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的明军骑兵速度太快,斜前方一个蒙古人躲避不及,正好冲到了一个明军骑兵面前。两匹马转向时“砰”地撞到了一起,马匹的嘶叫传得极远。成队的明军骑兵很快也冲散了,加入了乱糟糟的马群混战之中。
这时一股明军马队快速地击穿了前面的战场,竟然直扑蒙古中军大旗。
几乎在顷刻之间,阿莎丽便看到许多蒙古骑兵拍马冲出去了,正面迎战明军马队。阿莎丽见那队明军越冲越近,她也取下了弓箭拿在手里。
阿莎丽呵斥了一声,踢马让坐骑动起来。
她看见一个提着樱枪的敌骑迎面冲锋,立刻把箭羽放在弦上,看准了那明晃晃的盔甲下面的马儿,拉开弓立刻放箭,一气呵成,“砰”地一声弦响,那敌骑应声从马背上前翻出来。
阿莎丽的第二支箭已搭上弓弦,从侧面骑马冲去,开弓的箭镞对准了地上正想挣扎爬起来的汉人。她忽然看清了那人抬头时的脸,非常年轻的一个汉人。
她的箭竟然迟迟没有出弦。骑射因为要用双手,厉害的射|手从来不会拉开弓后瞄得太久、主要凭感觉,阿莎丽此时却瞄了很久。她无法让自己松手,也许在一瞬间她隐隐想起了河西之地,那个年轻的汉人军士舍身救她、摔下马的刹那。
就在这时,忽然一个黑影飞快地冲过。一个鞑靼兵侧身一挥,发出“嚓”地一声短促而低沉的恐怖声音,鞑靼兵旋即冲过。
只见那汉人的脖子上一股血正在喷|出来,洒在空中。他的瞳孔在瞬间就变化了,刚刚爬起来的身体软软地向后倒去。
意外的一幕从阿莎丽眼前飘过,她的心头也随之一乱。她有意识地回想着今天上午、那个鞑靼妇人在一家尸首中绝望的脸。她以为这样会好受一点点,但不知为何心头的纠缠依旧不减。
巨大的噪音之中,阿莎丽有短暂的精神恍惚。她抬起头,发现两边宽阔的山坡荒无人烟,而无数的人却在这荒郊野岭里疯狂地厮杀。
耳边“嗡嗡嗡”直响,她又隐约听到了一声尖啸、仿佛单刀慢慢出鞘时的尖利之声,却是幻觉。阿莎丽回过神来时,只见眼前到处刀枪挥舞、人马涌动,整个天地都好似陷入了混乱。
马战一直持续到黄昏,诸部落联军、以至少数倍于敌的兵力,依旧没能将明军骑兵驱逐出战场。死伤的人与马匹,遍布山谷。
双方收兵之后,次日一早明军终于停止了追击。他们的人马有限,估计暂时也无力再纠缠蒙古军。
此时的大汗中军里,还有首领主张,希望大汗聚集骑兵与明军一决高下。毕竟到目前为止,诸部联军的精锐尚未伤筋动骨,仍可一战。
但阿岱汗没有答应,他只说了一句话:“即便是最有经验的猎人,等待了很久,走了很多路,也可能一无所获。”
阿鲁台也不主张继续作战,他只消瞧一眼那些兀良哈人、耷拉着脑袋的样子,便知道再发起一场大战是不可能的事。人们的士气与信心很重要,蒙古大军两天前袭击明军辎重营时刚吃了亏,现在让各部再奋力一搏、谈何容易?
