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守在山口的我方战士,只有一千四百多人,虽然人手都配备着卓越弓和砍刀,想要依仗兵器的优势,就能以一敌百,显然是不现实的。
敌军正在加紧爬山速度,我部从熔炉地回援的六百多战士,已经追上了局部敌军,我手电筒的光线照射过去发现,居然已经开始交上手了。
由于他们是后登山的,受地势影响,由下向上射箭的效率非常低,而且敌军的大部队已然发现了这股从背后偷袭的势力,开始从他处调来土著,试图想合围剿灭这六百多战士。
这可是我新部落的战士,如果真的被他们围住了,只怕一个都跑不了。我的传令出现了失误,完全没料到敌方会以全面围山的形式登山,所以后支援的六百战士想要爬山山头,不可避免的会跟局部敌人碰撞到一起。
他们中虽有队长指挥,可毕竟指挥能力有待商榷,虽然在第一波偷袭过程中大获全胜,可千不该万不该,在一条路线上,和敌军进行纠缠。
他们最初面对的只是几百局部敌人,一旦拖延下去,一定会被包围。
我们此时守在山头,根本没办法下去支援他们,我的喊叫声他们也听不到,眼看着敌军正从四面八方像收网一样,朝他们圈来,而他们依然沉寂在当前的战斗中,没有任何惊醒,我的心头就像被死死的扣住了一样,难受的要命。
我方战士的性命可要比那些该死的土著,宝贵的多,死一个都会让人心揪着疼,更别说一下阵亡六百人。
我很后悔过去没有给各个队长,培训过在战斗中随机处理问题的能力,导致队长们也跟忘我杀敌的战士一样,浑然不知情况的严峻性。
千钧一发之际,我下令将准备在山头的滚石,先推送一轮,试图引起敌军的注意力,让他们把目标重新放在我方山头。
夜间的滚石发出剧烈的响动声,哐当当的顺着山坡一路朝下滚落,打头的炮灰毫无悬念的被砸的正着,顿时各种哀嚎声传遍了整个夜空...
随着此起彼伏的惨叫声,敌方大军立刻陷入了躁乱,第一轮滚石至少得砸死了几百炮灰,赶在身后的土著,害怕自己也被砸死,有不少已经开始在往下撤退。
土著组成的大军,严重缺乏纪律性在这时变现的特别明显。
实际上,土著们并不清楚自己在这场战争中的定位,而能被楚萧生安排到前列的土著,肯定是一些残弱的炮灰。
然而这阵躁乱很快就楚萧生给平复了,他用的方法十分残酷,但有奇效。
爬山的土著,呈现阶梯状,下阶威胁上阶,逐层形成威胁。直白说就是下阶要登山,就必须要上阶继续朝上爬,若因胆怯举步不定的,下阶有权直接处死上阶的人。
在这种逐层的压力下,最上层的炮灰其实是最可怜的,上要面临滚石的袭击,下又要面临同类的生命威胁。
无奈之下,他们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朝上爬。
经过这么一闹,之前即将要围困住我部六百战士的敌军,受制于继续爬山的威胁,暂时调转了回去。
六百战士暂时得到了解脱,我不停的在他们身上晃动着手电筒的强光,试图让他们理解我的意思,保全自己不要冒然追击敌军。
他们大多都见过我使用过手电筒,自然明白是我有意在向他们传达着什么讯息,见我一直把手电筒的光反复拉下山底,他们似乎反映过来了,一边在抵抗着敌方的袭击,一边开始往山下撤退。
见此我稍微松了一口气,六百我部战士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杀敌几百,损失五六十,其中有一部分还拖着沉重装备,我虽心痛,却也为他们感到骄傲。
因为我部战士,全都是受到诅咒的人,身体素质大不如海神部落野蛮的土著,他们凭借着悍不惧死的无畏精神,和武器的压制,居然能达到如此高的战损比,简直就是奇迹。
即便往山下撤退,他们也没放弃战死同伴的尸体,这便是和野蛮土著们完全不同的精神体现。
一种是深刻的革命友谊,而另一种则是漠视同类生死的麻木不仁。我突然觉得,假如我部所有的兵力能赶到的话,这场战争的胜负,还真说不好。
可我派出去寻找支援的战士,至今已有五六天的时间,依然音讯全无,即便他们此时找到了大部队,想要赶回,时间上也来不急。
也就意味着等到大部队的支援机会,十分渺茫。
六百战士且战且退,在过程中仍有伤亡,敌军见他们撤退,追赶的更是穷凶极恶,与此同时像蚂蚁上树一般的敌方大军,已经越来越接近山头位置。
在我的命令下,滚石和圆木持续不断的朝下面炮灰袭击着,一个多小时内,敌军损失的土著,至少得有两三千之多。
但这个数量相对于七万之众,依然是楚萧生可以承受的范围,炮灰的牺牲,换来了前赴后继继续朝山头涌来的更多土著。
我们准备的滚石和圆木,由于抛掷的太快,很快就有些捉襟见肘,后力困乏了。
原本我还指望这些东西,极大的阻止敌军爬山的速度,却没料到楚萧生会做出那般令人发指的对策,致使敌军非但没受诅,反而为了活命,爬行的速度变得更快了。
很快滚石和圆木已被消耗殆尽,我命令战士们投掷点燃后的火球。
这种火球正是当时在狭窄的山道中,烧死大巫师三千土著的火球,此时我却没有半分悲悯之心。
大巫师的土著,全是受到诅咒的可怜土著,他们是逼迫参与战斗。海神部落的土著则完全不同,是真正的食人族,穷凶极恶的恶魔,在他们眼中,杀戮是一种自我价值的体现,对于这样的敌人,若是再心慈手软,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随着我的一声令下,战士们相继推出一轮熊熊燃烧的火球,火球还在半坡上滚落,敌军就开始大乱。
土著正是因为了解了火,才知道火的可怕,滚石或圆木从高空抛掷,砸到人身上也就那一下,而火一旦燃到他们身上,将会承受很长时间的灼痛。
所以即便楚萧生下达了,不能后退的命令,但炮灰们宁愿被同类杀死,也不愿承受焚身之苦。
楚萧生也未料到会出现这种情况,面对开始退缩的炮灰,我敢相信他此刻一定很头疼。无奈之下,他还是向土著们下达了暂时往后撤退的命令。
每一个火球可持续燃烧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十几分钟,只要避开了燃烧的时间,火球也就变成了一堆无用的灰迹。
随着敌军队伍暂时撤离了火球的攻击范围,我也让战士们停止了投掷。局面变得稍微有些僵持,楚萧生不知我们山头准备了多少火球,所以不敢再冒然进攻。
实际上我们准备的火球,还没滚石多。之前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兵器的制作上,对于火球不够重视,哪想会有如此奇效。
而此时火山已被敌军围困,即便想下山继续制作火球也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