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水列阵,一战而决,从此无可退之地。因为,杜宇成这一次志在必得。
指导员没拿那张纸,只是拿起电话,拨了一个号码,然后反馈道:“股长,我问过了,他不太想去……”
中午,股里的助理(前任副官)来找杜宇成,张口就问:“那么好的机会,为什么不去?”
“我考研究生!去了基层连队,不管是主官还是副官,就算是排长,自由的时间都太少,复习会耽误了。”
“谁跟你说是基层单位?机关好不好!”
“场站机关?我去了能干什么?算了,我考研的。”
“场站机关叫你去屈才了。这次是大机关!”助理急了,“管着好多单位的大机关。昨天,上面机关的于主任打电话找股长,问有没有不错的专业干部,他那里有个助理正好调走了,缺人,想找本专业的上去帮助工作。本来股长想让廖哲伟去。几个干部里面,股长最喜欢廖哲伟,他敢想敢干,有魄力,跟股长倒是挺像的,所以股长很关注他,什么好机会也想得到他。不过这次,你运气好,因为他不会用电脑,股长没办法,就轮到你了。结果指导员今天上午回电话说你不愿意去。”
“他问我愿不愿意去肆云场站,没说是机关啊!”
助理道:“什么啊,我明明听见股长跟他说的是机关。这个指导员,怎么这样啊!呵呵,跟你结仇了?”
杜宇成道:“是我跟他结了仇,我主动的。”
“行了”助理说,“别跟我这儿绕了。这个去机关帮忙的机会很好,去了能接触到很多人,而且是业务机关,你学这个专业的,对口。在团里,很多业务你都接触不到,因为这不是咱们单位的主要任务。可要是到了上面的机关,分工很细致,都是靠专业素质,你去了,肯定能发挥作用……”
虽然助理说了很多,帮杜宇成分析了形势,可是杜宇成还是一根筋地说:“可是我想考研。已经准备大半年了,这次一定要考的,去机关不太……”
“死脑筋!气死我了。我告诉你,去了机关,你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啊。大不了把你那些书都带上好了。人家机关不像是基层,每天按点上下班,没有太多的强制性集体活动,周末正常休息。当然,你去肯定是要经常加班的,但是总体上时间比基层充裕多了。你在连队,找个安心学习的地方都难,到了那边,办公室里条件就很好。你自己看,说不定去了那里,认识些干部口子的人,今年报名就不需要费劲了,指导员想怎么对付你也没有办法。这就是上层路线……”
这次的分析倒是真的正中杜宇成下怀,打消了重重的顾虑,于是他道:“那,你的意思是,去了有利,可以去?”
“去。实在不行,两条腿走路,工作和学习都不要耽误。但是你记住,去了之后你找个脾气得改一改,别跟对指导员那样,不然你就彻底完了!”助理说着。
杜宇成点头,看来,还是有岔路口啊。
做通了杜宇成的工作,助理回去跟股长报告了。下午,值班员接到电话,说是股长让杜宇成去股里。
到了办公室,股长就问道:“听说你准备考研呢?”
杜宇成承认。
“我听指导员说,你不是想转业么,还考研干什么?”
这句话让杜宇成真是有口莫辩,说什么啊,说了也是白说,于是不啃声了。
“我推荐人去机关,干不好工作没关系,大不了被人家赶回来。可是要是人品不行,政治有问题,那就让人看不起了,你懂我意思吧?”
杜宇成点头。
助理这时候凑上来说:“股长,杜排很不错的,人很实在。有些时候,也不能光听指导员的。他那时候不是还说我不好好工作,也不适合到机关工作么?这个评价也不怎么准确……”
“嗯”股长没表态,“杜宇成,去了好好干,干的不好被人家赶回来,看我怎么收拾你!”
杜宇成心想,刚才还说赶回来没关系,现在怎么改口这么利索,什么情况啊,这是。
于是股长给了一个电话,道:“回去收拾收拾东西,明天的火车票,这个是机关办公室的于主任电话,去了联系他。我提前跟他打好电话,他会安排车去车站接你的。”
“谢谢股长!”
“别给我丢人啊,记住了!说句给你听,男人,心胸要宽广一点儿,不要记仇,过去就过去了,你从现在起就是大机关的考察干部了,层次要提高,要有胸怀,懂不懂?”股长叮嘱道。
“懂的!谢谢股长!”杜宇成知道这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也知道他指什么。心胸,是啊,自己就是有点心胸狭窄才到了如此地步,可不能再犯错了……
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只是这个回转的角落里,只有杜宇成一个人,看着眼前的这条路。想起那些刚刚过去的事儿,想起那一场本不该发生的天灾,想起天灾之后的人祸。
想起这些,也是因为他的人生被动地改变了太多的轨迹。
人生是一个诡异的命题。生到世界上,就是为了生存。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明确的人生需求中,从生存的最基本需求到实现自我价值的最高需求均有涵盖。可是这个最高和最低之间,人生之中又能获得多少,实现多少?有些人,奔波一生为的就是一个生存,为的仅仅就是存在,也许耗尽一生的精力,都在为一口饭,那点儿钱而奋斗。获取生存的条件而疲于奔命。也有些许人,生下来就获得了最优越的生存条件,他可以大声呼唤,我要实现我的价值,不带一丝的后顾之忧。这也如同是毕业的分配,去了好的单位,就不用太过辛苦的奔波,起码有一个保障。而去了其他的单位,也许就要付出千百倍的代价,甚至还是回归到那句话上,也许,一生的努力也无法追上起步时就已经拉开的那个差距。
世界已经如此,感叹又有何用?
杜宇成回到连队,给父母打了一个电话,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他们。父亲听明白了杜宇成的意思,然后说:“去吧,多见见世面。考研的事儿,也别就轻易放下了。”
听着父亲的声音,半年前家中的景象浮现在脑海里,心突然觉得刺痛。人都说世界上有三件事儿是不能等的,其中所谓最重要的一条是对父母的尽孝,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尽孝道是千万不可等条件成熟了才去做的。可是,自己偏偏要让父母等着,等着能够通过考研,通过上学之后的再一次分配,才能到家人身旁,尽一点儿微薄的孝心。想起了就无比难过,也正是这刺痛,也更坚定自己考研的信念。这一次,择机而动,但是目标,并不会从此淡忘。无论工作再辛苦,考研的复习,绝对不能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