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叫黄伟的国防生,打后卫的,技术非常全面,控球技术不错、速度快、弹跳特别出色,能投也能突,第一节比赛就成为了其中一队的核心,发号施令、安排战术样样都能干,很是抢眼。政委还亲自跑去徐之恒那里问他的名字。看得许多发挥不是很好或者说还未被关注的同志心里酸酸的。还有几个比较抢眼的,那是身高出众,满身肌肉的类型,打中锋完全是没问题,往篮下一站,防守是一堵墙,进攻是轻轻松。在杜宇成他们一桌吃饭的外来人辛学亮更是神人一个,他身体单薄,动作也不快,跑动运球都是一般般,但是投篮特别准,他出手的投篮基本全是三秒区以外的,而且一投就进。三分两投两中,第三节才被徐之恒换下场。
四节比赛打完之后,徐之恒就把人带回去,也没有组织点名,直接安排洗漱,准备就寝。很多球员都和他打听自己有没有机会,有没有被选中,他总是笑着回到:“一次比赛看不出什么的。”
杜宇成不是打篮球的料,他只是想尽量将这场比赛当做普通的比赛看,但是他还是做不到。观看比赛的时候颇为关注领导的一举一动,关注谁被领导看中了。
篇外篇:杜宇成的军校趣事(之十六)军容风纪检查(下)
说到这一系列的指定动作,那目的极其明确,首先是伸出手臂,手背朝上,然后接着反掌。这两个动作的主要目的就是看指甲。然后是掀衣服,看看皮带是否是制式的,下摆有没有按照要求扎入裤子内。当然,如果穿的是短袖的夏装那这个动作可以省略了,然后是提裤腿,同时将脚抬起踢出,就是正步的踢腿分解动作,目的是看军袜子和制式皮鞋。
上次说过,这个军袜是比较难找的货,但是军容风纪是躲不掉的,除非那天哪个哥们运气好,轮到学员队值班的美差。这个供求矛盾的解决自然通过其他手段了。由于按照规定,提裤腿和踢腿这个动作是由左脚来实施的,那就让很多兄弟有机可趁。比如说,杜宇成的铁哥们老牛,就曾经创造了这个伟大的设想,就是一人一只军袜分着穿,毕竟只检查左脚,按照检查程序,只要左脚上有军袜,问题就解决了。所以老牛从杜宇成那里借到了一只军袜,然后按照计划实施。经过实践的检验,老牛发现这个方法实在是太管用了,屡试不爽。在无数次的风浪后,老牛还是翻船了,阴沟里翻船了。
一次检查军容风纪,负责检查他们学员队的参谋是个新手,菜鸟,比较紧张。当他开始检查,下达按照检查队形散开的口令时,声音发颤,放在裤缝上的手在抖动。当他来到第一名同志的面前,那个学员按照程序操作,当提起裤腿的时候,那个参谋很紧张,但是很能显示自己的威严,指着这个哥们的右脚说道:“踢左脚,不知道吗?哪个是左?”那这个学员哥们内心极度看不起他,然后还是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伸出了右脚。接着,第二名同志也是踢出右脚,接着……
到了老牛,他很是坚定地踢出左脚,参谋纠正,他强硬地非常有原则地道:“这就是左脚!”参谋指着前面几名同志,然后看着老牛。队长看见了这个情况,大声地命令老牛按照要求操作,老牛踢出右脚,露出雪白的袜子,然后……
被一个左右不分的家伙搞残废了,这是老牛军校生涯中极为经典的传奇故事。
第十七章集训的日子(上)
晚上洗澡还是要排队,杜宇成第一次感到了洗澡的畅快。在汽车连时,天天带着人在外面干活,那个太阳特别毒辣,没几天就晒得脱皮了,脖子上、胳膊上都大片大片的掉皮。洗澡时冷水一浇上去,那就是蜇人地疼。这两天还好,尤其是今天几乎没见太阳,脱皮的地方竟然好了很多,洗澡时少了一分疼痛,多了一分清爽。
