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1945年8月伪满洲国政权随阒日本战败而土崩瓦解。仓皇出逃之前,傅仪从众多国宝中精心挑选了一百二十件精品中精品随身携带逃往通化大栗子沟。其余大量珍贵书画、古藉善本书都被遗弃在新京(长春)帝宫的小白楼中。

一个傍晚,一名在小白楼外值勤的禁卫军发现了堆在这里的大木箱以及里面存放的书画和善本。虽然他并不知道这些都是中国文明史上最稀罕的珍宝,但还是偷偷将一些书画带出了帝宫。

不久消息传开,一场对国宝的劫掠开始了……

1963年4月,一个东北小伙来到北京荣宝斋,用一粗布包裹,送来一堆破烂书画残片,有些碎片只有指甲大小,没想到竟有有心人收而藏之,纹丝未动。经过专家仔细拼接、抚平,竟然有元代大书法家赵孟畹热说墓φ婕�37件,有些残片与故宫所藏残品正好吻合,终于合璧。

一年后,即1964年3月,又是这位青年,拿着一个布包行色匆匆地迈进了北京琉璃厂荣宝斋的大门。当值的店员王大山打开包裹一看,顿时被包中的物品惊呆了。一个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布包里,竟然有字画作品30多件。王大山从中发现了很多国之重宝:如有苏轼题跋的李公麟《三马图》、北宋范仲淹《师鲁二札》的残缺部分等等。这些国宝,都是以前曾经听说,却从未见过的。王大山一件件翻看着这些东西,突然,他发现了一件作品,不禁心中一震,手都有些发抖了,原来他看到的正是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的《苕溪诗卷》!

由于这位年轻人未留下真实姓名和地址,当荣宝斋后来赴东北准备以2000元再次酬谢时,竟未能找到其人。

那么,这位男青年究竟是谁呢?1996年3月30日,哈尔滨《新晚报》记者圆小铃寻访到了那个青年及其母亲,解开了重重谜团。

计划所写内容:

在伪满洲国帝宫内有一座不起眼的二层小楼曾经隐藏着一个惊天秘密,无数价值连城的书画古籍善本尘封在这里。一个人的贪欲,导致了中国文物史上的一场巨大浩劫!一个伪政权的倒台最终引发了一场夺宝风波。一时之间,帝宫夺宝拉开序幕。从帝宫流出的国宝成了“东北货”。这些“东北货”也点燃了长春原本并不繁荣的古玩市场,古玩商、国民党军政要员纷至沓来……《清明上河图》、《苕溪诗卷》、《文姬归汉图》……诸多国宝历经了怎样的一番不玉凡的经历?几经辗转之后无数稀世珍宝历经劫掠还能得以回归否?有哪些已经失去,又有哪些在何处?几代人的奋斗,一个共同的梦……本书根据史料加以适当虚构局部细节再现这段历史,揭秘这段历史背后不为人知的秘密,从而让国人记住历史的沉痛教训。

背景资料:

1911年辛亥革命后,溥仪退位,不久即开始陆续盗运国宝出故宫,存放在天津英租界;

1924年11月15日,溥仪被赶出故宫;

1925年2月,溥仪进入天津日租界,并开始变卖大批国宝;

1932年4月,溥仪进入长春伪满皇宫;

1935年,国宝被从天津运至长春,放置在伪满皇宫后院的小白楼内;

1945年8月,溥仪从长春逃至通化大栗子沟,部分国宝在当地散失;后溥仪在沈阳机场被俘,随身携带的国宝被查获。溥仪出逃后,伪满洲国士兵哄抢小白楼,大批国宝毁坏、散失。

MARK001

第一章仓皇出逃

1

被赶出紫禁城的溥仪在居住在天津租界张园和静园,一直郁闷和心有不甘。想想也是,大清国就这么在他手上说没就没了,这是多大人生的悲剧。我想那时的溥仪天天唉声叹气之后要自言自语的一句话就是“不孝子孙愧对祖宗在天之灵啊”!

