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卢国正的话,杜玉林也皱紧了眉头,卢国正说的也有道理啊。这两万亿确实不搭啊。。。。。。萧鹏这是搞什么鬼?
“你到底想搞什么鬼?”杨猛也问了同样的问题:“什么乱七八糟的,沙棘果又是什么玩意?”
萧鹏耸耸肩:“你知道三北防护林么?”
杨猛白了他一眼:“你真以为我白痴啊?还不知道三北防护林?”
当年板桥水库塌坝后,有专家跟国家写信提出,为什么有些水库没有溃堤?就是因为这些水库上游的植被保护的好。于是国家开始植树造林,有了在西北、华北和东北建设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从79年开始列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项目,工程规划期限七十年。
这项工程东西横跨近五千公里,担负着北拒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内保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南保帝都等地的任务,这项工程也进入了吉尼斯世界记录。在过去三十八年来,三北地区一共造了1537万公顷的人工林!
不过这个工程也是有个问题,首先就是投入低,三十多年来工程总投入不过一百多亿人民币,还赶不上一段一百公里的高铁修建费用高。。。。。。
其次呢,这三北防护林也有不少争议,比如在一些不该造林的地方造林,例如沙漠、荒漠等干旱半干旱地区植树造林。
以内蒙古为例,自治区一半面积都是荒漠化的土地,像什么毛乌素沙漠、腾格里沙漠、库布齐沙漠都在三北防护林的建设范围内。
而沙漠、荒漠化的地区种植的应该是适合干旱气候的低矮灌木植物,但是可能受散文《白杨树》的影响,那时候是到处种杨树。
当然,这是开玩笑,选择杨树这样的外来乔木是因为它的经济效益高,成长周期短、种植成本低而且市场需求量大,可当作木材的来卖,经济效益比其他树种高,所以三北地区种植最多的就是杨树,最高的时候杨树占比超过一半!内蒙荒漠里杨树的种植面积也高达40%!
可是杨树尽管好活,但是它的耗水量巨大,而对于缺水的沙漠地区来说,种植杨树绝对是雪上加霜,过度的消耗地下水最终导致人工林因缺水大面积死亡。
所以最终结果就是种一棵死一棵!死一颗再种一棵!去三北地区种植落叶阔叶林?做出这个决定的人高中地理没有学好吧。。。。。。
但是华夏人从来就是有骨气,人定胜天么!继续往里面种,老百姓不喝水也要给杨树喝,可是即使如此,也有大量的杨树死亡。
现在国家有关部门也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正在逐步缩减杨树的种植比例,但是这个事情任重而道远------平原地区多少人靠着卖杨树苗赚钱呢?你突然不种杨树了这些人怎么办?
所以现在采用的办法是混合种植,但是也加大了一些抗旱耐盐碱的作物,比如泓森槐之类,减少杨树等耗水植物的种植。
但是其实泓森槐还不是最好的选择,最好的选择还是耐旱低矮灌木,比如沙棘,沙冬青、红皮沙拐枣之类的,但是这些植物经济太低,国家在种植防护林的时候也要考虑经济效益,所以这些灌木那肯定不是好的选择了。
萧鹏想的也是很简单:你们不愿意选?我来帮你选!全种上再说,先把水土流失的情况控制住在想着经济效益再说!
拿着倭国人的钱来给华夏搞绿化,咦,这买卖好像真的很不错啊!
杜玉林他们拿着针管走了,同时还满脸无语之色。
他跟萧鹏说了,全世界的沙棘也没有那么多的数量,如何种植?
萧鹏想也不想的告诉他,没关系,有替代品也可以种植,比如胡杨、沙枣、骆驼刺之类的都可以。但是必须要采用天然品系,至少要使用经过幼化处理的苗木。
三北防护林里杨树死亡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采用的都是扦插、嫁接的苗木。这样的苗木无一例外的都继承了母体的年龄信息,继承多少年龄,新树的寿命就会折损多少年,苗木的自身年龄加上隐性年龄,使得树木的寿命大为缩短。现在城市绿化里很多的绿化树都是扦插繁殖的,树木看起来很小,却已经很老了。
如果是在别的地方种植杨树,长几年就采伐的话,这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三北防护工程是长周期防护林。采用这种的扦插繁殖的树苗,那就不合适了。
杜玉林现在也算是无语了,你这说用沙棘我还能理解,毕竟沙棘果自身就是一昧中药,那胡杨、沙枣、骆驼刺是几个意思?那不就是搞绿化么?直接说就行了么,还大范围种植沙棘。。。。。。
绕这么大的圈子有意思么?
算了,现在说什么也不是他能决定的了,反正他把自己该带的话带回去行了,其余的领导看着办吧。
不知道这件事多少人会头疼。
不过根据杜玉林的分析,这个事情能不能成还真的很难说。
虽说卢国正说的对,这个工程可以解决大量的就业问题,带动运输业、园林业等各种行业,同时还可以改造生态环境,怎么看怎么都是好事。但是这里牵扯的环节实在是太大了。
毕竟这个项目涉及的面太广了,虽说华夏现在重视绿化,但是一个几百亿的项目怎么来做?这个项目真做的话,全国的园林公司都要发财了。那谁赚的多谁赚的少?运输公司用谁的?引水工程做不做?谁来做?是否修路便于运输树苗?今后生产出药物交给谁生产?这些都是问题。
而且核心技术掌握在萧鹏手里,这更是很多人无法接受的!如果国家投了几百亿做这么大的工程,结果回头一看,萧鹏不玩了,这事怎么办?谁来承担责任?
再说了,就算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双方合作这个项目了,利润怎么分配?这些都够人头疼的。
杜玉林也不管了,这也不是杜玉林可以抉择的事情,最后还是把萧鹏的意见以及两根针管上缴国家,你们看着办吧。
最可气的是,萧鹏为了不让门口再那么热闹,还真就跟记者说了,最后的两根血友病治疗针剂已经上缴给了国家,这一下又把全国的科研人员放在火上烤。。。。。。不知道多少人在背后骂萧鹏了。
要说华夏的逆向研发是世界上最有经验的国家之一了,可是却拿着萧鹏的基因修复剂束手无策。连基本的成分都检测不出来,真特么的见了鬼了。可是抱怨归抱怨,还是要研究。。。。。。无数人等着看结果呢。
倒是萧鹏现在没事人似的天天在家里哄孩子陪媳妇,活的要多惬意就多惬意。没事招待招待朋友喝两杯,生活乐无边。
比如说现在,他正在‘华夏号’的甲板上做传说中的‘诸葛烤鱼’呢。人家做诸葛烤鱼用的是草鱼、鲶鱼、黑鱼、鲤鱼什么的,萧鹏霸气,用的是锦鲤。。。。。。
杨猛在一边烤着肉:“喂,你那烤鱼什么时候能烤好?大家都快吃饱了!”他在另一边负责烤肉。
萧鹏白了他一眼:“别人都不着急,就你着急!帕吉,你真的等不及了么?”
帕吉欧举起手里的筷子:“我什么也没吃,就在等你的烤鱼呢!”
杨猛听后嘀咕道:“辣掉你的舌头!”
帕吉欧问萧鹏道:“你最近是怎么了?又闯什么祸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