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个头大,还极具攻击力,稍微触碰,便立刻摆出进攻的姿态。
这些蚂蚁以昆虫和多足类的动物为食,丛林中经常能见到的大蜈蚣,在这些蚂蚁的攻击下,没有丝毫反抗的余地。
一路上也见多了蚂蚁慢慢的把大蜈蚣给活活磨死的场景,渐渐也麻木了,置身于原始灌木林,所见所感,其实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不要轻易参与任何激烈的残杀中去。
生物链在这里,得到了完美呈现,任何物种生存在这里,都有道理,不会因为被吞食而灭绝。
人类的参与,反而会起到蝴蝶效应,产生更严重的残局。
难行的原始灌木林,是小型动物的天堂,这里几乎没有大型野兽的踪影,甚至连猴子都没发现一只。
比起野兽横行的外面树林,这里其实更危险。
小型动物,能够活几万,几十万年,甚至更久,便有它们对抗大型猛兽的原因。
其中最普及的就是用毒。
这里的毒虫非常多,比如蛇,蜈蚣,瓢虫,蜘蛛,蝎子等,几乎都带有很强的毒性。
以不招惹它们为前提,步步都得小心翼翼。
当然有各种毒虫,就会有它们的天敌徘徊在附近,那便是各种各样长着尖啄地鸟类。
我在前行的过程中,通常会以树枝上的站着鸟的数量来判断,前方毒虫存在的数量,从而起到预警的作用。
以上描述的较为繁琐,但其实更多危险,都无法仔细叙说。
好在我们有惊无险,来到空地扎营后,算是暂时安全了。
为了防止歇息时,被毒虫爬到身边,我们采取的方法还是用火。
我弄来不少树枝,以营地篝火为中心,将树枝排成一个大圈,把我们和角马圈在其中,到了入睡前,把这些树枝点燃。
这样既阻止了怕烟雾的蚊虫,也阻止了爬虫进入其中。
为了照顾火堆,我和展听白各负责半夜,看守篝火。
其实想想,这一路展听白跟着确实起到了很大作用,如果单单我一个人,进入这里,外在的威胁,使我根本不可能踏实入睡。
我值前半夜时,遇到了情况,展听白刚陷入熟睡没多久,不知从哪里爬来了一大群蚂蚁。
焦躁的角马吵醒了展听白,她很快也发现了如同潮水一般的大蚂蚁朝我们袭来。
她紧张的问我怎么办,怎么办。
我观察了一番,始终不敢踏入火圈的蚁潮,便安慰她没事,让她继续踏实睡觉。
展听白开始并不敢睡,但见到蚁潮徘徊在火圈外,又听我一直劝,又迷迷糊糊的打起了瞌睡。
她太累了,这一路走来,不仅体力消耗到了极限,就连精神也一直在紧绷着。
这群该死的蚂蚁,还不让人休息了。
我粗略四周打量了一番,这应该不止一支蚁群,四面八方的徘徊在火圈外围,焦虑不安的爬来爬去。
它们显然是把我们当作了上天赐予的口粮,但惧怕火圈,想等着火灭再扑来。
跟火熬过的动物,可不止它们,之前还有巨型蝙蝠,还有鬣狗和野猪,我早都习以为常了。
我在准备这个火圈时,早都料到晚上会有情况,此时在我身边,就高高的堆起柴火,跟我熬,开玩笑么...
但凡是蚁,它们对火的恐惧尤甚于其他动物。只要哪怕一点点火星,都能瞬间把它们给烧焦。
我在都市生活时,曾经租过一个房子,有一段时间发现客厅里有很多蚂蚁,无论什么食物刚放去一会儿全爬满了蚂蚁,当时很是懊恼。
想喷药灭蚁,但前女友又怕对药的味道对人不好,索性我拿着点燃的纸条沿着蚂蚁的线路一路烧过去。
从哪以后,客厅再也没遭受过蚂蚁的骚扰。
原因说起来也很简单,因为蚂蚁的触角非常灵敏,它们会根据空气中的气味来判断周围的环境。
当周围有烟火味,蚂蚁就会认为周围有火灾,自然下意识的就会躲避,甚至远远的逃离。
如今围在火圈外的大蚂蚁,胆子明显比家蚁大很多,它们虽然与火圈保持在一定的距离,但也没就此离开。
我耐心的等待了接近一个多小时,它们还没有要撤离的意思。
这就让我很恼火了,心想,就没有不怕火的昆虫,蚂蚁也是昆虫。
于是被动的被围困,还不如我去袭击它们,说做就做,我捡起一根木棍,沾上燃料,点成熊熊燃烧的火把,就跳到了火圈外,朝最近的蚁潮走去。
还没走近,感觉身后唰唰声的爬来更多的蚂蚁。
还真不得了来,我都没碰到它们,就敢来找我麻烦来!我握着火把,一转身,快跑两部,将火把猛地朝蚁堆中划去。
蚁堆瞬间被点燃,发出噼里啪啦掐芝麻一样的声音,蚂蚁本身就是可燃物,火势也顺着蚁潮,开始迅速蔓延。
眼看着我这一把火,就能把这成片的蚂蚁给烧灭了,可很快蚁潮中出现了一幕让我目瞪口呆的景象。
被包围在火势中的蚁潮,并没有四散而逃,反而以最快的速度聚拢到了一起,滚成了一个很大的圆球。
圆球慢慢的开始蠕动,随后越滚越快,冲着一方火势较小的地方,快速滚去,蚁球接触到火焰后,并没有停下来,表面燃着一层火苗,开始调转方向又朝溪水处滚去。
我惊得何不拢嘴巴,眼睁睁的看着蚁球落入水中,冒着一阵烟雾后,便开始四散着朝岸上逃去。
展听白早在起了火势时被惊醒了,此时的她站在我身边,震惊的表情无以复加。
她说:“为什么小小的蚂蚁,会这么聪明,居然能想到这种办法,逃脱火灾。”
我回头看了她一眼,说实话,我此时的内心也是震荡难定,本想着一把大火肯定能烧死它们。
它们却用团队的力量,牺牲和奉献的力量,让绝大多数同类活了下来。
是啊,小小的蚂蚁,为何这般聪明,真是难以置信。
都说蚂蚁是这世上最古老的动物之一,看来确实是有依据的,如果把人类的个头缩小到蚂蚁那么大,面对比我们体型高出千倍,万倍的火势,我们又是否能逃的出去呢?
面对灾难时,人类或许还真不如一群蚂蚁。
之前我本想着将它们赶尽杀绝,统统烧死,可当看到浑身湿漉漉,费劲千辛万苦重新爬回岸边,逃命的蚁群后,却不忍落井下石。
尽管生命最贱的程度,常被形容成贱如蝼蚁。但这种形容,是人类标榜出来的。
如果你能如我此时亲眼所见,便能明白,生命哪里还有贵贱之分,只有顽强与懦弱之别。
一切为了活下去,而顽强不屈的生命,都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
蚁潮经历了这次灾难后,很快便退去了,剩下的是已经被烧焦的蚂蚁残渣。
相信至此之后,这里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再出现蚂蚁。
火灾的味道,以及同类残渣的味道,在未被彻底吹散前,这里都将成为蚂蚁的生命禁区。
说到底,也怪它们贪婪,角马的存在,让它们陷入了疯狂当中。
它们对人类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不了解这莫名燃起的火,正是出自我手,估计以为我们也被火给围困住了,等火灭了,它们就可以坐享其成,收获满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