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可以用角色的一个眼神,或者背景的转化直接推动剧情,有时候一个背景音乐的调整,也能告诉观众剧情有了转变;
可是电视剧不一样,正统的电视剧,包括美剧,需要角色不停的说台词,只要这样,观众才会了解剧情,毕竟转场制作之类的需要耗费不菲的资金。
可是《失恋33天》,情节推动,包括高丨潮丨段落倚重的是什么?
很明显是台词。
而且大部分都是王小贱这个角色所说的台词。
通过各种段子、俏皮话让一段失恋、恢复、重新恋爱的关系变得让人接受。
除此之外,您说《失恋33天》还有嘛剧情?
或者说有什么期待的剧情?
很正常的套路,黄小仙失恋了才明白真爱一直在身边…
爱情都市轻喜剧,连个接吻的镜头都没有!
镜头定格在两人笑着拥抱在一起的画面,电影结束。
汪朔给了一个很肯的评价:“…这电影也只能糊弄糊弄一般观众!”
在他看来,这部《失恋33天》虽然能看,但看了之后啥感触也没有,而且电影的拍摄实在太简单了,夹杂了各种莫名其妙的旁白,与其说是电影,还不如说是小说详解。
“…现在市场吃的是这套!”
冯晓刚倒有不同意见。
“你也觉得这部电影能票房大卖?”
“有很大可能性!”
“…”
冯晓刚对于市场的敏锐性还是有的。
他知道什么样的电影适合观众,当然看得出这个戏看似简单,却包含了卖座电影的三大因素:
第一,有着许辉这么一位票房那个号召力惊人的演员担当主演;
第二,剧情虽然算不多么优良,但至少能让他跟汪朔看进去;
第三,宣传的如火如荼,至少在京城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失恋33天》的宣传海报!
这三个条件加起来,只要不出现什么特殊的意外情况,冯晓刚可以保证,这部《失恋33天》的票房绝对能破两亿,甚至三亿都有可能。
当然,以这些只是冯导本人基于自己的电影给出的市场判断。
他忘了,他的电影受众人群可是远远小于许辉!
或者说,冯导还是小觑了观众对于合格商业电影的需求!
10月23号是个很好的档期,同一天开画的电影有《阿童木》《倔强萝卜》《戏伴人生》。
都是小制作的电影。
《阿童木》略过不提,人家是动画片,观众群都不一样。
《倔强萝卜》绝对是黄博演艺生涯的耻辱,导演田梦明显想走《疯狂石头》的路子,可惜玩不转盖里式的结构,想黑色幽默一把,却只能在台词身下功夫,再加找了黄易、杜海滔这两一个一个扑的演员,及时博哥有通天之能,也只能感叹,队友太CBA,根本带不动!
不过,纵观2009年映的大部分电影,无论是国产片亦或是合拍片,观众明显可以看出一个趋势——大片时代已经过去了!
所谓的大片时代,大约是八年前吧,也是2000年前后,国内的一帮大导演,纷纷转型去拍商业大制作。
原因很简单,好莱坞电影太赚钱了。
1998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14亿元,其美国分账影片票房高达7.85亿元,占54%,而且其仅《泰坦尼克号》一部影片的票房收入达到3.6亿元,占当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的25%。
这尼玛太让人眼红了。
你说是那帮大导演们看着电影市场那么热闹,看着别人大把捞钱眼馋了也好;
说他们身为国内电影的坚力量,眼见外国电影这么迈入国门来大肆捞钱,心有不甘也罢,总之,各种原因都有。
经济的发展,电影市场的繁荣,使得这块市场越来越大,原本市场小,艺术电影有氛围,现在必然要被汹涌而来商业氛围所冲散,这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规律,无人能挡。
顺应它的人,才能生存,进而进步。
还好,炮辉一直都走在市场的前列!
他一直相信,国人最爱看的肯定还是国人自己的故事…
《失恋33天》当然是发生在国人身的故事…
徐静磊的名声很大,许辉的名声更大。
徐静磊早是国内最知名的女导演,甭管是不是吹出来的,但她的名气摆在那!
炮辉呢,已经是公认的最具票房号召力的导演、演员…
两人这算是珠联璧合。
这一切的一切,都使得《失恋33天》映之初肯定会有一帮这两人的死忠粉买帐。
不管是拍的什么,也不管拍的怎样,都会先圈一把粉丝的票。
好郭小四、韩少之类的人,人家本身有强大的的粉丝流量,所以,《小时代》《后会无期》映之初,院线是愿意给很高的排片。
《失恋33天》更是如此,再加提前的内部试映场看片会所收获的极好的院线评价,《失恋33天》公映第一天直接刷下了百分之五十二的排片量。
这是一个很高的排片率。
截至目前为止,国内导演大约只有那三大,凭借多年的口碑和影响力,才能在映初期拿到超过60%的排片率,甚至一度可以拿到超过80%——《满城尽带黄金甲》映的时候,全国院线排片量接近百分之八十,同期映的电影是贾章柯的《三峡好人》,当时携带者斩获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的赫赫威名,也只能拿到百分之十不到的排片量…
除这三位之外,即便是许辉自己当初的那部《那些年》公映最初,也只有百分之三十七的排片量…
资深的电影营销专家高军曾经说过,黑马也是需要跑道的,只有市场空间足够大了,那些有潜力的小成本国产影片才能获得跑道,才能够有机会证明自己究竟是不是黑马。
这两年,不少的低成本电影赚取了高票房,方说《那些年》,方说《疯狂的石头》;
对一下这两位导演,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相对年轻的创作者他们会站在观众的角度去思考:我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产品让观众接受、让观众觉得票价花得更值。带着这样的思路去创作剧本、去导演一部电影,在票房获得成功的几率肯定会更高!
科班出身的年轻导演,在以前的市场和体系下,毕业之后要先进入一个剧组从助理开始熬,熬到副导演,差不多要15年以后才会有机会拍自己的第一部作品!
许辉不一样,生于1984年的许辉身带着80后特有的市场敏锐度,他知道观众,了解观众,所以,纵观他的电影,总会出现让人惊讶的观影热潮。
《失恋33天》我看了,可能我早已过了欣赏都市爱情片的阶段,现在这种类型片儿很难再让我提起兴趣来!站在立的角度,整部电影最成功的还是对白,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太大的亮点…
许辉很聪明的把整部电影的观影人群定格在了都市女郎身,这个阶层的观众是现如今华语影坛最重要的观影群体之一,可以预见这部《失恋33天》的票房不会低于2亿。
提前祝贺许辉,再次以小博大成功!
电影还没结束放映,已经有了一堆莫名其妙的评论出现在了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