溥仪梦想着能复辟,能第三次登上龙椅号令天下。

有梦想的溥仪是痛苦而焦灼的,他不知这梦想和痴心妄想有多大的区别,或许就是一码事,此生休矣。

但是有个叫土肥原贤二的日本军人改变了溥仪的命运,还真把他给第三次送上了皇位。只不过这次不太顺,准确地说日本人不同意溥仪称帝,而只能是伪满政权的执政者。不过三年后的1934年3月1日,还是让溥仪梦想成真了。这回不叫“宣统”改年号为“康德”了。“康德”是康熙和德宗光绪的缩称,意在纪念,并寄托了祗承清朝基业之愿。单从这点而言,溥仪还是努力地想做个满清的好子孙。

溥仪的皇宫不能叫皇宫,叫帝宫。

因为日本人不同意,他们那有天皇,比康德皇帝大,康德受天皇管着,怎么能和天皇住一样名称的房子呢。溥仪想,不叫就不叫吧,改下名而已,意思变不了多少。

再说说伪满洲国这帝宫。

其实就是当时长春一座最现代化的建筑吉黑榷运局(从事盐业贸易,也称“盐仓”),后经过多次扩建才有了帝宫的模样。整个建筑群的建筑风格并不统一,既有中国古典带廊瓦房,又有日式的楼房,还有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光这帝宫就没法和祖宗威风凛凛而庞大的紫禁城相提并论。但溥仪不这么想,好歹还能继续当皇上,这比什么都重要!

伪满洲国帝宫位于长春市东北角,占地13万多平米,可以说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宫殿。

伪皇宫正门叫“莱门”,西侧大门叫“保康门”。皇宫分内廷和外廷两部分,内廷是仪及其家属日常生活的区域,是溥仪及其后妃居住的地方,主要建筑有缉熙楼、同德殿;外廷是溥仪处理政务的场所,主要建筑有勤民楼、怀远楼等建筑。其中勤民楼取清室祖训:“敬天法祖,勤政爱民”之义。为一幢二层方形圆楼,中为方形天井,是仪处理政务、接见日本关东司令、外交使节和伪满官吏的地方。勤民楼,名字取得倒是好,但与现实相比则有点搞笑的意味,因为溥仪在这楼里没少干丢大清祖宗脸面之事。西院还有特设的御用防空洞。除此之外,在伪帝宫东院的同德殿后面有一座不起眼的灰砖砌成的二层小楼,由于外面刷过白灰而呈现白色,人们习惯地把它称为小白楼。溥仪从天津带来的国宝级古字画都存放在这里。本文所陈述的一切故事皆源于此楼。

这座“小白楼”是一幢二层日式钢筋水泥楼,建于1938年,当年是日本人为溥仪修的保存善本图书及古玩字画的库房,内存藏品总数约1300件,对外名曰“图书馆”。

虽然藏于小白楼中的这批宝物是由日本武装押运到长春,可是并没有打开过,也不知道里面究竟装的是什么,溥仪本人也很少对外人提及此事。而日本殖民统治者只要溥仪能够老老实实地做一个听话的傀儡,对他私人所藏的财物,并不在意。所以小白楼里的国宝,尽管谈不上保管文物所需温度、湿度等的严格要求,但倒也一直安然无恙。

在这座帝宫,伪满洲国存在了十四年之久。

1945年8月8日,苏联照会日本,将于次日对日本宣战。随后苏联红军攻入满洲,以高度机械化的绝对优势击败关东军和满洲国军。

MARK002

在这座帝宫,伪满洲国存在了十四年之久。

1945年8月8日,苏联照会日本,将于次日对日本宣战。随后苏联红军攻入满洲,以高度机械化的绝对优势击败关东军和满洲国军。

1945年8月9日上午,日本关东军司令官山田乙三表情凝重地正式通知伪满国皇帝溥仪:由于苏联对日宣战,日军迫于压力决定“退守”南满,叫溥仪也必须在当天动身去通化。在溥仪印象里,老头子山田乙三平时举止沉稳,而那天他语气急促,显而易见是大事不妙了。虽然溥仪心里早有预感,但幻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总让人难以接受。溥仪没有狂啸,也没有反抗,该崩溃的都已经在这之前想到了。现在该沉默下来,冷静地想想自己的后事。

溥仪从这天夜里起再没有脱衣服睡觉,他的袋里总放着一支手枪。

国宝浩劫1945》小说在线阅读_第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古董商谈古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国宝浩劫1945第1章

书籍
上一章
1/62
下一章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