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浩南当然知道安静是为什么:“你们间有些人可能也很有天赋,但是我明确的说,一旦过了二十岁,很多东西没法练,我们在桂西和江州有个几十家连锁的足球健身心是专门为成年足球爱好者提供这种训练的,蓉都也会开,是有限的提高一些立竿见影的训练项目,但是要想把天赋真正发挥出来,出名要趁早啊,朋友们……早点把你们的孩子带来给这些专业的教练们帮忙过过目,今年春节寒假期间,免费的少儿培训班招生名额一百人,先来先得,有天赋的早点启蒙,没天赋的锻炼出一副好身体,起码到了二十岁再热爱足球,脚法绝对在场的各位漂亮得多……”
白浩南去卖跌打药绝对都能赚钱。
天生我材必有用,其实每个人都有天赋。
好像种子的天赋,仙人掌种子和水稻种子的成长培育方法肯定不同,绝大多数人的天赋可能究其一生都没遇见合适的土壤被开发出来。
贫困国家得先求温饱,战火纷飞只要能活下来是万幸,哪里有机会去寻找自己的天赋所在。
所以发达国家往往会宣扬释放个性,开放性的去感受世界,找寻自己最感兴趣也最擅长的天赋在哪里,国距离这个标准还很远,确实是个发展国家,起码很多人一辈子都只能沿着那条既定的轨道前进,包括他们的子女。
但白浩南今天的说法显然是粒种子,种到好多人心里去了。
伊莎都把目光从夜空扯到白浩南身,停留了好一会儿。
而蓉都的业余足球圈,肯定把所有话题都停留在这家足球训练营,包括这个后半程一直哔哔的前退役球员身。
退役球员转行当教练和评球嘉宾的都不少,但白浩南这样轻而易举能把话题提高到人生层面的球员很难见到,而且他在评论场赛过程体现出来的细节化,是最让看过人津津乐道的。
伴随大量拍得支离破碎的视频和照片,连夜形成了热点话题,主要都是蓉都本地足球爱好者在传递:“嚣张还是有资本的,早听说什么叫打得整体,打得有章法,今天算是见着了!”
“说不碾压,但确实是稳扎稳打,然后用局部的几个年轻教练破坏均衡,学到了!”
“对白浩南的看法有点颠覆啊,之前不是说他是个万年替补,场外更是花天酒地的典型国内球员么,今天看起来很成熟很有想法啊,起码思路是很清晰的……”
“同感……”
当然更多是怀疑,没去现场看的都有点怀疑:“演的吧,两个队都是演的,炒作而已,哪有吹得这么神的,这些人都是收了钱吧……”
但是关于那些巴西教练的特写照片倒是很能够证明整个队伍的真实性,真是外籍教练居多的一家训练营,白浩南最后那番话更是被反复传递,有视频录音嘛。
少了一周前义愤填膺的轰动,但更多了几分好和探究的心态,好多人都在约下周继续去看看,每天晚八点到十点的挑战赛也很合适,那快速路边也不堵车,随便骑个小电单也能过去看个热闹,看看这个已经俨然成为蓉都足球圈热烈讨论的话题。
所以第二天不光是来报名擂台挑战赛的其他球队,确实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报名了,人家这教练踢球水平已经是证明了的,不要钱来学一个寒假,何乐而不为呢?
还能有效管理孩子寒假别到处跑呢。
反正巴西籍外教们是没有春节这个说法的,有些心急的家长甚至这几天开始在带着孩子来踢踢球让教练看天赋了。
如果说江州的训练营是因为罗马里奥和小罗的名声让家长们趋之若鹜的集过来,蓉都这回是靠着擂台赛。
冷冷清清的球场立刻热闹起来。
之前还有点挂着神秘面纱的训练营教练队伍也通过这场赛完全展示在所有人面前了,他们赛的视频肯定被反复研究过,反正第二周报名的球队普遍年轻化!
