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师者传道
在车上聊了一会儿,杜宇成觉得不到一天的接触就能发现宋宣这个人还真有原则。虽说是混日子,但是混得有水平,还特别谨慎,这样人的是两头不冒尖,既不是表现突出的奋进派,又不是皮罐子破摔的放弃派,就在中间蹲着,故意摆出个高不成低不就的样子,就为了过得舒服一些。现在没有了隶属约束,但是他还有自己的纪律准则。
说着说着,看见一辆油车停到了一旁,田辉从车上下来,腰里挂着对讲机,手里还拿着一部,在前面的小区域里兜了一圈,看看这个,说说那个,还是很负责任的。这时他看见了宋宣车上杜宇成,杜宇成也觉得此时要主动打打招呼,自己毕竟是有求于人。于是他立即下车,可他刚刚下车,田辉就绕到驾驶员那一侧,“你怎么停车的,车距太近了,还有车都停歪了,车头也没到线,赶紧调整。”
宋宣道:“差不了多少,至于这么较真儿吗?”
田辉道:“少废话,快点儿。”
杜宇成知道,像宋宣这种情况肯定会去调整,但是他不说两句争取一下是,并且不是争取未果,他是不会立即行动的。宋宣一脸无奈地发动车,开始重新调整。杜宇成这时来到田辉身旁道:“停车还有这么多规矩?”
田辉看都不看他,“车距,位置,这都是有规定的,太远了浪费空间,太近了不便于快速开动,还有安全隐患。停车整齐也是正规秩序。”
“那还得想你多请教啊!”杜宇成挺谦虚。
“不敢当。你不是什么规定都知道吗?”
看田辉还是那气呼呼的架势,杜宇成知道是自己不对在先,也就不好计较什么,本来也没什么值得说的,两个人四年时间不知道闹过多少回别扭了。有这个心理暗示,他的脸皮瞬间增厚,嬉皮笑脸地道:“我可是山沟沟出来的人,不跟你学跟谁学?再说光知道规定有什么用?要是打仗的时候我对着敌人的飞机背诵《条令条例》就能把他们击落,那我就牛了,不找你教我保障了。”
“吹牛比保障厉害!”田辉的结论就是如此了“想要人教,自己都不知道几点起床,几点进场啊?”。
这句话倒是在理,不过他既然肯指出问题,也就是将紧张局面缓解了。杜宇成不失时机地继续请教保障的情况。田辉也是实在人,也就介绍了许多。从保障的流程开始讲,讲计划,讲安排分工,讲具体实施,讲现场监督指挥。讲了挺多的,然后杜宇成也问了些不懂的问题(大部分都不太懂),田辉也不都回答,就让他自己慢慢看,慢慢学。
田辉的对讲机时不时响起,他就会根据部队对保障车辆的需求,进行派遣和调整。这个工作和刚才看到的吕振洋的工作一个性质,保障大概就是干这些事情吧。
田辉每次介绍多了,就会嫌杜宇成问题多,嫌烦,总拿那句“你自己慢慢学,问那么多有什么用啊,自己看去。”来对付他。杜宇成也知道自己现在是有些招人烦,田辉又不是有耐心的人,只能一次少问一点儿,还可以从其他同志那里了解情况。分散一下,免得他又烦。
在田辉忙碌的时候,杜宇成就忍着炎热,爬上车去找宋宣聊天。宋宣参与这里的保障也有段时间了,一些他所知道的事情,那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并且最难能可贵的是两个人似乎已经交上来朋友,他基本上言多而不厌。宋宣的性格就是这样,所以有耐心。但是一个司机,参与保障的是最具体的环节,很多调度指挥之类的事情,他们只是观其行,不知其中的门道。这些只能日后慢慢学。
这时候田辉接到了对讲机的呼叫,然后过来对宋宣道:“你立即去29号机位。”
杜宇成忙对田辉道:“我跟车去看看。”
田辉很不耐烦,道:“你要去就去,问我干什么,你又不归我股。再说了,有什么好看的。”
杜宇成笑笑,“我是乡巴佬,没见过世面,好奇不行啊!”
宋宣起步走出一段儿,道:“你问他干什么?你们都是排长,兵龄一样,又不是他们单位的,干什么请示他啊!要去看跟着我的车就行了。”
杜宇成道:“我是来学习的嘛,要谦虚。”
“那你跟我学东西,不表示表示,还得我破费,你觉得合适么?”
杜宇成一愣,随即大笑,“你小子要学费啊。”
宋宣颇为认真地说:“那是!这样吧,连队后面走出一百多米,到警卫连那边,有个内场的小店儿,到时候退场了,请我过去坐坐就行。”
“一言为定!”
宋宣将车开近停机位,对杜宇成道:“看到了吗,那些人就是维护飞机的机械师,都是专业人才。”车停到位,宋宣又一步一步地介绍流程,如何用设备,如何进行操作等等。一边操作解说,还讲讲注意事项,特别是安全方面的问题。宋宣心思细,讲起来面面俱到,杜宇成听了一遍觉得能接受的信息量极大。而且近距离看飞机感觉相当不错。宋宣还特别健谈,在加油的功夫就和一个机务干部攀上了老乡,两个人聊得特别投机。那个干部还跟杜宇成介绍了飞机的情况,性能,都是他熟知熟记的内容。
跟着宋宣进行了两次保障,杜宇成逐渐对这个保障的基本流程掌握了,结合在书本上学的机型保障要求,如果回去再翻翻书效果就更好了。
几次零星的加油保障后,飞机开始陆续着陆。保障车辆开始忙碌起来,杜宇成还是跟着宋宣进行保障,尽量多的了解情况。
这时候天上打出了信号弹,宋宣正要上车,看了看天空道:“今天真走运,飞了一个波次就退了,爽死。”
杜宇成倒是有些失落,看了今天运气不佳,不过回去可以利用时间多看看书学习一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嘛。
随着油料补给工作的结束,杜宇成跟着宋宣回到了车场,中途还找警卫拿回了自己的证件。这是他第一次到连队的车场。从里面看车场更大,设施齐全,运输车、吊车、救护车、油车各类保障装备在车库内整齐停放。车场值班室一侧各类房间齐全。杜宇成搞过正规化设置,对车场的设置规定很了解。在峡山,给电瓶充电的房间,存放机油的房间都是混在一起,在值班室后面的小仓库里,极不正规,但是仓库那个破旧的外相,检查组的领导都不知道那里还存放东西,都认为是危房,不去看。而这里的功能间一应俱全,宽敞明亮,设置整洁,标志标牌定位规范,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好看只是外表,关键是实用,设施好功能就好,用起来方便,保障车辆的维护保养都很好实施,条件具备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