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别急,多听我说几句,眼看就该回部队待命了。”何文冲看看表,时间还够,他掏出中南海,给李比达和王大炮递过去,点着后,说了自己掏心窝子的话。
“比达、大炮、杜若、迪莉,你们几个都有梦想吗?”这几个人还真被一下子问住了,心说这半个月没在一块儿喝酒,人家都学会装逼啦?
何文冲弹了弹烟灰,接着说:“傻了吧,真有梦想不会想这半天。既然在思考,说明你们还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当然,哥们儿我也他娘的也是一头雾水,谁知道梦想是个什么东西?中五百万、环游世界都是扯淡的白日梦,那不叫梦想,很多人都和我一样——过一天算一天呗。没毕业那会儿吧,就是瞎玩,说白了大学校园对我来说就是游手好闲的神经病院,而且对很多人来说也都是这样,我们就是游荡在里面的寄生虫。80后被认为脆弱并且没有理想,为什么?因为我们的生活过于安逸、我们的成长环境过于舒适,就拿我来说,工作是爹妈安排的,每月工资不少拿、部队分房子、国家给津贴,衣食无忧,但我并不想总这样庸碌无为,像个行尸走肉的过一辈子!未来是什么?买房买车、娶妻生子、送孩子上学给孩子买房子,离休之后拖着脑满肠肥的肚子四处疗养?”何文冲突然嗓门高亢起来,他颤抖着指着自己的国防绿说道:“这身儿军装,哥们儿穿了快一年了,虽然我还不太明白它的意义和分量,但是我知道一个军人应该干什么!无数次,奥运赛场上,国歌奏响、国旗升起时,那些运动员心里想到了什么,那份由衷的自豪和骄傲我无从体会,但是,我知道我不是一个雇佣兵,这次站出来也不是冲动,更不是逞能,作为一个军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民子弟兵,我知道我的国家现在需要我,我的人民现在需要我,我必须毫不犹豫的站出来。过去,我们肩负着民族解放的使命,现在,我们承担着保家卫国的义务,也许今天的这番话显得冠冕堂皇,但是,在危难面前,这就是我的回答。”何文冲顿了顿,继续说道:“我爷爷战死在抗美援朝的疆场上,比他更早的老一辈英雄先烈坚守革命信仰而将生死置之度外,我不敢说自己有什么信仰,在这么一个浮躁的社会环境下这种话听起来太假,但是,我敢说自己心里有这么一股子忠诚,忠于我的祖国、忠于我的人民、忠于看着我长大的五星红旗,当国家和人民需要我的时候,我会兑现我的忠诚。这就是我报名去抗震救灾第一线的原因。”
何文冲就这样离开了,但那一席话在这四个人心里盘旋、反复,王大炮打心眼儿里佩服这位睡在我上铺的兄弟,他绝对是个拍胸脯说话的真汉子,虽然在感情上也许亏欠着郭灿灿,但是,此时此刻,何文冲做到了一个男人应当做到的一切。
衡量一个男人到底要用什么样的标准呢?对爱情负责,对家庭负责?如果这么看,何文冲绝对不及格,他跟郭灿灿那档子事儿到现在还没理清楚呢,可是,此时此刻,丫穿着军装背着行军包大跨步往前走的时候,帅的他妈一塌糊涂。
谈到信仰和良知,绝大多数的国人都会脸红。诚然,安逸的生活环境让整个社会都在追逐金钱的过程中腐化了,生活中太多的贪官污吏用他们丑恶的嘴脸恶心着我们的视听,但是,这并不代表所有的人都这样,终归会有坚持理想底线的人在危机关头挺身而出、勇往直前,任何国家、任何社会、任何历史阶段都会造就这样的英雄,我们可以抱怨、可以愤怒、可以指责和咒骂,可是,我们永远都不应该怀疑一个爱国青年的满腔热血。
这一刻,何文冲从一个大男孩蜕变成了一个男人,一个敢于肩负使命和责任的男子汉,这次出征前途未卜,他原本想给郭灿灿写封信,又觉得矫情,就算了,毕竟,自己的决定和她无关,他突然想明白自己作为一个职业军人,注定无法带给灿灿一个稳定的家庭、一个长相厮守的承诺,他的一生已经要奉献给国家,虽然牺牲了儿女情长,但是,总要有人站出来为了一个崇高的理想和伟大的共和国奉献自己的生活、甚至生命,那些98年抗洪救灾的英雄们在决堤的大坝前想过自己将性命堪忧吗?显然没有。