稍微有点足球常识的人都会清楚面对这种半数以都是年人的专业退役球队,最好的破解办法是用生猛快速的年轻球员冲击,反复冲,哪怕不是带着身体接触的恶性冲撞,只要在那么大的足球场能让这些年人疲于奔命,多跑几回能累得不行。
特别是有些专业底子的年轻球员,也类似吉敏那样处于专业队二三线的年轻人相互组队来报名。
不过这第二周出现了个搞笑的事情,第一天晚居然没有球队来赛!
哪怕报名已经满了七支球队,好像都已经意识到故意留到最后一天来赛更有各种优势好处,所以都没想自己抛砖引玉。
结果周一晚坐满了各种观战球迷爱好者,竟然没人赛!
最后是两支没报名的球队自己来踢着玩,训练营也没收场地费,从这个小细节也能看得出来训练营是真的言出必行。
另外两块场地,巴西籍教练带着助教给十多个孩子做指导的场面也是围观重点,只要是喜欢踢球的,多看一会儿能发现人家这教练带孩子是真专业,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侧重点,起码层出不穷的游戏设置看得不亦乐乎,但具体作为什么要这样训练,计划是什么样的,对不起,那无可奉告了,连参加训练的孩子家长都问不到任何东西,免费的这样吗,只负责细心认真的教,没有长篇累牍讲解的义务。
白浩南他们这边倒是经常坐在天台开会讨论,巴西籍教练们只是暂时集在蓉都,很快会编组分开到三家训练营里,现在对国孩子的身体素质、性格特点已经大概有了些了解,所以这种不同于欧美国家,也跟日韩孩子不一样的情况需要做出什么调整,运动医学那位青年学者带着笔记本坐在白浩南旁边,训练营设到蓉都来,获益最大是他,起码他有两个研究生可以在这边进行现场实习研究,相对应的宗明训练营也可以挂蓉都医科大学运动医学专业实验合作伙伴机构的牌子。
陈素芬更全程热切的坐在旁边参与做记录,可惜绝大部分的英语会话她都听不懂,再次仰望白浩南用大量专业术语跟巴西教练们沟通。
大多有在不同地区教授青少年足球训练的外籍教练们给了白浩南很多专业性的启发,应该说白浩南以前很少全面思考青少儿足球培训的细节,基本都是他这几年在东南亚自己摔打出来的心得体会,外籍教练给他打开了另一扇门,南美教练是如何看待青少儿训练的,最为强势的美国教练又是怎么看,欧洲和日韩教练的看法又怎么样,这些差异是白浩南以前在职业队时候绝对不可能接触到的,哪怕职业队里面的外籍教练,都不可能传递这些信息,因为职业队的主教练都带着巨大的成绩压力,一切都是怎么立竿见影怎么来,谁有闲心絮絮叨叨关于青训几年、十几年的培养之路有什么不同的思路?
运动医学的青年学者年纪白浩南还是大点,据说他们这种青年学者的定义是在45岁以下,也听得津津有味,偶尔还能给茫然又可怜的陈素芬翻译解释几句,实在是能主要说的是白浩南,他的专业词汇量太特么充足了:“老白可以啊,这几年真是没有白费,但我觉得他最大的优点还是在于吸收,他并不固执,只要是朝着他前进的大方向,别人提出来的建议都能很认真的吸收,然后完善他自己的理论,并不完全是书本那些教条的东西。”
陈素芬只能说:“聪明,他从小聪明!”
青年学者笑着摇头:“聪明的人多了,但能做到没接受过多少普通教育,却自成体系的少,他要是从小能接受系统的学习开发,可能更有高度,不过现在也不晚,标准的大器晚成……”
陈素芬撇嘴,大器是大器了,晚成还没看出来,实在是她这个大学毕业生在白浩南面前还是有不少挫败感,一直以来对于学历方面她还是挺自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