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长一番借机的教育句句都是大实话,没有高深的道理,其中也对去年的工作给出了一个评价,更是提出了要求。培养之用意杜宇成自然心领神会。无论是否在这里工作,在这里奋战,连长和副官还有指导员,他们的帮助和指点也许意在让你更快成长,为他们分担许多,也许意在让你成熟,在哪里都能做得出色。无论哪一个角度,都是对成熟的引导,对人生的帮助。
朱剑当了助理作风还是如同在基层连队那般踏实,器材购置迅速完成,还组织股里的几个修理工加班焊接制作,完成所有器材设施的准备工作。
场地设置完成,组织战士操作。第一天能够通过的就很少,看来难度很高。连长又要求他晚上加班自己写个操作要领和技巧指导。讨教几个老班长才完成这一段操作要领,看来技术确实很重要,这些技巧对自己的技术提高也有帮助。
训练工作成了杜宇成的任务,起码只有他有条件毫无顾忌、专心致志地在坚守着这个岗位。
反反复复,每一次都是重复的工作。训练就是这么单调的事情,虽然杜宇成想了很多办法去化解这种枯燥与乏味。碰杆出现等问题统统要惩罚,罚做俯卧撑,罚做蹲下起立。分组竞赛,开总成绩,分数低的班级要出节目讲笑话,虽然时间紧迫,但是效率必须提高,否则就没有意义。但是情况是在发展变化的。刚开始的训练大家比较积极,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乏味感上升。杜宇成的“小花头”手段一出现,改变了一些情况。可是久而久之,没有了新鲜感,这些措施不能提起大家的兴趣。人就是要不断有新鲜的东西吸引他,否则,那种重复性的工作换了谁都是一种厌烦,只是大家的兴趣持续时间不同,大家的烦躁感产生的先后有别,只是大家对于烦躁的表现程度不同。在这种情况下,杜宇成也很烦恼。能想到的手段都想到了,可是效果还是不好,自己的脑子无法再创造出那么多新鲜玩意儿吸引着大家去训练。拿这个话题和副官交流过,副官道:“太人性化了吧,我的书生排长。训练没这么费脑子,又手段提高他们的兴趣的就提高,没有别的办法也不要再难为自己了,就是要强迫他们去做。这个没有商量,要想战时少流血,那就要平时多流汗。训练是个苦活儿,我们还是技术兵种,你跟老陆的步兵、跟武警比比看,人家那是打出来的,练出来的,真的是流血流汗掉皮掉肉,训练还有伤亡比例的。没有办法,军队就是这样。”
想想几个月前聂处长的方法,高压强制训斥责骂。如果他当时不这样做,也不会有最后的成功,也不会让整个展示过程精准而万无一失。如果他当时换一种方式,也许达不到整个效果。再趣味性的手段也会有腻的那一天,在没有更好办法的情况下,必须使用强制手段。
为了训练,狠下心来。
硬着心肠去做,不给好脸色,该批评就批评。杜宇成自己的性格并非如此,却要装作很强势很不讲人情的感觉,自己就很拧巴很纠结,却不得不这样做。每次都把自己恶心的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回想起聂处长。尽管有人背地里讲什么,他都有承受。自己当初和那些带队干部们是怎么骂着聂处长的,可是当初聂处长又是怎么坚持,怎么再那种情况下坚持下来的。再想想自己带队训练时,在接近奔溃放弃的边缘时,是怎么挺过来的,也就释然了。坚持,坚持就是胜利,自己有这样的经历和体会,就更要坚信坚持的力量。
内心的鼓励,可以支撑你走过一段艰难的路。当你又想放弃的时候,只有再次寻求内心的鼓励,用那种信念支撑。鼓励这个东西真他妈像是丨毒丨品啊……
经过一个时期的刻苦训练,打基础的阶段到了尾声,设置的几个科目都实现了全员通过,用时一个比一个少,考核验收结果喜人。可是是模拟训练,比如说对头牵引飞机,那是用铁架子按照飞机比例制作的模型,虽然能够顺利通过科目,但是其中有一个心理考量的问题。比较,牵引几千万的装备和一个破铁架子相比,心态是完全不同的。这个心理问题一定要克服。
连长和指导员通过上级多方协调,参谋长还带人考核过模拟操作,可还是等了几天才批准实装训练。那次,两个真正的战机被对头牵引。连队特意选派了经验老道的两个司机,让他们先体验,先尝试,把握大,而且可以让他们摸索总结出经验。连长坐着一台车上,吕振洋负责另外一台车,郑华栋、杜宇成正对机翼的边缘,在两个方向上查看把关。
第一次尝试,所有人都捏了一把汗,因为距离太接近,这一次要找到一个安全的极致位置,不能出问题,也不能浪费一点儿空间,车辆外侧都规定了边线。因为只有在极限情况下能练好,实战时相对宽松的标准就更加容易实现了。
车辆拽着飞机接近,缓缓会车,大家都屏住呼吸。接近,交汇、平行……安全通过。
众人一起大口喘气,空旷的训练场上的氧气似乎都不够大家抢的。
第一次通过,连长带着干部和几个司机总结刚才的诀窍,再来。两次、三次。
“吕排,我们两个来一次!”连长道。他也坐不住了,要挑战一下。吕振洋早就想主动请战,可是怕连长不同意,一直忍着,现在终于如愿。
连队两个牵引操作水平最后的干部合作了一把,相当成功。亲身体会过就是不同,连长又提出自己的操作见解,还有几个安全方面的注意事项。“可以了,老家伙多搞几下,把那几个悟性不错的先拉出来,车上车下各个位置都组织现场观摩,让他自己看看,悟一悟,然后给教一下。时间不等人”连长道,“杜排,操作要领你整理,形成材料,人手一份,牵引专业的都必须给我随时看。”
“要不做成手册,小小一本的口袋书,即使进场保障的,一有空都能翻看。”杜宇成道。
“这主意不错,我们的司机保障等人的时候不少,零碎时间都浪费了。你这招实用,还是高材生脑子活!”吕振洋道。
这么重大的训练,还动用了飞机配合,领导协调的相当给力。可是到现场组织的时候,没有一个领导来看。指导员的分析是说领导害怕给连队太大的压力,干脆不管不问。飞行分队要派人现场监督,也被领导挡回去了。参谋长还说:“你们座舱里不是有技师坐着么,好派人干啥?连我们天天保障你们的战士都不信任!”领导的支持力度很大,才有这样的训练机会。
又是一个阶段的训练,随后组织了一次全面的考核验收。考核结束,吕振洋看着成绩,“我看,再来个拉动,我们也能完成任务,下雨也不怕!咱们可以拍着胸脯向毛主席保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