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在这样的口号下,社会上“铁姑娘”盛行,她们跟男性同样的着装,干同样的工作,性别在她们身上好像已不复存在。女性像男性一样,大规模进入各行各业。过去没有女工或女工极少的冶炼、机械、化学、基建、交通运输等行业,现在都有大批妇女参加,不断冒出第一个“三八女子测量队”、第一个女炼钢炉长,建筑工程中首次出现女瓦工、女拖拉机手等。
“妇女能顶半边天”和“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的口号不但是当时的性别认识,而且,它已深入人心。直到今天,当我们谈起性别时,我们仍然可以不假思考地脱口而出这样的说法。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有男童子军、女童子军,在日本有男孩节、女孩节,但在中国,我们几乎没有考虑到性别差异的影响,即使是体育课,许多学校也没有考虑到男女不同的体质特点,男女一起上体育课(现在,有一些地区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如北京市从2008年起在初中实行体育分性别上课)。在“男女平等”的大旗下,我们的学校以统一的内容、统一的方式、统一的标准来要求所有男孩和女孩。其实这种“男女平等”并不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平等。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是给男孩和女孩选择的自由,并在法律上保障这种自由。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丁钢等人认为,以政治学意义的平等观念取代了教育学意义上的平等观念,从而导致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使男女生之间的界限变得比较模糊,加之其它因素,最终造成了对男生发展权利的部分剥夺和发展机会方面的不平等。
正是由于人为忽视了自然的性别差异,所以,我们往往关注女孩的平等受教育权,而无意之中忽视了男孩,男孩成为一个被人遗忘的群体,其危机不断恶化而不为人所关注。
我们现行的性别哲学背后可能隐藏着这样一种认识,即性别是可以人为塑造的。实践表明,这种认识是有问题的,这违背了性别形成的规律。性别形成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环境对性别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要以尊重遗传为前提。实际上,性别是人类的第一类别。性别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我们无法消灭它,我们只能接受它,正视它的影响。
治病寻根,在了解导致男孩危机的主因及诸多原因后,我们才能对症下药,逐步改变并消除导致男孩危机的原因。
拯救男孩,首先要改变我们现行的教育。
拯救男孩,父母要先行改变。
拯救男孩,我们的政府和社会也要学会反思,在反思中前行。
我们已经清楚,男孩身陷危机之中。研究者认真分析了男孩危机的原因所在,那么接下去,我们该如何做?
拯救方法之一
拯救男孩,父母是第一责任人
如果您是男孩的父母,您可能焦急。父母该如何做?
——我们无法改变性别差异客观存在的事实,无法否认男孩在中小学阶段暂时落后于女孩的事实;
——我们无法马上改变现行的不合理教育制度,也没有一个现成的、更好的教育制度可供选择;
——我们无法在短时间内改变学校、教师的做法,因为他们自身也是应试教育的受害者;
——我们无法在短时间里让领导、上司和老板认识到许多男人其实还可能有另外一个身份——父亲。
因此,愿意改变且能马上改变的唯有父母本人。父母是对孩子影响最为深远和长久的人,也是孩子的监护人,父母是拯救男孩的第一责任人,父母要做拯救男孩的先行者。
每一位父母,我们能改变:
——改变看待男孩的视角:男孩有缺点,更有优点,男孩更多的是不同于女孩的特点;
——改变对待男孩的方式:当男孩表现胆怯时,不是一味指责男孩,而要让男孩在接受胆怯的基础上学习如何勇敢,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改变对待男孩的态度:对男孩更宽容一些,当男孩在学业上暂时落后时,理解男孩,不放弃对男孩的希望;
……
只有深刻反思并理解自身在抚养男孩时的责任缺失、教养失当,父母才能真正发挥自身的价值。
送给我们男孩父母两句话:
——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
——认识并接受那些不可以改变的;
这才是新时代的父母,智慧型的父母。
一、父亲:从男孩到男子汉的引路人
长期以来,我们总是习惯强调母爱的力量,强调母爱最崇高,但事实上,父爱的力量同样伟大。就像一只鸟两只翅膀、一个人两条腿一样,母爱和父亲是缺一不可,无法替代的。
对父爱与母爱的差别,北京师范大学的陈建翔博士这样论述:我们自古有“天父地母”、“严父慈母”的说法。父亲与母亲在孩子的教育上方式不同,特点各异,作用有别。母性属于“地文化”、“坤文化”,相对阴柔,具有慈祥温柔、亲切文静、细致体贴、注重感性的特点;父性属于“天文化”、“乾文化”,相对阳刚,具有刚毅果断、强健有力、个性不拘小节、注重理性的特点。这样一种阴阳两极性,对于完整人性的养育而言是相辅相成的。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同时汲取父性、母性的养料,才能秉承天地和谐之气,达到感性理性的统一。缺失了任何一方,人性发展都不完整。我们的孩子刚性不够、骨气不足、意志薄弱、没有主心骨;我们许多男孩有“女性化”的倾向、女孩更有“软弱化”的倾向,这都源于父性教育的缺失或偏颇。
……
如果说,母性教育是一种叶根的教育,目标是达到生命的滋润、丰满,那么,父性教育就是一种“主干”的教育,目标是建立人生的“主心骨”,实现生命向空中的充分伸展!
父亲是儿子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父亲塑造了一个男子汉的形象,也是最重要的榜样形象。
父亲是儿子的第一个男子汉榜样
父亲是男孩男子汉气质的源泉,男孩的男子汉气质主要是通过模仿父亲获得的。父亲对男孩性别角色的形成、性别行为的塑造以及性别社会化的完成发挥着至为关键的影响。
男孩对男性的认识,是从父亲开始的。从父亲身上,男孩学习如何举手投足,如何待人接物,如何关爱女性。每个父亲都很容易从男孩身上发现自己的影子,每个儿子长大以后也会发现自己越来越像父亲。在心理学上,不管是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还是认知发展理论,都一致强调父亲在男孩性别社会化中所起的关键作用。
研究发现,充满男子汉气概的男孩,其父亲的教育行为往往是果断的、具有权威性的。相反,如果父亲在家里软弱无能、母亲具有支配性,那么男孩对男性的性别认同就会受到严重伤害,男孩会表现出过多的女性化气质。那些攻击性行为很高的男孩,往往有一个软弱、不起作用的父亲,而那些害羞、自卑的男孩,其父亲大多行为专横、对男孩漠不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