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发育障碍性疾病。自闭症的主要症状是自闭症儿童不与他人交往以及建立正常的社会关系。自闭症患者往往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用语言、表情、动作跟他人甚至父母进行沟通交流。儿童自闭症的发病率约为1—2%。男孩更容易患多动症,国外学者指出其发病率男女比例为3:1—4:1,在我国男女患病率之比为6:1—9:1。
除此之外,还有这样一些事实提示我们男孩心理危机不容忽视:
精神病院里关着的大部分病人是男性;
患情感障碍的男孩人数高出女孩4倍多;
更多男孩需要服用控制情绪的药物。
男孩危机之四:社会危机
不知道您听说过没有:现在的男人越来越像女人,女人只好揭竿而起,越来越像男人。这是大名鼎鼎的童话大王郑渊洁对男人的意见。不单单他,我们也有类似的看法,现在的女人越来越刚,男人越来越柔,这或许是一种变相的阴盛阳衰吧。
关于男孩不男、男孩女性化的种种评论早已引发人们的关注,算不上是什么新闻了。
男孩的社会危机,不仅是指男孩的社会形象被负面的报道所包围,还包括男孩的众多社会问题,比如犯罪等等。我们看到,许多男孩:责任感不够,社会形象不佳,暴力犯罪更多。
男孩的责任感呢?
责任感是男人安身立命之本,责任感是一个男孩成为男子汉的晋身之阶。然而,我们看到一些男孩责任心缺失的情况相当严重。
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2年的调查,当前少年儿童的不良行为习惯,主要集中在7个方面,而“害怕承担责任”就是其中之一,特别是在做人方面和学习方面,责任心尤为缺失。
中国社会调查所(SSIC)在北京、上海、湖南、广东、湖北、辽宁等地对1000位公众就关于“青少年责任感的问题和公众的看法”进行问卷调查。当被问及“您认为当今青少年的责任感如何时”,13%的被访者表示非常差;32%的被访者表示比较差;29%的被访者表示一般;17%的被访者表示比较好;9%的被访者表示很好。从数据看出,多数公众认为当今青少年的责任感比较差。其中,21.7%的被访者表示,现在有许多青少年根本不知道什么叫“责任”,在面对问题时,只会想让别人对自己负责,从没有想到自己该对别人负责。
现实生活中,责任心缺乏的男孩随处可见:
有些男孩,习惯于依赖父母,久而久之,他们的能力弱化了,变得更加依赖父母,认为父母养育自己天经地义,却没想过要感恩、要孝顺养老,甚至达不到自己的目的弑杀父母,禽兽不如!
有些男孩,放弃了学习的责任,中途辍学,混迹于街头,无所事事,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有些男孩,放弃社会法律、道德的责任,只顾自己享乐,不管他人痛苦,艳照门、七十码、黄赌毒等等现象不时发生,社会风气日益低下。
缺乏责任心的男孩,长大后可能变成缺乏责任感的男人,这样的男人自私自利,胆小怕事……我们不敢设想,当中华民族陷入危难境地时,这样的中国男人会如何反应。
男孩,更高的暴力与犯罪!
尽管不愿意,但我们必须承认:男孩是一个更容易卷入暴力和犯罪的群体。
未成年人犯罪被列为环境污染和吸丨毒丨贩毒之后的第三大世界公害,而在未成年犯罪群体里面,男孩绝对算得上是主力军。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7》的数据,在我国的工读学校中,男生9090人,女生只有1245人,男生所占比例是女生的7.3倍还多。
男性比女性有高得多的犯罪潜能。著名的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曾做过这样的断言:威胁社会秩序的不是暴力和犯罪,而是男人。学者戴特.奥藤有感于男性的高犯罪率,在《男性的失灵》一书中干脆用《犯罪,你的名字是男人》作为其中一章的标题。
到此,男孩的四大危机终于贴完了,大部分转自《拯救男孩》。
男孩这四大危机,本人感觉的确存在,或许还不止。因为在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时刻与学生接触,许多男生的言行举止不断地佐证了该书列举的现象存在和数据的正确。或许这些现象和数据被激化、放大,但放眼世界,中华民族还不够强大,中国如今社会矛盾重重,真正的和谐,民主,需要我们去努力,需要如今的男孩健康成长,将来担负起振兴的重担。又或许,探讨男孩问题使我们能未雨绸缪而不是杞人忧天。
题外话:
五一小长假,带孩子爬一天山,做一天作业,明天再准备游公园,让孩子多玩一点,毕竟他还是爱玩,天性。也趁机多贴一些内容。
接下来有空会继续贴造成男孩危机的原因。
男孩危机成因之一:现代教育
大多数孩子在3岁以后就开始进入幼儿园,此后十几年中,他们大多数时间在学校中度过。从时间长度上来看,儿童一周有5天、每天有5—8小时在学校。如果以每年40周上学来计,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至少在各类学校中度过15000—24000小时,这个数字展示了当今学校在个体发展中所具有的极其重要的地位。
一个教育体制的好坏要看它是否有利于孩子的个性发展,使男孩和女孩的生命潜能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或许这个标准有点苛刻。但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就是拿同一个标准去评价所有的孩子,不管男孩还是女孩。男孩和女孩不同,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却常常漠视男孩和女孩的差异。
男孩危机现象的普遍性也让研究者意识到,这并不完全是某一所学校、某个家庭、某一位老师或父母的问题,而是某种错误的机制或制度使然。现代学校教育体制对男孩并不友好,它在某些方面甚至与男孩的天性背道而驰,“乖女孩、坏男孩”并不是生来就如此,原因之一就是学校的教育制度造成的。
研究者认为,现行教育制度是一种工业化的教育制度,它往往漠视性别差异的存在,忽视男孩不同于女孩的特点,甚至把这种特点当作缺点来看待,从而阻碍了男孩的发展。现代教育,尤其是应试教育,在教育和教学的多个层面对男孩都有伤害,如教学内容忽视男孩的优势领域,教学方式与男孩的学习方式不匹配,教学评价机制更使男孩甘拜下风。
一、现代学校教育,对男孩发展不利
男孩和女孩不一样,但在教育过程中,学校教育却常常漠视这种差异,对于体内有高出女孩15倍之多的**素的男孩,却要求他保持与女孩一样的规矩,不要打打闹闹。于是,有许多聪明好动、精力充沛的男孩往往不受学校、教师的喜欢,老师们往往更喜欢那些听话的孩子,而男孩由于天生叛逆,往往被老师看做不服从管教,被老师从好学生的名单中去掉。
学校教育,偏离了教育的核心目标
教育的核心目标,应该是让孩子充分享受身体和心智健康成长的乐趣。但现代教育制度,是一种工业化教育制度,工业化时代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决定了现代的学校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已故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先生对此感叹:跟蒸包子一样一屉一屉的,出来一个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