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都是这么干过了的。指导员就这个脾气,谁到连队时间短就用谁用的多。正常,你也别多想。那时候有三级士官调到了我们连,干的比一级士官多,后来也得到指导员认可了。再说,你干这个擅长,指导员是对你放心。”
穆杰这话也是为了安慰一下杜宇成。其实穆杰干的活儿杜宇成干不了,而杜宇成干的工作,穆杰也都能干,应该说,自己并不是不可或缺的人物。知道这个问题,杜宇成更是努力,总要有人干脏活累活的,何况自己途个进步,并且是急着获得进步,没办法,谁让起点低呢?如果一开始分到东域堡,现在肯定早就用起来了,哎呀,先天上的劣势要在后天上付出百倍的努力,却还未必弥补得了。就如同现在社会的家庭背景,穷孩子一辈子努力未必追的上一个富裕家庭孩子的起点高度。没有办法,事实已然如此,谁让你拼爹拼不过人家?抱怨无用,自暴自弃也无用,有时候明知道努力也未必打到人家几分之一的高度,也没有别的选择。何况,努力总有改善的希望,进一步是一步,总比原地踏步过的好些。有时候,拼爹拼不过就只能靠拼搏。有的人,拼搏之后竟然把人家爹拼下去了。可见,拼搏才是文明进步的推动力。
“其实我觉得工作嘛,多干点儿也没有什么损失。我管理方面确实不太在行,性格就这样,交往是弱项,所以让我干你们那种管理,不太行。革命分工,不分贵贱,挺好的。”杜宇成对着穆杰一笑,拿出自己准备的小零食,分与他吃,两人一起忙碌,一起侃侃大山,挺惬意。一会儿查铺归来的宋梁海推门,“老远就听到你俩个的声音,笑的忒淫荡了……”于是笑声多了一份,快乐成了三倍。
瞬间,那种喜欢的和谐气氛就在几个干部之间愈发浓郁,杜宇成很留恋这种感觉。那时候,可以说突然没有了矛盾,也许本就没有。即使战士的刁难只针对杜宇成,可是却与两个排长本身没有关系。他们甚至还帮助维护杜宇成。真是体会到那句话,“相互补台,好戏连台,相互拆台,一起垮台。”协作,就是如此。
那段岁月了,虽然廖哲伟提醒过杜宇成,很多事情不要接手,要学会拒绝,但是杜宇成没有那么做。不但没有做,心中也不觉得自己干得多,比别人多,不觉得被压那么多工作有什么辛苦的。那时候,杜宇成还是鼓足了劲头,奋力向前。何况,还有几个不错的同事。
大家训练那段时间,连队由副官坐镇。副官是技术型的人才,他的驾驶技术、维修技术都很强大。又一次卫生队需要救护车出急诊。刚好那天负责救护车值班的司机找不找到人。副官一边安排人开车去训练场接司机,一边自己拿着钥匙跑向救护车。副官开车到了卫生队,病人和军医人员上车。副官将车开到了主干道上,然后道:“等一分钟,司机马上来。”
军医说来不及了,副官二话不说,自己驾车送去医院。这事儿让杜宇成特别佩服,如果换成了他,肯定搞不定。不知道是对自己没有自信,还是开车技术真不行,反正是干不了。
对连队很多工作,副官表面不参与,可是私底下他费了很多心思。副连长管后勤,伙食矛盾很多集中到那里,他就找何力为,想办法把伙食调剂好。副官担负车场值班时间很长,自己要值班,还要替指导员。基本上一个月就一周出来住,其他时间都在值班室。车辆安排派遣,每天报情况,什么都没无耽误过。虽然他自己讲什么“心凉了”,可是该干的一项不少,心里还是一种热情,坚持。杜宇成特别佩服。
连长抓训练,指导员抓宣传,机关也有意树立典型,连队本来工作干得也不错。几方面结合,竟然让连队的形象有了很大改观。团部内务先进几周连续让汽车连拿走了,起初别的连队还不适应,后来团里有意搞了一个正规化管理参观,带着很多单位的干部到汽车连看内务。那个标准很高的,一下子大家都服气了。其实各个连队的内务都不差,只不过汽车连以前的内务给大家留下的印象太差,所以现在的改变很多,在大家无线降低的对汽车连的标准下,给大家一个很强的视觉冲击,所以效果超级好。那个时间有新兵在,所以干活也猛,有什么公差勤务汽车连都冲在前面,机关都很满意。加上训练工作本来就场面大,那么多车,那么多科目。团领导还几次去训练场看,都觉得汽车连训练组织的有特色,当面表扬。
各方面的造势宣传,加上领导的首肯,一切都呈现上升趋势。
训练工作一直持续到老兵退伍前期才停下来。据宋梁海所,以往的训练都是一个多月,十月份前新训司机都必须到各个连队去工作,除了个别技术突出才能留下。当老兵退伍之后,十二月份才会再抽一批技术好或者有培养前景的战士上来补充。不过这一次似乎有着特殊的需要,新训司机下连队也比以往推迟。要不是因为老兵退伍前期的管理需要,训练工作还能搞得更好。
送走了新兵,连队专门搞了一个几天的小整顿。连长深知,前阵子都是新同志分担了很多工作,现在他们下去了,又是要靠大家自己动手,肯定是内务标准下降,情况有反复。为了这个事儿,继续用老办法整队,严格要求。
情况还好,除了第一天很多同志极度不适应,动作比较慢,其他都还不错。毕竟工作还要干,没有了新兵就自己动手,多干点。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多年来也是这么过来的。有新同志的时候,他们的惰性就会被无限放大,现在新同志都下连队了,他们的惰性又被迅速压缩。人就是这样,有条件想偷懒,没条件也就自己勤快起来。
稍有的反复不造成什么太大的影响,情况依旧。不过退伍前的影响是越来越突出。因为每年都用些走与留的矛盾,想走的怕被留下来,想留的又怕留不下,一个个都开始自己动脑子,一天天心事重重。这个时候组织的需要是第一位的,个人的意愿就没有那么重的影响力了。不过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同志都能让自己意愿得以实现。
每到这个时候,一切工作的中心就是围绕面临复退的同志。每个班排都要重点对这类人员进行管理,尤其是遇到困难、矛盾突出的。连队按照班排逐个分析,干部骨干都要齐上阵,做好管理和疏导。杜宇成负责的五班倒还好,几个第二年兵都是想留下,其他没有面临复退人员,相对轻松。
不过这个时期的政治工作格外重。官兵思想的摸底,战士民主测评,还有走留的上报统计,人员管理一本帐,各类工作集中,任务量大。指导员出现在连队的频率明显高了很多,他带着杜宇成、穆杰着手一项一项抓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