好吧,就这样结束吧。何文冲决定在心里珍藏这份默默璀璨的青春爱恋,他心痛万分、倍感凄凉,他不知道该如何去爱一个女人。他有些怕了,怕给灿灿伤害,也怕伤害自己,如果爱情只剩下心如刀绞,还是选择长痛不如短痛吧。
南下的军列已经拉响了汽笛,面对月台上送别的战友,何文冲庄严的敬了一个军礼。他看着远方夜色寂寥的星空,在心里默默地说:“别了,亲爱的灿灿。”
汶川地震最终被修正为8.0级,随着抗震救灾的深入和爆发性灾害的降低,人们对于灾区情况的了解也越来越多,杜若每天都要跟父母通电话,早上一次,中午一次,晚上一次,心里除了默默祈祷就是守在电视机前,越想了解灾区的情况,越是被眼前触目惊心的画面吓得不敢看,映秀是个美丽的地方,她高中的时候还和同学结伴去那儿玩儿,可转眼间,就已经成了一片废墟。
共和国的军人们带着使命感和荣誉感在第一时间赶往救援一线。没来之前,也许还有人满腹怨言和忧心忡忡,毕竟除了何文冲之外,很多部队的官兵都是接到死命令火速赶往灾区,火车不通就坐汽车,道路被破坏就徒步急行军。到了灾区之后,每一个人都被面前的景象震惊了,眼前的汶川荒芜的难以辨认,到处是一片一片的废墟,到处是哭喊声,对于没有经历战火洗礼的一代人来说,这里简直就是世界末日。每一名战士都在心里默默流泪,他们忘记了自己的疲惫、忘记了自己的饥饿、忘记了自己的生死,像发了疯一样救人,此时此刻,在这里,有着太多跟何文冲一样的热血青年,他们把自己的一切都抛在脑后,他们不需要豪言壮语,他们不需要镁光灯前高大的形象,他们有的仅仅只是一份单纯和执着的信念——再多救几个人!再多救几个人!!!
无数战地记者丢下了手里的照相机参与到救援工作,这一刻,一个新闻素材远远没有一个从废墟中拯救出来的鲜活生命更重要,然而一个战士跪地痛哭的新闻照片还是感动了无数人:一所小学的主教学楼大面积坍塌,当时正在上课的100多个孩子全被压在了下面,几十个战士在废墟中抢出了十几个孩子和三十多具尸体,看着那些小小的、带着红领巾却再也无法睁开眼睛的孩子们,战士们一边流着泪,一边不知疲惫的在瓦砾堆里奋战着,顾不上吃饭顾不上喝水,战士的白手套被碎石磨破,有些人的手掌都已经血肉模糊,可他们仍然不知疲倦。有的人累到虚脱,在旁边吸氧喝盐水,可只要能站稳,就马上重新投入到抢险救援中。然而就在抢救到最关键的时候,突然,教学楼的废墟又发生了几次大规模的余震,并且随时有可能发生再次坍塌,进入废墟的救援工作变的越来越危险,这几乎等同于送死。
当时的救援分队总指挥下了死命令,让钻入废墟的战士们马上撤出来,要等到坍塌稳定后再实施下一阶段的抢救工作。就在此时,一个刚从废墟出来的战士大叫又发现了孩子,几个战士听见了后就不顾一切的转头又要往里钻,这时坍塌就发生了,一块巨大的混凝土块眼看就在往下陷,那几个往里钻的马上被其他的战士死死拖住,两帮人在上面拉扯着,最后废墟上的战士们被人拖到了安全地带,一个刚从废墟中救出了孩子的战士跪在地上放声大哭,对拖着他的人说:“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了,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看到这个情形,在场的所有人都哭了,然而所有人都无计可施,只眼睁睁的看着废墟第二次坍塌。后来,那几个小孩子虽然被抢救出来,但是却只有一个还活着,看着那个年轻的战士抱着幸存的小女孩在雨中大叫着跑向救援帐篷的时候,何文冲眼里蓄满了泪水。
就是这样简单而无私的爱,让人性的光辉在这一刻闪耀。
灾难面前,大爱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