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老花镜,琉璃镜子,酒精,还有最近新出来的冰糖,哪一样不是宝贝?
老花镜那东西人家哈密国一般不拿出来,只是当做贵重礼品给大宋送了一点,琉璃镜子一听就是高挡货,那价格听说能吓死人,冰糖好是好,就是太少了,哈密国今年一年的产量才六百多斤……
酒精最好,拉一点酒精回去,只要往里面添点水……
铁心源自然不允许酒精被这些黑心商人这样糟蹋,不准酒精在市场流通。
所以,一夜之间,哈密国就多了六个酿酒作坊,还都是花了大价钱从将作营买来的器具。
国家行为卖出去的东西,自然不好再收回来,这样做了,那就是抢劫!
彭礼下令,不准宋人商贾大量的购买粮食,可是,那些狡猾的商贾们会给一些贪财的哈密人一点钱……然后这道禁令就没用了。
铁心源和商贾们斗法斗得不亦乐乎的时候,从遥远的大宋来了一个穷酸!
一个名头很大的穷酸。
刘攽!
字贡父,号公非,清江县人。
大宋庆历一年进士,历任曹州、兖州知州,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著有《东汉刊误》等。
刘攽学问广博,著述丰富,特别精于史学,受到时人的器重。
欧阳修认为他“辞学优瞻,履行修谨,记问该博。”
王安石在《送刘贡父赴泰州清水》诗中赞之:“笔下能当万人敌,腹中尝记五车书。”“才高意大方用世,能言奇字世已少。”还常说:“吾在京师心服者二人,贡父与吕公著是也。”
曾巩称之:“广览载箱强记洽闻,求之辈流,罕有偏见。”
听霍贤介绍,听欧阳修吹捧,铁心源就知道自己的大麻烦来了,而且是一个名声如雷贯耳的大麻烦。
这家伙在兖州任上,被言官弹劾,说他放浪形骸,流毒乡里,懈怠公事,导致官职没了,现在赋闲在家。
听说哈密能赚钱,就带着两个老仆骑着一匹瘦马万里迢迢的来到了哈密。
估计穷酸的连土匪都不忍心打劫,这才平安的抵达目的地。
有霍贤,欧阳修作保,铁心源自然不会怀疑此人的身份,更不会怀疑此人的学识。
霍贤自从跳出丹药的禁锢之后,现在骄傲的已经快目中无人了,要他帮别人张目,还不如杀了他。
不过,看吃相不像是一个大儒啊。
大儒绝对不会用手抓着羊腿吃的满胡须流油,然后还抱怨羊腿上放的香料不够,不如在东京吃的香糯。
更不会在一国大王的招待晚宴上,把自己灌翻,胡言乱语一通之后还有心情拉着美丽的胡姬跳舞。
欧阳修在这方面就堪称大儒典范了,左手叉子右手割肉刀,割一块吃一块,既没有吧嗒嘴,更没有在吃东西的时候说话,没有让食物渣滓连同话语一起喷出来。
铁心源看了霍贤好几眼,这家伙没有丝毫的羞愧,还在一边鼓掌一边大叫什么——唯真名士自风流!
最让铁心源难以容忍的是,这个老家伙竟然还冲着躲在帘子后面偷看大儒的赵婉勾手指。
这让人太难以容忍了。
铁心源觉得自己脸上的笑容已经变得很假了,好几次想要用筷子夹一颗青豆吃都没有得逞。
尉迟文是最了解铁心源的人,这个时候站了出来,一边跳着胡璇舞,一边把一杯酒敬献给了挥着袖子胡乱蹦跶的刘攽。
这家伙对于酒来者不拒,一饮而尽,还摸着尉迟文的脑袋夸赞他有眼色。
尉迟文身上从来就没有好东西!
果然,这家伙喝完酒又蹦跶了两下,就一头栽倒在木地板上,鼾声如雷!
耳根子终于清静了……晚宴也终于结束了。
霍贤和欧阳修一起恭贺铁心源又获得了一位大才,这对哈密国招贤纳士非常的有好处。
“你给那个老家伙喝了什么?不会弄死他吧?”
“不会,掺了一点水的酒精而已。”
“哦,那就没关系了,我哈密的酒精都是用粮食酿造的,少喝点问题不大。
对了,这家伙来我哈密想干什么?你探听清楚了没有?”
“探听清楚了,刘攽想在我哈密担任史官!”
“史官?我哈密要史官干什么?”
“微臣也不知道。”
“那就算了,明天再问他,你派人去砂岩城把你叔爷接回来,多开导他一下,不要再用槛车押送了,他身上有伤,四百里地下来我怕他扛不住。”
尉迟文咬着牙道:“国法大如天……”
“滚!”
打发掉尉迟文,铁心源回到了城主府,在水珠儿的伺候下梳洗完毕,就看到笑吟吟的赵婉。
“夫君,这可是真正的大才啊,我父皇都说……”
“准备把你嫁给他?我看见他冲着你勾手指了。”
“呀,你这个死人!”
赵婉在铁心源的胸口拍打一下,然后笑道:“我就是好奇,想看看被我父皇撵出大殿的人到底长什么样子。”
铁心源顿时来了兴致,拍拍锦榻让赵婉坐下,连忙道:“说说,他干了什么事情?是不是调戏你父皇的妃子了?”
“没你说的那么下作,刘攽本来就是史官,我父皇有一年看傩戏看的欢喜,就赏赐了一些绫子给那些戏子,结果刘攽跑去找戏子核实绫子的数量,还说我父皇重戏子,轻贤才,好端端的一篇治国策得到的赏赐还比不上一个戏子的一场傩戏。”
铁心源奇怪的道:“这种丢人事,你父皇没少干啊?我从皇宫出来的时候也把赏赐藏在怀里。”
赵婉笑的快要背过气去了,趴在铁心源的怀里喘着气道:“我夫君在皇宫偷芭蕉的事情现在还是皇宫里的大笑话,你没见我母妃听到这个笑话时的脸色,哈哈,她总觉得我嫁给你是一件非常丢人的事情。”
铁心源把笑的发软的赵婉扶正道:“:赶紧说,你父皇为什么会把刘攽撵出大殿,如果只是一句风言风语,以我泰山大人的肚量还不至于如此。”
赵婉擦拭一下笑出来的眼泪道:“风言风语父皇自然不在意,可是刘攽把这件事写进《起居注》里面去了。
还故意告诉我父皇,差点把我父皇气死。”
铁心源皱眉道:“这个家伙不但喜欢干史官,他准备连言官的事情也一起干掉?”
赵婉点点头道:“你以为,那些言官为什么总喜欢揪住他不放?放浪形骸你以为是个什么罪?”
第三十九章被忽悠了
“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曚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
这一段话是赵婉从大宋皇家禁苑里偷来的一本书上的原话。
根据赵婉的解释,这是皇帝守则中的一部分,也就是说,那本书是一本专门教人如何当皇帝的书。
在外面如果流传,会被砍头的。
铁心源当然不愿意在自己处理政事的时候,身边站着一群瞎子,聋子或者别的什么奇怪的人。
可是史官是逃不掉的。
假如铁心源是一个有雄心想要把家业传给子孙的人,史官就绝对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