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连续三年,本市中考男女生的平均分相差达20分……复旦附中高二年级男生李申儒花了数月时间研究“男孩危机”,并建议实行动态评价来破解这一难题。

2007年中考,男生平均分为431.69分,女生平均分为449.29分;2008年中考,男生平均分为471.5分,女生平均分为491分;2009年中考,男生平均分为483.84分,女生平均分为505.19分……李申儒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市教育考试院获得的一系列数据显示,女生在学业成绩方面占绝对优势。

男孩真的面临危机了吗?李申儒调查发现,93.01%的男生认为存在“男孩危机”这种现象;6.09%的男生认为根本不存在“男孩危机”。“男孩危机”的认同度与男孩的年龄成反比。在认同出现“男孩危机”的人群中,一致的看法是“男孩危机”只是部分危机,主要体现在学业方面。

同时,高达99%的被调查者认为,当今的学校教育有利于女生发展;76.48%被调查者认为,当今学校教育压抑了男生的发展。“男孩危机”主要表现为学业危机,其背后是教育危机和评价危机。

如何才能治理“男孩危机”?李申儒建议,教育部门应改革现行评价体制,以综合评价取代学业评价,以能力评价取代试卷评价,以动态评价取代静态评价。

此外,“男孩危机”的破解,更需要男孩自身力量的发挥。男孩在定力、专注力、协调性、计划性、主动性、正确评价方面存在缺陷,所以学习成绩不及女孩。但是,男生不应该过分强调“男孩危机”,这会加重男孩的消极心理暗示。“男孩危机”的有效治理方案是男孩应当克服自身弱点,立足小处、着眼大处,立足当前、着眼未来。

简单跟大家说说我带的班级情况

我08年带的这个班是初中生,到本学期快两年了,现在是初二。这两年中,学生来来去去,个中有许多变化,我有体会。

初一开学时全班人数54人,男生33,女生21,到现在全班人数48人,男生27,女生21,“人数”凋零了,这里面既有转学、缀学走的,也有转学来的。减少的学生大部分是转学走了:转学的女生,转学的原因是随父母搬迁,异地上学,属于正常转学,只有一个女生例外,原因是受不了班上男同学的欺负;大部分转学的男生,转学的原因是不适应寄宿生活,经常违反纪律,最后家长都选择为孩子另找非寄宿的学校。其中有两个男生缀学,外出打工,不愿意继续留在学校读书。全部转出的男生,可以说都是“问题”学生,转出的女生都是成绩较好的、听话的,甚至有一位是原班长。

初一开学时,班长、学习委员、文娱委员、生活委员是女生,副班长、体育委员、劳动委员、纪律委员是男生,男女平等。到如今,所有班干清一色“娘子军”,无一男生愿意担当班干(曾试过强扭瓜,可惜不甜)。

学习方面,每个学期段考期考,成绩前十名的女生至少占七位,前两名一直是女生。纪律方面,在课堂上,做得最好的是女生,违反课堂纪律的男生比女生多。在课间,女生多是三五成群,七嘴八舌,口水乱飞,整个八卦“电台”。好动出问题的多是男生,初一时最多,天天小打小闹,导致小伤小痛,连着课桌椅也跟着“受伤”;在文体方面,黑板报原先还有男生参与,第一期过后全由女生包办,原因是男生的字、画只能影响“班容”,每次校级文艺表演,男生四处逃窜,试过抓壮丁,上台后就一个成语:惨不忍睹,不得不全上女生,效果立杆见影,一等奖没少拿;每次的校级运动会,男女各六人参赛,女生拿本班得分的三分之二,最后连体育委员都被迫换成女生。

总的来说,进入初中后,在各方面我这个班仍然是女生占优,男生堪忧。

造成这样的结果,不是我不努力,不是我不想办法。只是在如今的教育模式下,我无奈、无能。希望我这个班的情况是个案,不是普遍的。可我再看我学校各个年级、各个班,哪个情况不是类似?!希望我所在的学校是个案,不是普遍的。

男孩的第一个危机:学业危机

男孩危机之一:学业危机

20年前,校园算是男孩的天下,不管大中小学,男孩在各个方面具有压倒性的优势,男生的学习尤其是理科成绩远远超过女生。但现在的校园已今非昔比,女生的成绩越来越抢眼,男生的成绩却越来越让人忧虑。

一、大学,女生表现更出色

国家奖学金:阴盛阳衰

奖学金是对大学生在校表现的综合评定,学习成绩是其决定因素。国家奖学金是我国最高水平的大学生奖学金,除8000元的高额奖金之外,更是一份难得的荣誉。我们看看男女生的表现:(数据来自书本《拯救男孩》)

二、大学,“女生潮”漫卷校园

如果奖学金比例反映的是学业“质量”指标,那么,在校大学生人数可以被看做是学业“数量”指标。最近几年,“高校女生潮”可谓是来势汹汹,许多大学历史上首次出现了女生比例超过男生的情况,而且这一趋势正从语言类、师范类院校逐渐向综合型大学蔓延。

--1998年,北京的高等学校文科招生中,达到第一批录取分数线的2657名学生中,女生为1970名,占到了74%。在男生传统的优势项目理科中,这一比例也达到了42%。

--2002年,中国政法大学的女生数量首次超过男生。

--2006年,在复旦大学录取的3871名新生中,男生1847名,占47.7%,女生2024名,占52.3%,这是该校历史上女生比例首次超过男生。

--2007年,中国人民大学录取的新生中,女生约占55%。

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字表明:1995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在校生中女大学生的比例仅为35.4%,到2007年,女生比例已增至49.12%,成人本专科在校生中,女生比例为52.31,已超过男生。一方面我们对这些数字感到欣慰,因为这说明我国在教育性别平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另一方面,我们也对男生的处境感到担忧,因为照此趋势发展下去,用不了几年,女大学生的人数将很快超越男生,从而导致新的男女比例失调。

三、高中,男生弱势凸显

很多人会根据自己上学时的经验想当然地认为,高中时男生还是有优势的。如果说高中男生有优势,那也是很多年以前的事情了。从高考状元和高中会考成绩来看,高中男生也“雄风不再”了。

高考状元,女生“称雄”,男生“低迷”

我们不主张宣扬高考状元,但是对这一群体的研究引人深思。

——2000年,北京大学录取的状元中,女生占55.9%;2001年状元女生占65.6%。

——2002年,北京大学录取的36名文科状元中,女生28位;理科8名状元,男女各半。

——在北京市和上海市,从2006—2008年连续三年的文、理科状元均为女生。重庆市自2000—2008年,连续九年的高考状元中,19人里仅有4人是男生。

家有男孩,男孩的教育不容忽视》小说在线阅读_第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朝六晚十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家有男孩,男孩的教育不容忽视第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