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第二十五章万事开头难

副官倒是把问题看得挺透彻,“牢骚发多了啊!矛盾问题和困难,谁家都有。上面要我们搞战备,意图是好的,再说了,咱们本来应急反应就不行么。你们都看过片子了,拉你过去比比,就是比不过呀。练就是了,练不到这个水平,演习就搞不起来。我听说是全师协同,谁都跑不掉。”

正说着,司机跑过来,“排长,走了,都上车等你们呢。”

三人告别副官,跟车返回连队。

刚回到了连队,副指导员就将收拾好的行李拿下楼。副指导员的箱子还挺大,自己拿着特费劲儿,战士看在眼里,却没有人上前帮忙,还是田辉和郑华栋帮着弄到车场去的。看着这场面,有些不舒服,毕竟是连队干部,和大家处关系处成这样,实在是……

下午,通知文件到连队,是关于准备阶段训练工作的具体安排和要求的。连队召开了干部骨干会,连长和指导员安排工作,大家集体讨论。

这一次有的忙了。

首先要从战备的各项方案预案开始重新梳理,不仅是文字上的梳理,还有实践的操作练习。第二阶段是特殊训练,打破一些保障安全规定的要求,紧贴任务和实战,把训练工作抓起来,练很多实用的技能。当然,按照领导的要求,日常保障工作不能停。第三阶段是结合保障操演,那就是把训练成绩拿到现场去检验,真刀真枪地演练操作。听着就让人觉得没有底,那么多昂贵的装备,一不小心那就是事故,是巨额损失,这个责任谁也担不起。

基调是上级定下来的,要求是上级提出来的,文件下达了,这是命令,必须执行。

大家在一起讨论了一下,别的都还好说,但是保障工作和训练任务的矛盾确实是个大问题。每个人都提提自己的看法。连长和指导员明显是提前商量过这个问题,很快拿出一个处理方法来。削减保障力量,暂时只能让战士们承担更加频繁的出车频率,加快保障速度,然后通过换班的方式将保障组和训练组进行交替。矛盾问题的解决竟然要靠战士的忙碌和效率来分担,谁都不容易。干部进场也进行了压缩,今后几个分队的保障人员和装备全部集中到一个区域,由一个排长进场指挥派遣,其他干部全部投入训练。如果出现战备拉动,再从训练现场抽掉干部。郑华栋也要轮换进场,在他进场保障期间,一排有什么车辆安排,由连长或杜宇成行使职责,根据任务派遣车辆。

具体的调整要求有进行了进一步的明确。连长要求大家下去以后立即组织排务会班务会传达一下调整的情况,各排长要详细筹划,将保障训练的分组,进场安排等规划必须要形成一套准确详实的方案出来,报给连队备案。搞得很正规。

各排开会,杜宇成倒是不知道自己该去哪里了。吕振洋拉着他,“过来一起开好了,顺便帮我想想人怎么安排,一半人保障,一半人训练,怎么安排,你给出个主意。”

“我怎么搞得清楚啊,你带着几个班长一起商量。”

“少废话,走,别以为你不带二排了就可以跟我们撇清关系了,干过一天也是排长,大家可都认你的!”吕振洋硬是把杜宇成到四班的宿舍里一起开排务会。

会议精神一传达,大家都炸开了锅啦。

“现在保障都够呛,一半人训练怎么可能?”

“还有没单放的,怎么可能轮换?”

吕振洋和杜宇成对视,眼神里都是无奈。客观现实摆在眼前,还加上畏难情绪,问题不简单。

吕振洋一贯以粗人自称,可是对大家的情绪体察很清楚,心中也有主意。他一开始做工作,杜宇成就觉得这小子脑子转得很快。先讲命令要求,再分析情况。一句“你们现在嚷什么?就知道讲困难”高压震慑,不许这种畏难情绪蔓延;一句“动脑子想解决办法了么?”质问之后再引导思想的转变;一句“办法总比困难多”鼓励一下,动员大家一起想办法,集思广益。

班长、副班长提提建议,讲讲自己的想法,杜宇成听着每一种方案,想想有什么缺陷和问题。

大家讨论,毕竟比一个人想得全面,考虑的也较为周到。吕振洋也时不时地对每种看法进行点评。

开会的时间较长,大家也都有了不耐烦的表现。再开下去也提不出什么建设性的建议了,于是吕振洋结束会议。回到宿舍里,吕振洋和杜宇成聊着关于方案的设计,两人从讨论到争论再到讨论,循环往复。

吕振洋这家伙,刚开始抵触情绪特别重,副官说了,大家讲了,开会讨论了,他才转变。一旦思想转变,就开始尽排长职责,把会议组织好,全心全力去琢磨这个问题。

没一会儿郑华栋和田辉也上楼到了吕振洋的房间里。几个排长开了一个论坛,探讨问题。可惜没有形成共识。其实对于郑华栋来说,他的日常保障工作跟训练冲突不大,毕竟只有进场退场期间才出车。可问题是,一旦有大型的运输任务,车子跑出去运输物资,换班根本不现实。田辉和吕振洋的情况大致相同,但是意见也不太一致。大家没有达成的共识又不能互相说服对方,于是各执己见,上报连队。

连队又召集骨干开会,讨论方案,最后拍板。民主这个制度很好,但是能不能不通过会议的形式来实现呢?杜宇成讨厌开会,可是问题需要解决,真是麻烦。

进场的安排总算定下来了,紧接着而来的一项大工程,战备方案预案的修订。与其说是修订调整,不如说是推倒重来。这项工作太他妈巨大了,关键是人力也少。副官、副指都不在位,两个主官带着四个排长,一个方案、一个项目推演设计,修改。这不仅仅是写材料,也不是通常的做方案,要结合实际去指定完善。记得那是在去年年初,在东域堡汽车连跟着郑华栋完成全套资料,对往年的预案和方案进行调整,修改动作不大。而这一次必须紧贴任务,按照打仗的要求来,反复推敲讨论,修改完善。材料方面的高人副官不在位,大家干这个活儿就愈发痛苦了。

硬着头皮上。

想起那段时间,大家在会议室里围坐,一摞摞草稿纸,电脑也搬了进去,周围堆着方便面的箱子盒子。针式打印机咯吱咯吱响个不停,一字一句都没有太大的想象空间去发挥,因为只有一个标准,“紧贴实战”,说白了,就是管用,就是好用。那几天都是阴雨天,没有什么任务,老天爷给了大家足够的时候。从白天到深夜,反复在几个问题上推敲琢磨,耗精力费脑子,杀死无数的脑细胞。

兵头将尾——八年排长生涯》小说在线阅读_第23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duyucheng2012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兵头将尾——八年排长生涯第23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