影视剧的宣传,许多没有当过兵的孩子都误认为部队是天堂。
向往军营的思绪日益严重,杨子坤一想到从军就心潮起伏。他决定今日晚饭时将自己要当兵的打算告知父母。
晚饭做得很简单,父母看上去无精打采,像粥一样的面条,热浓了的菜。这个小屋里,似乎将杨子坤当作了不存在的人,或者是由于没有共同语言,彼此间的厌倦令人麻木。
杨子坤:“妈,我想当兵。”
一时间,父母的吸溜声和咀嚼声突然停下来了,他们吃惊的看着杨子坤。
这份安静将杨子坤吓了一跳:“你们这样看着我干嘛?总该表个态吧!”
杨母:“当兵挺苦的,不知你能受得了吗?”
杨子坤神情显得刚毅执着:“我不怕,只要能当了兵,其它无所谓。”
杨父:“好啊!你总算是想通了。”
杨母:“老公,我看算了吧!儿子的性格宁折不弯,万一惹出什么事端该怎么办呢?我们在部队没有人啊!”
杨父:“听说部队是锻炼人的地方,去那吃点苦未必是坏。呆在家里难道就不惹事了吗?他接触的那些人,我想想都怕死了。”
杨母直盯着儿子:“那好吧!但你要记住,去了部队不要再惹事了。”
杨子坤兴奋的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