阿鲁台观察了一会儿大汗的神态,觉得大汗毫不犹豫的决定、也是出于这样的想法。
下面的许多头人、甚至是部落首领,与大汗、知院、宰相等高位者不一样。他们的感受很简单,也许一场大战前对于战利品的渴望、以及慷慨的鼓|动,就能让他们勇猛向前;但要大家不论胜败、长期坚持恢复大元的信念,几乎不可能。
“南面还有明军的主力大营,他们在等待步军增援。”阿鲁台不动声色地说道,“我们应该抓住现在的机会,尽快离开战场。丢掉营中笨重的东西,向哈剌温山西面回避。到那时我们将得到科尔沁人、以及阿苏特人的帮助。”
这时兀良哈人脱鲁忽察儿问道:“那我们兀良哈部落的人怎么办?”
旁边马背上一个科尔沁部落首领脱口道:“当然和我们一起走。”
阿鲁台看到脱鲁忽察儿沮丧的神态,很快明白了他的意思。脱鲁忽察儿所指,应该是兀良哈诸部的牧场、以及在各处的部族,而非军中这些骑兵。
“明军在草原上停留的时间不会太长。”阿鲁台道,“等他们离开了,你们再回来。”
脱鲁忽察儿叹了一口气。
阿岱汗开口道:“现在只能照知院所言,先设法避开明军。”
大汗表明了态度,陆续便有几个人附和。但周围的人们此时显得有点沉默了,再也没有人提出甚么主张。
阿鲁台见大汗眺望着北面,便循着大汗的目光看过去。北边几乎甚么也没有,只能看见越来越明显的起伏山势。阿鲁台这才意识到,这个地方离哈剌温山已经不远。
他收回目光时,又看到了连绵西去的队伍,有马拉的车、牲口,以及无数的男女老幼。许多人垂头丧气,看上去就像在逃难一样。
此役蒙古联军并没有遭遇战场上的大败。但其间有一个错误,导致了大军不仅一无所获,还因为各种原因损失惨重、不限于战场上拼杀的死伤……
好在汉人们在草原上生存与活
动,显然比蒙古人更不容易。两天之后,明军的大股人马离蒙古大营越来越远。蒙古人只想遁逃,似乎没有甚么难度。
今天各营很早就停下来了,甚至有时间散出人马,到各处去打猎收集食物,以减少军营的消耗。
大汗的中军大帐搭好之后,阿鲁台带着阿莎丽,去见大汗。帐中还有脱鲁忽察儿等首领,大家十分默契地谈论着族人打到的一些打猎物,一时间没有谈论令人沮丧的战事。
不料这时帐篷门口来了两个人。一个阿岱汗的侍卫,带着一个阿苏特人、乃阿鲁台本部中的头目。
帐中其他人也马上猜到了,那个阿苏特人是阿鲁台的族人,因为阿苏特人长得很不一样、本就是元朝的色目人。大伙儿纷纷侧目,看向了阿鲁台。
大汗点了一下头,那阿苏特人径直走向阿鲁台。来人应该有甚么重要的事,否则大可不必着急地来到大汗帐中。
果不出其然,阿苏特人拿出了一份信件,并在阿鲁台身边耳语道:“瓦剌人要攻打我们了。”
阿鲁台脸色一变,他愣了一下,说道:“先禀报大汗。”
阿苏特人便拿起信件,走到大汗前面,单膝跪地将信呈送上去,禀报道:“枢密院以前曾派人混到了马哈木的部落中,不久前有人冒死逃回来,说出了一件大事。
马哈木知道了明国人正在与诸部大战,便下令从各部调集骑兵。据说马哈木已经主动派出使者,前往明国索要盔甲兵器,想以帮助明国夹击大汗为由,趁机攻打大汗。”
帐中的人们听到这里,一阵喧哗。大多人立刻开始痛骂瓦剌人。虽然同为蒙古部落,但鞑靼诸部首领对瓦剌人的厌恶痛恨、似乎超过了汉人。何况这回瓦剌人落井下石、趁人之危,在草原上也不是啥光彩的事,更令诸部不齿。
科尔沁部落与阿苏特的首领,纷纷上前表忠,要跟随大汗反击瓦剌人,狠狠教训他们。反倒是阿岱汗自己没有多言,显得有些寡言少语。