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二句意为雁死不能复生,山鬼枉自哀啼。这里作者把写景同抒情融为一体,用凄凉的景物衬托雁的悲苦生活,表达词人对殉情大雁的哀悼与惋惜。”郭主任说。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写雁的殉情将使它不像莺、燕那样死葬黄土,不为人知。它的声名会惹起天的忌妒。这是作者对殉情大雁的礼赞。‘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四句,写雁丘将永远受到人墨客的凭吊。”郭主任说。
“这首词名为咏物,实在抒情。作者运用喻、拟人等艺术手法,对大雁殉情而死的故事,展开了深入细致的描绘,再加以悲剧气氛的环境描写的烘托,塑造了忠于爱情、生死相许的大雁的艺术形象,谱写了一曲爱情悲歌。”郭主任说。
“全词情节并不复杂,行却跌宕多变。围绕着开头的两句发问,层层深入地描绘铺叙,有大雁生前的欢乐,也有死后的凄苦,有对往事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展望,前后照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郭主任说。
“词人还沿袭《诗经》传统,采用了托物兴的手法,从表面看,这只是对雁儿的赞颂,但从深处挖掘,这更是对人间的爱情的赞美。相较下来,似乎阕下阕写得更为动人,所以,有许多现代的作家常常会在自己的作品引用。”郭主任说。
“有哪些作家引用啊?”我问。
“譬如说,武侠大师金庸在他的《神雕侠侣》,把这首词的阕作为一个主旋律来贯穿全书。琼瑶也不止一次地在她的作品提到了那句,‘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还有许多的流行歌曲也用到过这句词。”郭主任说。
“如果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的话,那么,元好问的这首《摸鱼儿·雁丘词》便是爱情之绝唱,真善美的爱恋,没有极限也没有缺陷,飞越了时间的局限,拉近了地域的距离,紧紧的永远相连。”郭主任说。
“总之,这首词紧紧围绕‘情’字,以雁拟人,谱写了一曲凄恻动人的恋情悲歌,表达了词人对殉情者的哀思,对至情至爱的讴歌。在我心,《摸鱼儿·雁丘词》是当之无愧的最美爱情诗。”郭主任说。
“说说你的爱情故事吧。”海水集团董事长陈凉说。
“无可奉告。”郭主任说。
“常书记,常小刚,该你说了。”新华社省分社记者高迎春说。
“我心的最美爱情诗,是***的《贺新郎·别友》。”我说。
“请把原背诵一下吧。”高迎春说。
我开始背诵了。
挥手从兹去。
更那堪凄然相向,
苦情重诉。
眼角眉梢都似恨,
热泪欲零还住。
知误会前翻书语。
过眼滔滔云共雾,
算人间知己吾与汝。
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
照横塘半天残月,
凄清如许。
汽笛一声肠已断,
从此天涯孤旅。
凭割断愁丝恨缕。
要似昆仑崩绝壁,
又恰像台风扫寰宇。
重翼,
和云翥。
“说说理由吧。”高迎春说。
“《贺新郎·别友》一词从‘挥手’告别踏火车起笔,写到‘汽笛一声’,把丰富的内容压缩到短暂的瞬间,又用很慢的镜头,把这瞬间的丰富内容徐徐展现出来。”我说。
“整首诗描写了诗人与妻子的离别之情和革命志士的远大抱负,既有缠绵的儿女情长,更有为革命事业的义无反顾,将青年***独特而丰富的情感世界描绘的淋漓尽致,实属我心最美的爱情诗。”我说。
“词的阕,首句‘挥手从兹去’,引用李白的《送友人》诗句,‘挥手从兹去’点化而成。这五个字,独成一句,不但总括全词,而且引出下许多动人情节,为读者展示了一幅幅感人肺腑的惜别图。”我说。
“什么惜别图啊?”新华社省分社高迎春问。
“临别之前,夫妻情意绵绵,跃然纸。‘凄然相向’,‘苦情重诉’,形象地表达了这对为祖国献身、志同道合的夫妻,即将分别难于割舍离愁别绪之态。‘更那堪’三个字,增强了爱侣内心悲戚苦痛之情。”我说。
“‘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情深意切,堪称传神之笔。‘似恨’从‘眼角眉梢’情不自禁地流露出来,饱含着多少人间的爱侣柔情?‘热泪欲零’,情泪欲滴,是以何等的毅力强忍悲痛的心情,没有流下来。‘还住’?不!泪没有流向脸,而是流向心里,心在滴血!多么坚强的性格啊。”我说。
“我不知道你们读到这里,是什么感觉。反正我读到这里时,是潸然泪下的。我读过柳永的《雨霖铃》,里面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之句。其意境、其境界与***的这首词相,的确相差很大。‘知误会前翻书语’,作者知道,从前写给夫人杨开慧的书信,产生了误会。”我说。
“为革命献出全部智慧、才能和精力的杨开慧,怎么会计较呢?‘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与汝’,过去的往事,如云涛雾涌一件件从眼前而过,但算起来人间的知己,惟有‘我和你’,这是对杨开慧情深意切的安慰和崇高的评价。”我说。
“***在白色恐怖艰险的岁月,杨开慧全身心地支持他,可谓难得的红颜知己,革命的伴侣。‘人有病,天知否?’不仅把不忍离别炙热的情感推向高峰,而且暗喻对当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的劳苦大众疾苦的关注。”我说。
“说的好,请继续说下去。”高迎春说。
“‘天知否?’敢问苍天,你知道吗?作者如诗人屈原的《离骚》、《天问》一样,向浩渺的苍穹发问,表达了忧国忧民之情。故而他义无反顾地要远离恩爱的妻子,以大无畏的精神,投入到砸碎旧世界,建立新天地的洪流。以设问句结束阕,不但干净利落,而且增强了词的感染力。”我说。
“下阕,‘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随着作者的笔触,如临其境:时间是清晨,地点是东门、横塘,环境是‘半天残月’、‘霜重’、‘凄清’。在送别的路,这对患难与共的伴侣,足踏凝霜,头顶半天残月,穿过东门外的清水塘,紧紧相依。作者移情于景,描写了与妻子分别时感人的情景。”我说。
“柳永在《雨霖铃》写道,‘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晚风残月。’虽然与作者描绘的情景有相似之处,寓情于景,表达了离情别恨。但前者烘托了这对为革命献身于民众的夫妻的依依惜别的深情,而后者只不过是抒发了个人的小天地罢了。”我说。
“‘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汽笛一声,恩爱夫妻分手,天涯孤旅,真叫人肝肠寸断。唐代诗人孟浩然在《送杜十四之江南》一诗说,‘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借用了其创作手法,将离别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悲痛欲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下而求索’。征途漫漫,黑暗必将过去,阳光一定会普照人间。”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