集训的第一天过去了,晚上一群刚刚认识的战友在宿舍里东拉西扯地聊着各种各样的话题。一群不相识的人,一起到了峡山,一起面对这个军旅生涯的起点,特殊的生活环境和前途的渺茫似乎让大家的感情更快地融合在一起,正所谓同是天涯沦落人。
融合的其中也能感受到极强的竞争意识,原本是平等的开局,但是因为今天晚上在球场上的表现,似乎已经有一批脱颖而出的人。辛学亮也在不经意之间成为了宿舍内讨论的一个小焦点。这个宿舍内的人全都是非运动人士,唯一一个身体强壮的警卫专业的李政华,却因为先天的缺陷——身高问题而从未参与过这项运动。也许置身余外的人却不会只局限于很轻松地探讨别人。这个单位要想打开局面,需要非常手段,毕竟,这里实在是没多少正经事可做。
几个人说着辛学亮那看似平淡但是却给人极深印象的命中率,说着黄伟出色的运动才华和技术,说着几个大个子的先天优势。大家都没有放过刚才政委对几个人的特别关注,还有说在徐之恒身旁经过时瞄了一眼画了圈的名字。
如果说打篮球就是这里给领导留下印象的第一筹码,那么,他们宿舍中的七个人都是这个方面的失败者。
话题不知怎么回事又扯到了站长和政委的讲话上。吴欣、刘宗海他们都称赞站长实诚,但是武城说站长说这话“不负责”。杜宇成很欣赏这样的领导,他还是设身处地为干部想了,毕竟专业保障干部,在这里,根本没有任务,没有任务就不设置一些保障单位,连专业单位都没有,只能从事别的工作,这不是和院校培养的初衷完全相反吗?虽然政委也讲了,干部改行是进步成长中的必然,改行也一样能发展好,他自己就是例子。但是让这么多人一下部队就改行,比如那个“控导”专业无用论之类的打击,还是让人挺难接受的。
天南海北的聊着,班长李政华不知道是不是还在排队洗漱,反正没见人,自然没人维持下一就寝秩序。杜宇成却听着听着就睡着了,也许是没什么兴趣,也许是因为今天对他来说是失败的,他想早些如梦,早些让今天成为过去,让明天给自己一个希望,一个机会。
第二天上午,按照集训日程安排是两场授课。徐之恒还是提前做了预告,他告诉大家,第二场授课比较有特点,是警卫连的连长张连长介绍基层部队带兵经验。据徐之恒说,张连长是场站基层连队中最出色的连级军事主官,他是士兵提干,然后从最基层干起,没几年时间就当了连长,而且连队带得有声有色,警卫连的兵都是呱呱叫,正应了那首军歌《响当当的连队呱呱叫的兵》。他为新干部介绍带兵经验,对大家的三板斧还是大有帮助的。
由于有了徐之恒的铺垫,大家对第一场主任同志的授课就不太感冒,加上他老人家说是组织干部休假学习,但是根本不是解读,是照本宣科,就是一条接着一条念,比杜宇成在连队组织条令学习时还枯燥无味。大家都盼着主任的授课能够早点结束。
好容易盼到了张连长出场,结果却让众人大失所望。张连长照着稿子念了一篇汇报——《以条令制度做好基层管理》,材料写的好,标题概括,修辞手法不少,但都是理论,一个实例的都没有。而且这个张连长不愧为警卫连长,作风没的说,坐下二话不说就是念,语速还特别快,雷厉风行,几分钟念完走人。不等掌声响起,他都已经走到主席台下了,真是让大家感到郁闷。
这样一来,上午的时间没过去多久,可是内容却已经完成了,有些冷场的感觉。徐之恒站在主席台下,对着大家说道:“张连长最近比较忙,急着回去处理事情。但是他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在咱们场站是数一数二的,大家以后再工作中遇到带兵、管理方面的问题,可以再找他请教。下面还有一点时间,我看这样吧,主任刚才组织学习的干部休假制度内容比较多,休假这个事情也是关系到干部切身利益的,大家有什么没有听明白,没有搞懂的,可以提问,我来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