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浩南说完这些一回头,咦,外籍教练总监怎么又不见了?
这特么二十多个新来的外籍教练又要卡拉来带着娱乐、生活、各种规章制度的传达讲解呢,黑大叔真是有点不靠谱,白浩南吩咐李琳去追问卡拉,自己招呼球员们带着试训的球员去安排住宿生活了,找陈素芬这个体育总监啊。
球员是不能像教练们那样过得多姿多彩的,白浩南现在敢公开提这个要求给自己的队伍了,不过最后叫周波贼兮兮的在后面悄声低语,老油子听了白浩南的话哈哈哈的诡笑,一个劲点头:“可以的可以的,马去办。”
两人分头行事了。
所以休息了一夜,第二天,这五名精力充沛的年轻巴西球员给全队展示了一把,什么叫做足球王国来的暴力美学。
很多人心目的巴西足球都是带着桑巴舞的花哨美妙气息,但实际巴西还有种贫民窟街头足球的凶悍残暴打法,在巴西这是有点非主流的类型,大牌俱乐部里都只有极少数是这种风格,也不怎么受到欧洲青睐,因为要拼身体和强健暴力,欧洲俱乐部会首选非洲选手,南美来的一般都是技术流。
这也是白浩南能找到这种漏之鱼的原因之一。
午太阳还没高温炙烤,有点凉风,白浩南随意挑了两名穿着黑色过膝紧身裤的边后卫安排到替补阵容里,稍微用解说下,翻译同步说给两名边后卫开始向主力阵容发起攻击。
主力阵容都清楚今天主要看这些边后卫成色的,整支队伍都有点刻意放开路,重兵把守边路严阵以待了。
可那连运动衣都没脱掉,只在外面罩件绿色分队衫的边后卫,在后场接到球以后,只是稍微好像把球在脚下踩了踩停顿,这时候还看不出来有多牛逼,被打了预防针的主力阵容这边前锋下意识的想逼抢下,总之是干扰下算是出工出力的打卡啊。
这其实是个不太明智的行为,前锋逼抢要跟队友一起干,才能形成有威胁的高位逼抢,他只是因为听教练说了这些边后卫是挺凶悍的,本能的想做点什么,于是他跟自己后面的队友之间保持的距离被破坏了,他离开了应有的阵型……
然后在这一刹那,那名满头扎了小辫似的黑人边后卫,啪的是一脚!
不是轻巧过人的拨拉,而是传球的力度,这名前锋都本能的回头看了眼,卧槽,那个方位没人啊,双方都没人在那边,然后感觉一阵风从自己面前刮过去了。
直接一脚把球踢出去十多米,然后用自己的爆发冲刺去追!
这特么哪里是过人,是短跑冲刺!
关键是人球结合得非常好,冲刺的绝对速度并不快,但一个停顿一个冲刺轻易的把前锋甩开,再拿球已经在场线,前卫和场朝着他靠近,两人协同防守,啪!
小辫突然抬腿猛抽!
俩前卫场又只能本能的回头看眼球的去向!
这次不是暴力过人,而是直接斜长传过了整个横场,另一边的边后卫已经趁着几乎所有球员注意力都在这个边,高速冲刺越过半场,遥遥的冲着落点过去,他拿到球的时候已经在禁区角了!
后卫再忙着冲去封堵,这名身材粗壮的矮个儿边后卫,从容不迫的拿球闪躲,再次出人意料的顺着禁区侧边线下底,第二名卫扑去,又被他拨弄下球躲过,已经靠近底线了!
动作并不迅猛,是很合理的看准时机躲避封堵,而且一点都不介意被挤到边去。
这时候看台的球员们终于看出来这个矮个儿的意图,他分明是在消磨时间,等着如梦初醒的本方前锋冲进禁区啊。
果然等前锋出现在小禁区时候,这名球员一个反拉,然后轻巧的把球撩起来,带点弧线的朝着球员身前和守门员之间的空隙飞过去!
可惜前锋反应慢了点,更多还是没想到居然真的能说传传,还这么舒服!
看台一片叹息!
可所有人都意识到,这特么真是白浩南说的保姆式边后卫!
整个进攻套路直接越过间的重兵把守,三传两倒进了禁区。
这种高速度、高频率、高质量、高坚决的进攻思路,堪称生猛……
国内俱乐部为什么不搞青训?
其实青训出人才的几率,瞎几把买几个大牌更加烧钱!
好白浩南跟于嘉理这两年投资足球花了多少钱?
光是训练营的直接硬件投资都超过两千万,教练、运营、配套的钱不这个少,只是现在已经逐渐产生造血机能,收入能满足开支了,才没那么大鸭梨。
加盟训练营能赚钱,那说明总公司赚得不多,只不过让各加盟训练营帮忙把外籍教练的成本分摊,前两年的几千万投入回收还很慢。
更不用说过亿资金的桂西训练基地,这个钱短期内别想收回来。
喏,这么大一笔资金,到现在为止两年了,还不能为江州足球俱乐部提供任何球员,从长期来看,起码还有三五年,才可能会有球员打预备队或者替补阵容,而且国内十七八岁能一线队的寥寥可数。
而且注意,是可能会有球员打一线。
三五年的时间青训系统还要不停的投钱,但这三五年内什么都可能发生,譬如金韶华可能因为母亲的原因出国留学,刘大丰可能因为贫穷的原因,被别的俱乐部高签字费挖走,这还是屈指可数很有前途的天赋之星,大多数孩子会泯然众人,变得平庸放弃,不为什么,是踢不出来了。
两年两千万,加起来七八年时间五六千万甚至亿的投入,可能才会撞大运的出现一两个能进国家队级别的青训产品?
这种傻事,在追求高效立竿见影的国人里,没人会做,起码现阶段国能发财,能呼风唤雨的那些资本商人全都是快速累积起来的财富,他们的成功之道也决定了没兴趣花十年时间来等着出青训结果,关键是还不靠谱。
风险太大了!
这么一想亿资金直接购买成名球员多划算?
所以国内畸形的球员身价是这么来的,矮子里面挑高个儿,稍微有点水平的年轻球员能卖出天价来,要不是有外援名额限制,全都买这种几十万美元的外援,更是秒杀青训。
这种情况甚至在高度职业化的欧洲俱乐部也在出现,但好歹人家都有较完备的青训系统,现在有些后来追赶的土豪俱乐部,采用直接购买别人青训半成品,也是十六七岁左右即将出头的好苗子,这种做法其实也是在掐青训系统的韭菜,人家青训俱乐部眼见着要出成绩要卖高价赚大钱,被低价直接给钱到球员诱惑走。
危害其实更大。
欧洲青训俱乐部本来都摇摇欲坠了,可那边立马出台法律,只要私下违规接触青训球员,俱乐部会被罚得痛不欲生,轻易不敢这么做了。
国内呢?
只要提到法律完善,还是换个话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